首頁 資訊 學做智慧父母 ,培養(yǎng)幸福兒童

學做智慧父母 ,培養(yǎng)幸福兒童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18:29

教學目標

每個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

需要家長關注哪些方面?

如何培養(yǎng)幸福兒童?

提問:您了解自己孩子嗎?

家長是希望孩子優(yōu)秀嗎?

家長希望孩子幸福嗎?

是希望孩子優(yōu)秀還是幸福?

如何培養(yǎng)孩子擁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培養(yǎng)幸福兒童

不能忽視的兒童心理

?幸福兒童的特點

?不同年齡階段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

?家庭關系與幸福兒童

幸福兒童的特點一

充足的心理營養(yǎng)

聯結(學習人際關系)

愛與被愛(愛的能力)

價值感(存生的意義價值)

安全感(信任自己)

尋求獨立自主(負責任)

不足的心理營養(yǎng)

如果心理營養(yǎng)不充分,孩子表現出來的現象主要有以下三種:

情緒不穩(wěn)定。

人際關系不良。

行為偏差。

不同年齡階段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二

0-3歲(印記期)

父母的一言一行像烙印一樣,影響著他的一生

0-3個月

1、無條件的接納和愛(接受和理解)

接納情緒或行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行為

2、NO.1 in life(生命中至重):不是永遠,但至少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重要他人:第一個重要他人是媽媽

其次是爸爸,然后是家里其他人

過渡性重要他人(無條件接納)

4個月-3周歲(共生期)

4個月-10個月(陪伴)

10個月-16個月(擁抱)

1歲半-2歲半(界限)

2歲半-3周歲(鼓勵)

4個月-3周歲(安全感)

安全感----> 為了分離,為了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什么是安全感?

就是他的爸爸和媽媽的關系是穩(wěn)定的。如果母親情緒是穩(wěn)定的話,那么這個孩子根本不用擔心,很自然而然的,孩子就會走過這個分離期,很有安全感。

只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母親,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后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母愛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她們懂得親子關系不是一種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做父母,真的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

4歲-5歲(肯定贊美認同)

肯定、贊美、認同的關鍵人物是爸爸。

孩子上網缺乏肯定、贊美、認同

人天生喜歡被別人肯定,如果被肯定不足時,他就會終其一生的去追尋獲得別人的肯定。

爸爸可以幫助的三個方面

一、人生觀

二、自我形象:得到爸爸認同,自我形象很好,勇氣,抗壓。

三、性別認同

女人氣質

男人氣概

爸爸對孩子的承諾是

(1)孩子,需要我時,我就在你的身邊,不要怕。

(2)孩子,我允許你犯錯!

“我相信你能處理好自己的問題,如果你需要幫忙,我就在這里,我不會去拯救你,你會有自己的成績,我也允許你做錯,我相信你能從錯誤中學習。”

6歲-7歲(學習認識模范)

孩子會學習模仿(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夫妻恩愛、孝順父母)

1、學習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方法。

2、如何做人際關系

3、情緒管理(孩子不會做你講的,只會做你做的)。

這個時期,要有一個人來做孩子的模范。這個模范可以幫助他來解決:當我碰到問題時,我怎么辦?如果我心情不好,我怎么辦?我與別人的意見不同,我怎么辦?

告訴他如何管理他的情緒,如何處理他生活中的問題,他需要學習,而這份學習來源于一個模范

偏差行為由此而來

如果我們給足孩子七歲之前的心理營養(yǎng),他自然就會有生命力去學習,學習新的東西。如果沒有,有缺失,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狀況和問題,早戀、叛逆、自我缺失,甚至人際關系障礙……

偏差行為出現以后,回頭重新做,從一開始,哪里沒有補足心理營養(yǎng),便從哪里開始重頭做。

6歲-11歲(創(chuàng)造能力的基礎)

心理特點:勤奮感或則自卑感

需要關注:尊重、信任、自由選擇

這一階段是兒童系統勤奮的學習階段,兒童通過學習獲得知識、成績和肯定,發(fā)展得好,就能夠建立良好的情緒情感體驗,自我認識的萌芽進一步發(fā)展,學習的能力、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和與人交往的能力得到提高,反之就會產生自我懷疑,形成自卑的特性。

12歲-15

這個階段是父母給孩子最后一次補充心理營養(yǎng)的黃金年。因為孩子在12歲之前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在13—15歲時爆發(fā)年,渴求最強烈。

父母的做法是:

(1)接納他;

(2)重視他:花時間和他在一起;

(3)模范:讓他有時間去模仿父母。這樣幾個月,孩子就會有變化。

16歲以上

孩子如果超了16歲,調整需要用年來計算。因為現在孩子不信任你,即便你想試圖改變,他也會去試探你,有懷疑。如果可以有肢體接觸:擁抱是接納最好的肢體動作,遭到拒絕也要堅持!

幸福兒童

首先一個孩子需要人無條件地接納自己,讓他認為他是最重要的。

接下來他需要安全感,使到他能夠獨立,然后需要肯定贊美認同,到了七歲前是學習認知模范。當然他再長大,他能夠選擇,需要更加多的生活上的一些能力。如果有足夠的心理營養(yǎng),他自然就會有生命力去學習,學習新的東西。如果有缺失,他就不能夠有成人目標。他就會一直處于尋找的狀態(tài)。讓人家去肯定他,讓人家去稱贊他。他不能在他那個年齡發(fā)揮一個人的很好的生命力。

家庭關系與幸福兒童三

一個人的家庭關系會影響到他的整個人際關系。

孩子和父親的關系,他們之間的互動模式就會影響到他今后如何與權威相處,如果他和父親處理不好關系,自然以后跟權威也無法相處。

在家庭關系中,他與兄弟姐妹的相處模式,進而會影響到今后他與同事之間的相處。

一個孩子在他的原生家庭中學到的溝通模式一定會影響到他長大成人之后的整個社會關系。所以孩子的問題,一定是來自父母和家庭的,家長首先需要在自身上找原因。

做好自己,就是最快的捷徑。

一個優(yōu)秀的父母,首先就是要做好你自己,保證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和穩(wěn)定的情緒。另外一段親密而美滿的婚姻關系,才會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在這個家庭中感到快樂,從而健康成長。

即便現在作為父母的我們仍舊有一些自己無法滿足的期待,缺失安全感。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只有你自己的改變,才能影響下一代。只要想好如何做好自己,無條件地接納自己、信任、肯定、欣賞自己,孩子才會從我們身上學到更多。

當家長們有足夠的愛,并懂得如何給予!當家長真正懂得孩子,并能在不同的時期給孩子所需要的愛!這個家庭就可以培育出一個健康、快樂、自信的孩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做好父母的育兒書籍排行榜前十名推薦
大J小D育兒心得:打造成長型家庭 先做成長型父母
母乳喂養(yǎng),助力父母,科學育兒
樊登讀書育兒系列: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家+喚醒孩子的內在成長+面向未來的養(yǎng)育套裝共3冊(京東)
四本育兒經典,值得每一位父母一讀再讀
新手父母要學些什么?育兒課程助你成為更好的父母
賀丹再呼吁:育兒有苦有樂 應加強傳播幸福感
父母該怎樣做好情緒胎教
育兒書單:什么育兒書籍媽媽必看
窮養(yǎng)兒富養(yǎng)女的真正內涵

網址: 學做智慧父母 ,培養(yǎng)幸福兒童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834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