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前叉韌帶重建患者在家如何康復訓練?

前叉韌帶重建患者在家如何康復訓練?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29日 09:14

專家簡介:宋斌,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運動醫(yī)學科副主任醫(yī)師,醫(y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運動醫(yī)學臨床及相關基礎研究,尤其在下肢運動損傷的診斷以及關節(jié)鏡治療方面具有較深入的研究。

膝關節(jié)是由大腿的股骨,小腿的脛骨,再加上一塊浮動的髕骨通過軟組織連接而成的。關節(jié)周圍及關節(jié)腔內均有韌帶加固。前交叉韌帶是其中最重要的韌帶之一,也是膝關節(jié)最容易損傷的韌帶之一,很多運動員曾經經歷過前交叉韌帶斷裂,因此被稱為:球員殺手。前交叉韌帶斷裂的急性期會出現膝關節(jié)腫脹疼痛,急性期過后疼痛逐漸緩解,但是會殘留關節(jié)的不穩(wěn)定,在進行劇烈運動或者高強度運動,尤其是急轉急停時會感覺關節(jié)打軟腿或者有脫位的感覺,或者患者在做跑、跳等動作時有大腿和小腿間的錯動感,這種不穩(wěn)定帶來的損害是最嚴重的,關節(jié)更加容易扭傷,還會導致其他韌帶、半月板以及關節(jié)軟骨等重要結構的損傷,而很多結構均是不能自我修復的,時間久了就會引起骨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嚴重影響生活以及運動能力。所以確診了前叉韌帶撕裂的患者一定要積極治療,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確診了前交叉韌帶斷裂,治療的方法有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兩個方向。前交叉韌帶急性損傷患者,可以采用石膏或者支具的臨時保護和固定,但是不能作為最終的治療方法。有一些病變較輕或者韌帶部分損傷,對關節(jié)穩(wěn)定性沒有造成很大影響時,才建議嘗試石膏或支具固定的保守治療。在選擇治療方法前,醫(yī)生需要對患者的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進行全面評估,有時候需要結合核磁的檢查結果,確認是否前交叉韌帶是發(fā)生較輕的斷裂還是徹底斷裂。只有在各項檢查結果都顯示病變較輕時,無需手術治療時才會建議石膏或支具固定。值得注意的是,前交叉韌帶一旦發(fā)生斷裂,很難自愈,所以對于無安全斷裂患者,盡快進行手術重建才是最推薦的治療方法。

隨著關節(jié)鏡的發(fā)展,前交叉韌帶重建的微創(chuàng)手術得到普及。手術只會在膝蓋附近留下2個0.5cm和一個長約3cm的左右的傷口。而且隨著關節(jié)鏡性能的提高和手術器械的改善,關節(jié)鏡手術的時間明顯縮短,有些情況下手術在一小時內就能完成。開放手術需要大面積切開皮膚,暴露膝關節(jié),對患者創(chuàng)傷大、恢復差,目前已經擯棄開放的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

術后的康復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6年,患者的主管運動的神經傳導系統(tǒng)從結構到功能,相比正常的那一側發(fā)生了退化,功能發(fā)生了下降。如何才能避免或者減緩這種神經功能的下降呢?首先,一旦出現運動損傷后及時就診成為預防這種下降的第一步,雖然還沒有研究證實早期治療會優(yōu)于延遲,但是從目前臨床研究的結果看,損傷后3個月內治療是最佳的治療時期,超過一年后治療效果將受影響。其次,治療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康復訓練是第二步,單純治療還不行,還需要積極主動地康復訓練。

康復訓練應在專業(yè)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患者需要佩戴保護支具,必要時使用拐杖。術后,膝關節(jié)容易由于纖維化而活動受限,所以初期康復訓練主要是屈伸膝訓練和動態(tài)支具恢復關節(jié)活動。后期的康復訓練重視的是提高大腿肌肉的力量,增大膝關節(jié)活動范圍,這些動作包括靠墻半蹲,單腳站立,抗阻伸膝等??祻陀柧毘掷m(xù)1-2年,最終幫助患者真正回到工作和運動中去,其中最重要幾個核心就是要進行個性化、漸進式、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

居家期間,前叉重建術后的患者應該怎么進行康復訓練呢?

首先,一定要對自己的情況有一個全面的評估,做到個體化,明確哪些訓練可以做,哪些訓練不能做,還有就是數量的要求,下面給大家看一下我們之前做患者宣教時的幾張圖,里面有一些推薦動作,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確,以下推薦的動作只是適用于常規(guī)的患者,至于是你否合適還需要咨詢你的醫(yī)生,告訴你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把圖片發(fā)給醫(yī)生,讓他幫你確定。

73901583495364899

10051583495365261

除此以外,居家康復過程中,還有幾點需要格外注意:

