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wèi)兒童游戲是在捍衛(wèi)什么
人們說,兒童是天生的科學家。
現(xiàn)實是,太多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失去了成為科學家所必需的、對世界滿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眾所周知,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而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
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從現(xiàn)實層面,辦好學前教育已經(jīng)成為重中之重。正如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李燕儀所說的那樣,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是終身教育的起點,也是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前不久,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在海南省學前教育周的采訪中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意識到了提升學前教育質量、保護兒童好奇心的迫切性,很多學前教育專家和教育工作者也正在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自由自在游戲是兒童的權利
如果一個孩子把玩具都從籃子里倒出來,然后把倒空的籃子都擺在地板中央會有什么結果?
也許不少人會認為這是個淘氣的孩子,如果在教室里,甚至有可能被老師認為是個“搞破壞”的孩子。
不過,來自浙江省安吉縣的幼兒園園長盛奕卻為這樣的故事續(xù)寫了另外一個結尾。
盛奕介紹,幼兒園大班里有一個很特別的孩子,他總是跟其他孩子不同步:別的孩子去戶外游戲,他偏留在室內;別人能很快利用玩具或材料做出有意思的作品,他卻似乎對玩具和材料不感興趣,經(jīng)常把玩具和材料從籃子里拿出來扔在一邊,然后在教室地面上不停調換籃子的位置,似乎在漫無目的地“瞎玩”。
孩子每天都重復著這個讓人看不出“端倪”的游戲,直到幾個月之后,老師發(fā)現(xiàn)他不僅擺弄著大大小小的籃子,還拿著不同的手電筒去照亮這些籃子。這次,孩子告訴老師,這些籃子是他的“星球世界”。
“這是一個怎樣的充滿著學習力的孩子!”盛奕說,這個孩子每天都像一個科學家那樣去研究他的星球世界,他擺的籃子有大有小,“因為孩子說,星球就是有大有小的”。孩子還把這個游戲從幼兒園搬到了家里。家里沒有這么多籃子怎么辦?孩子就用大小不一的水果代替籃子。
孩子的“星球世界”讓人動容。但是,更為難得的是,孩子說出這4個字之前所擁有的長達幾個月不被打擾、不被否定的游戲時間。
近些年來,社會上總有“幼兒園的孩子到底是該學還是該玩”的爭論。在一些幼兒園老師或者家長看來:學,就是學知識,是正事,而游戲,就是單純意義上的玩,不是正事。因此,孩子們的游戲時間被不限制地擠占。
事實上,對于學前的孩子來說,玩本身就是學習。
去年,教育部印發(fā)了《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特別提出要促進幼兒園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理解尊重幼兒并支持其有意義地學習。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相關負責人在解讀該文件時也指出,幼兒園保育教育與義務教育學校和高中的系統(tǒng)學業(yè)學習有本質上的不同,學齡前兒童的學習以直接經(jīng)驗為主,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學習。因此,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強調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成長規(guī)律,“要珍視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獨特價值”。
很多專家提出要捍衛(wèi)孩子游戲的權利。
不過,孩子們擁有游戲的時間夠了嗎?
沈小云(化名)是一個5歲男孩兒的媽媽,為了保護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孩子每天從幼兒園回家后,她總要給孩子一個小時拼插積木的時間。最初,積木搭建得比較簡單,一個小時內孩子總能完成一個作品,沈小云每天拍照然后在朋友圈里“曬”圖,時間久了,曬圖成了習慣,兒子卻不能每天都完成一個作品,于是,給兒子幫忙的人越來越多了……
“捍衛(wèi)兒童游戲是在捍衛(wèi)什么?”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教體局副局長李立輝說,要真正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游戲。
一位幼兒園老師告訴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自己曾持續(xù)一個小時觀察過一個中班小男孩兒。在一個小時內,這個小男孩兒一刻不停地玩了10個游戲,包括打仗游戲、踢球游戲、敲筒游戲、爬梯、舞蹈表演等,結束的時候要收拾玩具,考慮到收納箱位置較高而且孩子又累了,老師詢問這個孩子要不要幫忙,結果孩子只回答了一句“我自己努力”。
“孩子只有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才能學會如何解決難題?!边@位老師說,因此,孩子只有擁有自由自在的游戲,才能在游戲中遇到真正的問題,才能擁有鍛煉自己的機會。
據(jù)媒體報道,不久前,科幻作家劉慈欣在“發(fā)掘少兒科普科幻創(chuàng)作及出版潛力,助力科普科幻高質量發(fā)展”沙龍上說:“我們必須引導青少年思考:未來世界會是怎樣的?它還有可能是別的樣子嗎?我們可以適應或改變未來嗎?”
