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心理輔導與成長

心理輔導與成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6日 23:23

新課改呼喚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種不容忽視的教育走進了新課堂。多年的教育實踐表明,我國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形成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模式,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其中仍有些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

一、未成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在未成年人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實,專門從事兒童心理研究的專家認為,兒童心理障礙不是一種“病”,這些孩子只是在某些方面出現(xiàn)了問題和困難,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本身,除了要承受“心理障礙”為他們帶來的學習困難和生活捆擾外,還經(jīng)常會遭遇偏見,還要承受醫(yī)院心理科就診環(huán)境造成的心理壓力,從而加重他們的病情。兒童心理常見的未成年人心理問題主要有情感障礙、意志障礙、智力障礙、人格障礙種。未成年人之所以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學習目的性不明確或?qū)W門心理狀態(tài)差,有的是自制心理狀態(tài)差和欲求心理狀態(tài)差,還有的是受到其他人的誤解或未得到老師的關心與肯定而引發(fā)出的,等等。目前來看,我國學生只有極少數(shù)患有心理疾病,但是我們依然不可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和行為偏差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會伴隨著年齡段額增長而日益加重。因此全社會都應該重視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疏導方法

心理疏導是醫(yī)治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方。簡言之,心理疏導就是疏通心理淤塞,使心理活動暢通無阻。它不同于一般的思想工作,可以說它是一種專門的心理學理論于技術相結(jié)合的藝術。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首先需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獲得學生的信任,同時,要善于通過觀察和反饋的技術來協(xié)助學生的自我了解,進而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來影響對方,促進對方的自我改變。

(一)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團體輔導

團體輔導的目的在于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讓學生在良好的班集體氛圍和積極的行為中獲得向上、進取的精神,拋卻消極、

被動的心理,所以團體輔導一般應采取專題講座和專題活動的形式。

2.心理輔導室

心理輔導室相較于團體輔導來說更力口專業(yè),心理輔導室的輔導對象是學生個體或者小組,如果學生主動咨詢,心理輔導室也要耐心解答。心理輔導室工作的教師應該接受專門的上崗培訓,在學校心理輔導室應該配備專任教師,并進行工作的詳細計劃,心理輔導室工作不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心理輔導室應該在固定的場所有固定的工作實踐。未成年人心理輔導室一方面應該滿

足專業(yè)心理咨詢和輔導的要求,另一方面則應該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讓未成年人一進心理輔導室的們就喜歡上它,使孩子在輕

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心理輔導。

3.個案教育

個案教育相較于上述兩種心理輔導來說,個案教育則更加深人和具體,一般來所個案教育的對象具有典型的特征和意義,模范學生、問題差生、智力臨界學生和智優(yōu)學生都可能出現(xiàn)心理問題。對學生進行個案教育并不一定要本人知曉或者了解,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研究的需要決定是否告知學生。個案教育一般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跟蹤研究,學生在學校接觸最多的人就是教師,所以,個案教育的最好形式是合作,幾個教師組成教育小組,由負責人引領教師對學生進行觀察,個案教育的重點在于進行良好的記錄,越詳盡越好,形成周密的觀察筆記和談話記錄。個案教育的記錄要符合實際,記錄者的主觀感受可以列人其中。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4.測試與矯治

為了找到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的原因和根源。教師可以采取問卷調(diào)查、測試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測量時

最好不要使用教師自己設計的心理調(diào)查表,可以求助專家,以專門設計的量表對學生進行測試。測試的數(shù)據(jù)不能作為教師心理輔導的全部依據(jù),因為測試的對象是學生,他們是活生生的人,并不是機械和單一的數(shù)據(jù)。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教師可以根據(jù)其嚴重性和特殊性對學生分別開展團體輔導、心理輔導與治療、個案教育,并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矯治。以促進未成年人的健康發(fā)展。

(二)指導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1.幼稚的心靈更需要關心

首先家長要知曉孩子的心靈更加需要關心,從小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個家長應盡的義務。

2.要傾聽孩子說話

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往往習慣發(fā)號施令,不會傾聽孩子心聲。學校里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教師也難以顧及每一個學

生的狀態(tài),通常都是教師講解,學生停課,所以未成年人發(fā)表自己心聲的機會很少,可以傾訴的對象更是少之又少。家庭應該成

為孩子暢所欲言的地方,家長應該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鼓勵孩子多說話,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與此同時,家

長應該把握教育子女的度,如果過分寬容則容易陷人溺愛的誤區(qū)。

3.親近大自然,接觸社會生活

家長和教師要豐富孩子的業(yè)余生活,鼓勵孩子在課后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體驗不同的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提升孩子關愛他

人、服務他人的意識和心理。孩子只有體驗到生活的色彩斑斕,才能夠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品質(zhì)。

(三)指導未成年人進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符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性,在未成年階段,教師要指導未成年人掌握自我心理調(diào)適的方法,培養(yǎng)未成年人積極的、向上的心理意識。

相關知識

心理健康與輔導
心理輔導
什么是心理輔導?心理輔導的作用是什么?
專業(yè)兒童心理輔導,讓孩子健康成長!
認識團體心理咨詢與團體心理輔導
兒童心理疏導:專業(yè)心理輔導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計劃.docx
專業(yè)兒童心理輔導,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員工心理輔導(重塑職場心態(tài):員工心理輔導)
康復治療中的心理支持與輔導

網(wǎng)址: 心理輔導與成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983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