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健康小知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到:“幼兒園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3-6歲是幼兒心理發(fā)展、成長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力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幼兒的心理素質,提高幼兒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幼兒園、家庭和社會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那怎樣在幼兒時期關注好幼兒的心理健康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幼兒心理健康小知識。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
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是一種在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完滿狀態(tài)及良好的適應能力。心理健康是一種持續(xù)、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個體在這種狀態(tài)下能很好地適應環(huán)境、發(fā)展自我、充分體現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
2.幼兒心理健康的表現
發(fā)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xié)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fā)展的基礎。
二、幼兒常見的心理變化
1.好動
主要表現在幼兒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緒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等等的幾個方面。具體的來說則表現為喜歡跑動、爬上爬下、或是離位走動、叫喊和講話,引逗旁人的注意。
2.焦慮
焦慮具體表現在幼兒缺乏自信、無端哭鬧、食欲低落、過于敏感。具有這一狀態(tài)的兒童對于陌生的環(huán)境表現為反應敏感,有擔心害怕,甚至是惶恐不安的現象。常常表現為哭鬧不停,擔心被人嘲笑,對于尚未發(fā)生的事情有過分的關注,同時伴隨有無根據的煩惱,對于日常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表現得過分的焦躁。
3.攻擊
這類幼兒表現為整日都在東奔西跑,喜歡惡作劇、諷刺挖苦他人,對于美好的物品則表現得毫不愛惜、摔打成癖,常常表現出具有攻擊性。
4.語言表達能力差
據專家所做的統(tǒng)計,占8成以上的自卑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說話時言語中斷、重復、不流暢的狀態(tài),是兒童期常見的語言障礙。
三、我們可以怎么做
1.多多了解孩子,同孩子做協(xié)商。家長在忙于工作的同時,也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
2.耐心傾聽孩子,真正放下身段。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tài)度,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來對待孩子,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作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3.修正對孩子的期望。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這樣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xié)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
4.引導孩子學會接納自己,教會孩子合理釋放情緒。如果孩子出現了負面情緒,家長不要怪罪孩子軟弱、膽小,而要讓孩子知道,成長過程中出現各類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大人們也會有類似的情緒,從而鼓勵孩子學習接納自己的壞情緒。
5.豐富孩子社會交往。交往與溝通、分享與合作是孩子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需的品質。作為家長,要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鼓勵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釋放消極的情緒,培養(yǎng)自信心,發(fā)展興趣愛好,提升交往能力,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
相關知識
【幼兒園保健知識】幼兒保健知識
【幼兒園安全小貼士】幼兒園安全小知識 幼兒園安全小常識
幼兒安全小知識
幼兒園家庭育兒小知識整理
嬰幼兒健康素養(yǎng)核心知識——八知八會
幼兒健康育兒知識大全
幼兒保護牙齒小知識
嬰幼兒補鈣小知識
育兒健康的小知識
嬰幼兒安全護理知識教育.docx
網址: 幼兒心理健康小知識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07598.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