應該說,如果沒有長達幾個月的自由游戲,那個在地板上“搞破壞”的孩子很難有機會擺出自己的“星球世界”,我們可能就失去了一個思考未來世界的少年。
捍衛(wèi)孩子自由自在游戲的權利,那個“搞破壞”的孩子可能就會成為未來的天文學家。
老師要做兒童自由游戲背后的支持者
讓孩子自由游戲似乎也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一位幼兒園老師對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說,組織孩子玩游戲其實是老師比較輕松的時刻:給孩子們指定好游戲區(qū)域,一個小組玩積木,另一個小組玩小球,安排好之后,孩子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游戲,老師只要保證孩子安全就可以了,教室里不亂,孩子們玩得也很有秩序。
“這種做法并沒有真正做到讓孩子放手游戲,是老師安排下的游戲?!焙D鲜×晁枳遄灾慰h本號鎮(zhèn)中心幼兒園老師劉小娟說。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向縱深發(fā)展,中小學的教育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不再是教室的主導者,滿堂灌式的課堂已經(jīng)成為過去式。那么,當改革繼續(xù)向前推,學前教育提出要珍視游戲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獨特教育價值,提倡在幼兒園中讓孩子游戲時,老師應該做什么呢?
《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明確提出:教師要能“認真觀察幼兒在各類活動中的行為表現(xiàn)并做必要記錄,根據(jù)一段時間的持續(xù)觀察,對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和需要做出客觀全面的分析,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不急于介入或干擾幼兒的活動”,要能“善于發(fā)現(xiàn)各種偶發(fā)的教育契機,能抓住活動中幼兒感興趣或有意義的問題和情境,能識別幼兒以新的方式主動學習,及時給予有效支持”。
教育改革所倡導的學前教師既不是指揮者也不是等待者,而是支持者。
新疆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畢嶸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孩子在做一個搭建坦克的游戲,在整個游戲過程中,教師一直在孩子身后,沒有告訴孩子應該拿什么材料,也沒有告訴孩子應該先做哪一步后做哪一步,而是退到孩子背后,時刻觀察孩子,并且一邊觀察一邊傾聽。游戲時間結束時,孩子的坦克并沒有完全成功:雖然搭建成了坦克的樣子,但是坦克并不會動。
這個時候,作為支持者的老師應該怎么做呢?畢嶸介紹,老師在孩子離開后,在游戲區(qū)里悄悄放入輪胎和其他能夠滾動的材料?!袄蠋煹挠^察和傾聽都是要讀懂孩子的需求。”畢嶸說,孩子遇到了困難,老師不直接指出孩子的問題在哪里,而是等待孩子第二天自己去探尋坦克不能移動的原因。老師要做的是,當孩子找到原因時,能在材料中找到那個能解決問題的材料。
一個放手讓孩子游戲的老師,表面看起來是后退了,但其實是在觀察和傾聽中尋找教育的契機?!袄蠋煹暮笸耸菫榱颂峁└玫闹С??!碑厧V說:“能夠聽懂兒童變得非常重要了。”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原秘書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化敏認為,將關注點從教師教什么、幼兒學沒學會,轉變?yōu)槿グl(fā)現(xiàn)幼兒在學什么、是怎樣學的。這一視角的轉變奠定了新型師幼關系的基礎,需要教師研究反思很多問題:怎樣才能真正聽見、看見不一樣的兒童?教師怎樣更加接納和耐心等待?怎樣才能有效與幼兒交流?
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成為必須做的事情。
海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主任郭敏介紹,為了讓農村幼兒園教師也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幾年來,他們在海南省的多個地區(qū)實施了幫扶,輻射90多所鄉(xiāng)鎮(zhèn)中心幼兒園,培訓了骨干園長、骨干教師100多名。
不過,除了培訓之外,不少學前教育工作者認為,老師們更需要的是放手和尊重。
為了幫助老師盡快成長,盛奕曾用過“連續(xù)跟班”的辦法:跟隨老師的教學全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就馬上告訴老師,并且把解決辦法也告訴老師,結果,“到第三天,老師完全茫然了,根本不知道接下去該怎么做了”。
“我們放手了,兒童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成長。園長也要放手,給老師平等對話的權利,讓老師成為教研的主角。”盛奕說,這樣老師才能更快成長。
放手之后,老師的創(chuàng)造性也就被激發(fā)出來了。“在我們幼兒園,學期初骨干教研組會根據(jù)季節(jié)、氣候、節(jié)日等討論每個年級的教學方向和主題活動參考?!焙颖笔『愂形瘷C關幼兒園黨總支書記劉靜說,各班的主題活動則鼓勵班級教師在與孩子的日常接觸中觀察發(fā)現(xiàn)教育契機,比如,老師帶孩子在戶外活動時發(fā)現(xiàn),幾個孩子圍著一棵大樹觀察樹洞,原來他們對樹洞產生了好奇,老師便追隨孩子的興趣和發(fā)現(xiàn),生成了關于“洞洞”的主題活動。
當老師也被放開手腳后,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成了支持孩子的最大力量。
在尊重和理解基礎上重建親子關系
采訪中,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來到位于海口市的秀英區(qū)中心幼兒園。據(jù)了解,??谑行阌^(qū)為教育部遴選的國家級安吉游戲實驗區(qū),“安吉游戲”所倡導的就是讓幼兒在沒有成人干預、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不斷挑戰(zhàn)自己而獲得發(fā)展的自主游戲。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來到幼兒園時,孩子們正在進行自主游戲:有的孩子在戶外的大型玩具上攀爬,有的孩子在幼兒園一角的菜園里忙著松土種植,還有的孩子正在一趟一趟地運送著玩具和材料。
孩子們不會磕碰嗎?
