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人陽虛怕冷和胖人陽虛怕冷,補益方法大有不同。
關注紀東濤 原創(chuàng) 首發(fā)
《內經》云:胖人多濕,受人多火。難道胖人就不上火了?瘦人就不陽虛了?內經說的是人的生理,就是正常的胖人就是多濕,正常的瘦人多是陽亢。
今天和讀者朋友討論的是胖人陽虛和瘦人陽虛,治療的區(qū)別。很多朋友看到這就蒙了,同樣的陽虛,怎么用藥還有區(qū)別?區(qū)別大的去了,楊貴妃的美和貂蟬的美能一樣嗎?潘安的帥和趙云的帥能等同嗎?同樣的陽虛,有浮弱,有沉弱,就算是沉弱,程度也是不同的,所以補陽用藥是不同的,就算用一樣的藥,量也是不同的。
胖人陽虛,大部分陰不會虧虛,所以溫陽可以用一些比較燥烈的藥物,比如仙茅,附子,補骨脂;瘦人補陽,一定要考慮陰血足不足,就算足,也不要用上述藥物,可以用肉蓯蓉,鹿角膠,紫河車這些血肉有情之物。
胖人陽虛,補陽藥量可以大一些,幽默的說就是噸位大,藥濃度太低達不到效果,其實也是因為肉脂多,陰盛,他經得起陽藥的溫熱,同理,艾灸時,時間也可以多一些,半小時,一小時都不怎么上火;瘦人用藥,量就要小一點,5克,3克就會有效果,艾灸時間也不能太久,十分鐘足夠,作者本人艾灸超過五分鐘就會上火,實為經驗之談。
胖人陽虛,多表陽虛,所以肉厚,瘦人陽虛多里陽虛,所以不能生陰,故肉薄。所以胖人夏天皮膚涼,瘦人冬季手足冷。
服藥時間也不同,瘦人陽虛,多伴有陰虛,所以吃溫陽不能太久,否則陰虛耗傷,補的陽氣不能被潛藏,全部瞎忙活了。胖人溫陽,時間應久,水深火不易熱,不得不知。
陽虛的部位也不同,胖人多心肝腎陽虛,瘦人多脾肺命門陽虛;故胖人多睡眠,多心態(tài)和緩,生育機能較差于瘦人;瘦人,脾陽虛故吃飯較差;肺陽不足,是故容易感冒,腎陽虛,多房事不節(jié),傷了腎氣。
補益的時間也有所區(qū)別,胖人陽虛,可在夏天補益,內陽應外陽,不愁陽氣不足,陽氣足則代謝快,代謝快自然瘦;瘦人補益應在冬季,冬季為陰,適合潛藏,正好補充瘦人陰氣不足的短板,外陰潛藏里陽,不患陽氣不能潛降。
補益還要看性別,女子天生陰氣重,女子胖,可適當久服補陽之藥,女子瘦,即使陽虛,也需要陰陽雙補;男子胖,也可稍大量補陽,但是一定加入固精滑脫的中藥,比如益智仁,山萸肉等,否則陽氣得補,但是不能流住,一場美夢顛覆了醫(yī)生和患者的信心,男子瘦人補陽藥量應小,適當加入補陰藥,而且需要禁忌房事,否則就像小學數學的池子接水,一邊漏,一邊接,沒完沒了。
今天就講到這,純屬個人經驗,不妥之處望同仁賜教。
非作者同意,請勿轉載,珍惜他人成果也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