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愛老年人心理健康

關愛老年人心理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02:16

□趙鵬輝

白女士,女,60歲,近1年來整天悶悶不樂,對周圍人比較冷淡,興趣下降,不愿多說話。近日,在家人的陪同下,白女士來到鄭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就診?;颊呒覍僬f,患者近幾年待人處事冷淡,與人溝通時也沒有過多話語。醫(yī)生為患者做頭部磁共振及PET(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像)影像檢查,結果顯示腦萎縮,同時大腦里布滿了老年斑。隨后,醫(yī)生為患者進行神經認知功能檢查,結果顯示存在認知功能障礙。醫(yī)生經過系統(tǒng)評估后,診斷患者為阿爾茨海默病。

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已經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在國外,比如歐洲、日本,人口的老齡化程度更加嚴重。因此,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也逐漸增多,比如抑郁、焦慮、失眠,甚至癡呆等。

其中,阿爾茨海默病在老年人中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類型。這是一種起病隱匿,呈進行性發(fā)展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精神行為障礙、社會功能障礙3個方面。一般在65歲之前發(fā)病為早發(fā)型,65歲以后發(fā)病為晚發(fā)型。其病理機制以大腦中老年斑的出現、神經元纖維纏結的形成,以及神經元數量減少為主要特征。其發(fā)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增齡、女性、低教育水平、吸煙、中年高血壓與肥胖、聽力受損、腦外傷、缺乏社交、孤獨、糖尿病、抑郁癥等。

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表現為A、B、C三大類:A(activity)是指生活功能改變,發(fā)病早期主要表現為記憶力下降,比如昨天發(fā)生的事情,今天就回憶不起來,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個人生活能力下降的表現也越來越突出。在疾病晚期,患者的個人衛(wèi)生、吃飯、穿衣等方面都需要由他人協(xié)助或者完全由他人照顧。B(behavior)是指精神和行為癥狀,比如患者會變得缺乏主動性、少語少動、孤獨、自私、興趣減少,對周圍人顯得冷淡,對親人漠不關心,甚至情緒不穩(wěn)定、易激惹。如果認知功能進一步下降,可出現幻覺、妄想(多以被偷竊和嫉妒為主);有時出現無目的外走、睡眠節(jié)律紊亂,甚至晝夜顛倒現象;會表現為撿拾、收藏垃圾廢品;可表現為本能活動亢進,比如脫抑制表現,甚至出現攻擊行為。C(cognition)是指認知損害,主要以遺忘為主,逐漸累及認知領域,包括計算、定向、視空間、執(zhí)行功能、理解能力等,也會出現失語、失認等現象。

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原則,是盡早診斷、及時治療、終身管理。雖然不能治愈疾病,但是可以延緩其發(fā)展,盡可能堅持長期治療。針對患者出現的精神行為癥狀,在進行行為干預的同時,服用改善記憶力的藥物,必要時可使用小劑量抗精神病藥物,但必須定期評估療效和藥物副作用。改善認知功能的藥物包括膽堿酯酶抑制劑,比如多奈哌齊、卡巴拉汀等;谷氨酸受體拮抗劑,比如美金剛等。針對精神行為癥狀,可選用新型抗精神病藥物,比如奧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以上藥物必須在醫(yī)師的指導下服用。

最后,關于阿爾茨海默病的疾病管理方面,既需要??漆t(yī)生(精神科、神經科)的指導,又需要老年科醫(yī)生的配合支持,更需要社區(qū)衛(wèi)生人員的密切配合,目的是提高廣大老年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以及提升醫(yī)療保健水平。

(作者供職于鄭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心境障礙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
關愛晚年,共建健康——老年人健康與護理全指南
老年人健康20條:關愛你身邊的老人
關愛老人身心健康,提升晚年生活質量
健康中國行動——“關愛老年心理健康進社區(qū)行動”啟動
老年人健康20條 關愛你身邊的老人~
真情關愛老年人 免費體檢暖人心
龍城愉園社區(qū):主題心理健康講座關愛老年人
老年人如何保健心理健康
關愛長者:老年人飲食健康指南

網址: 關愛老年人心理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308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