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煙草有害健康,然而公共場合吸煙現象卻屢見不鮮。據統(tǒng)計,我國2017年新發(fā)肺癌人數已達到80萬,并正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長,在男性癌癥死因中居于首位,在女性中僅次于乳腺癌。9成肺癌患者均與煙草有接觸,除了主動吸煙,更有那些被動吸入“二手煙”的人,而“二手煙”受害者中兒童數量高達1.8億。
長期吸煙或在“二手煙”環(huán)境中生存,勢必會引發(fā)健康問題,這些數據告訴我們,無論是對于成人還是兒童,重大疾病的威脅其實就近在眼前。倘若家中一員罹患重大疾病,高額醫(yī)療費用和收入缺失更是有可能造成整個家庭負債累累,舉步維艱。如果帶病投保,保險公司完全不賠嗎?
正當我們感慨著個人保障不能少時,去年保監(jiān)會發(fā)布了《關于規(guī)范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fā)設計行為的通知》(簡稱134號文件),文件中表示“支持并鼓勵保險公司根據被保險人健康狀況、吸煙狀況等情況進行差異化定價”,似乎對吸煙者有那么一點“不友好”。
那么吸煙者買保險會不會就此受到影響?
實際上,保險公司核價、定價的標準歸根結底還是投保人的健康狀況。吸煙者投保,如果長期抽煙導致身體健康受到影響,在投保前的體檢被查出來,就可能就會被增加保費。
個人在投保時,要如實填寫健康狀況,包括是否吸煙、吸煙的時間長短以及吸煙的數量,保險公司會對客戶綜合健康狀況進行判斷,決定客戶是否需要體檢。保險公司在確定保費時會依據健康告知有所考量,但不一定會直接掛鉤,還是要以體檢狀況為準。
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風險度,保險公司給予不同的保費定價,對健康、不健康人群都是一種公平和負責。保險公司在給保險產品定價時遵循的是客觀的數據,大量的醫(yī)學臨床數據證明吸煙人群特定疾病的發(fā)生率確實要大于非吸煙人群,預期死亡率也比非吸煙人群高很多,保險公司對吸煙者嚴格核保,其實也可以起到督促客戶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作用。
雖然目前已有一些保險公司針對吸煙者有更嚴格的核保或者加費,但力度還不夠大。保險產品在細分消費人群時應該有更嚴格的規(guī)定,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有助于控煙的進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