第一,要做好伸直練習。大家普遍重視屈膝功能的練習,每天都會按照康復計劃的要求練習屈膝,但膝關節(jié)的伸直練習同樣重要,要知道屈膝角度差5度,只有您下蹲上廁所時才有明顯感覺;而伸直角度差5度,別人就能明顯看出您走路雙腿不一致。一般要求病人從手術后第二天就開始膝關節(jié)的壓直練習,一般是要求在床上膝蓋可以貼近床面,在手術后3個月左右我們會要求手術側足跟墊在一個枕頭上,膝關節(jié)下方懸空,膝關節(jié)上方根據需要可以放置一個1-2kg的小沙袋,能一直保持每天練習伸直15-20分鐘,逐漸開始過伸訓練,一直到術后半年左右。

第二,注意冰敷。在每次屈膝練習后可以進行冰敷,冰敷最好使用冰箱中凍好的冰塊,放到雙層塑料口袋中,再加上適量的水,做成冰水混合物,又服帖,同時效果好。注意要用毛巾包裹一下防止冰塊直接接觸皮膚,每次冰敷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間隔30分鐘可以再冰敷,現在市場上也有專門醫(yī)用的冰敷袋,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第三,要糾正錯誤觀念,不能用行走代替專門的肌肉力量練習。一直有患者認為自己能走路了,而且能走很多路,就不注意腿部力量的專門練習了。這是相當錯誤的觀念,專門的力量練習是必須的,就好比足球運動員每天在跑步踢球,可他們一樣還是需要專門的下肢力量練習。跑步不能專門幫您增長肌肉力量。還是要多練習直抬腿、靜蹲,還有在您手術醫(yī)生允許后到健身房用專門的器械練習大腿前、后肌群的肌肉力量。

患者在康復過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問題,這里提供幾種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1、疼痛:這時候疼痛問題主要是訓練以及行走后的酸痛,這種疼痛主要因為肌肉力量不夠有關,基本上只要肌肉力量慢慢恢復,疼痛就會減輕;另外就是掰腿時的疼痛,這是主要因為拉扯瘢痕組織,所以疼痛也很明顯,應盡量耐受。

應對方法:如掰腿或訓練后膝蓋發(fā)熱則仍需要冰敷(冰敷10-20分鐘一次,每隔半小時可冰敷一次)

2、腫脹:這時候術后腫脹應基本消除,但膝蓋看起來還是很腫是主要因為肌肉萎縮后的脂肪堆積(原理類似于大肚腩),所以看起來比健側大一圈。

應對方法:還是練肌肉,把大腿肌肉練好好就會恢復正常

3、彎腿難:彎腿在12周前能到達150度或者與健側相同已經非常好了,一般有的人要半年才達到全角,所以及時12周未到全角也不用心急,慢慢繼續(xù)練即可,如疼痛厲害,應查看是否未放松肌肉或者是否過度緊張

應對方法:如未達到全角,每天繼續(xù)練抱腿2到3次即可;過了135°,生活活動基本已不受影響,粘連也基本沒問題了。

哪些情況需要聯系醫(yī)生及時到醫(yī)院呢?

在以往的文章中我們也提到一些就診的原則,在非常時期能不去醫(yī)院盡量不去醫(yī)院,如果不得已需要求醫(yī)院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護,帶好口罩、手套、支具、拐杖等必需物品,還要嚴格按照醫(yī)院的指引去就診。

除了和疫情有關的癥狀外,我們關節(jié)有關的情況包括以下:

1、 出現高熱、寒戰(zhàn)等癥狀,尤其伴有膝蓋的紅腫疼痛,高度懷疑關節(jié)出現感染或痛風發(fā)作等急性情況。

2、 關節(jié)突然的腫脹、疼痛、傷口滲液明顯等,即使不伴有發(fā)熱,也需要盡快就診。

3、 關節(jié)卡壓絞索,固定在某個角度疼痛、活動受限,高度懷疑半月板或其他問題引起了關節(jié)絞索。

4、 再次發(fā)生意外扭傷,這個不用說了,盡快聯系醫(yī)生,帶好支具。

5、 關節(jié)單純腫脹,不伴發(fā)熱或者其他不舒服,可以先觀察,征求醫(yī)生意見后再就診。

最后,再次叮囑大家,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清淡、健康的飲食、積極、科學的訓練就一定可以在春暖花開之時,再一次擁抱春天,重返健康、運動生活。

相關知識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康復,看這篇就夠了(內附詳細康復方案)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騎固定自行車有什么好處?有什么潛在風險和注意事項?
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及側韌帶斷裂手術后三個月又做松解手術,經過六個月康復訓練,仍無法正常行走
燒傷患者如何進行康復訓練和功能鍛煉?
踝關節(jié)距腓前韌帶重建術后康復方案,看這篇就可以了(內附詳細康復方案)
自己在家做康復訓練的方法
重慶運動康復中心、重慶膝關節(jié)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康復、重慶脊柱側彎、重慶腰突腰椎間盤突出、重慶骨科術后、骨科損傷保守治療
上交叉綜合征的康復訓練方法
膝蓋韌帶拉傷如何進行恢復性訓練?
腰突患者康復訓練的黃金法則

網址: 前叉韌帶重建患者在家如何康復訓練?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9830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