“最初會有些擔心,但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迅速地就形成了自我保護的能力?!痹搱@的一位姓李的老師說。
記者在幼兒園里看到了一個正在收納材料的孩子。孩子光腳踩在墊子上,從墊子的一頭抱起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材料,跑向墊子另一端的收納柜,奔跑的過程中材料打到了腳,孩子停下來用小手摸了摸腳丫,然后再一次抱起了材料。這一次他把材料抱得更高了、離身體更遠了,跑的速度明顯慢了一些,而且有意識地把小腳趾彎了起來。
“放手游戲后,最大的驚喜來自孩子,最大的挑戰(zhàn)在老師,而最大的焦慮則來自家長?!辈稍L中不少老師這樣說。最初不少老師跟家長有同樣的焦慮,擔心孩子會在游戲中磕碰受傷,但是,這種焦慮很快就被孩子在游戲中迸發(fā)出來的驚人的自我保護能力、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打消了。
為了打消家長的顧慮,不少幼兒園把家長請到園里,實地參觀游戲場地,并體驗游戲,也有的幼兒園讓家長跟老師一起,觀察和傾聽孩子的游戲,做個默默的支持者,并體驗孩子們在自主游戲中的成長。還有些幼兒園利用公眾號或家長群給家長推送一些文章或講座。
實地體驗后,很多家長看到了游戲中孩子無憂無慮的笑臉,也看到了孩子自然迸發(fā)出的學習能力。不過,要想真正緩解家長的焦慮,還要改變家長功利的教育觀念,從孩子長遠發(fā)展出發(fā),重建一種在尊重和理解基礎上的親子關系。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眲㈧o說,她所在的幼兒園設有父母學院,主要任務就是帶領家長學習成長,了解3-6歲兒童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
幼兒園的每個班都有家長讀書會,園方分別甄選出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家長精讀書目,每日線上讀書、定期線下分享。慢慢地,成效顯現(xiàn)出來,家長們關注的重點不再是孩子有沒有學習顯性的知識,有沒有小磕碰,而是更多關注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和品質發(fā)展。
為了讓家長更好地理解孩子,幼兒園定期組織家長開展沉浸式體驗活動,家長在指定場景中進行角色扮演,在情境中體驗真實感受。“每一場活動,都有家長痛哭流涕?!眲㈧o說,記得一個模擬場景是早晨家長叫孩子起床:一位家長扮演賴床的孩子,一位家長叫孩子起床,表演結束后,那位扮演孩子的家長流下眼淚。“當我真正體驗到孩子的感受時,才知道一睜眼就聽到爸爸媽媽的訓斥有多難受?!边@位家長說。
兒童是天生的科學家,但并不是每個兒童都要成為科學家。眾多專家、學者和學前教育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是要保護兒童天生帶有的那份好奇心和探索的勇氣,游戲僅是方法之一,其背后的支撐是對兒童的尊重和信任。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樊未晨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知識
為什么要接種疫苗?原因在這里!
兒童戲水屢屢發(fā)生事故 游泳圈不是“救生圈”
游戲療法
兒童保?。河淇斓膽敉膺\動和游戲對兒童發(fā)展的益處
兒時游戲,健康又環(huán)保
上班族怎么捍衛(wèi)自己的健康
[減肥專家]教您捍衛(wèi)瘦身成果!
家庭衛(wèi)生防線,兒童生活衛(wèi)生健康的保障!
國家衛(wèi)健委報道:肥胖癥兒童的健康正在受到極大威脅
「2022推薦」成都男科總醫(yī)院在哪位置
網(wǎng)址: 捍衛(wèi)兒童游戲是在捍衛(wèi)什么 http://www.u1s5d6.cn/newsview9295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