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全民行動指南:健康體重管理從預防到減重

全民行動指南:健康體重管理從預防到減重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5月12日 00:03



全民健康行動:預防與減重并重,共同打造健康體重

在全民關注健康的背景下,我們倡導大家一起行動,共同追求健康體重。通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將預防與減重相結合,為每個人的健康助力。

為積極推廣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對體重管理的認知與技能,有效預防和控制超重與肥胖現象,進一步推動慢性病防治關口的前移,自2024年起,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聯(lián)合其他相關部門,隆重推出了“體重管理年”活動。該活動的宣傳主題緊扣“健康體重,一起行動”的口號,旨在凝聚社會共識,共同打造健康體重的未來。
居民體重管理關鍵知識(2024年版)
一、樹立正確認知,預防先行
二、堅持終生管理,持之以恒不懈
三、主動監(jiān)測體重,合理評估健康狀況
四、保持平衡膳食,控制總能攝入量
五、動起來有益健康,關鍵在于堅持
六、確保良好睡眠,積極心態(tài)面對生活
七、設定合理目標,科學減重不盲目
八、全家共同參與,共享健康生活
《居民體重管理核心知識》2024版解讀

一、樹立正確認知,預防先行

體重,這一衡量人體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其過高或過低都會對個體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超重和肥胖已成為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癥等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對于兒童而言,肥胖不僅會影響其運動能力和骨骼成長,還會對其行為、認知及智力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而消瘦則與生長遲緩、免疫功能減弱、內分泌失調以及骨量減少等問題緊密相關,同樣不容忽視。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時期的肥胖問題往往會持續(xù)至成年,進而增加多種慢性疾病的患病風險,給個人和社會帶來沉重的醫(yī)療和經濟負擔。因此,我們應當時刻牢記預防為主的原則,通過培養(yǎng)合理飲食和科學運動等健康的生活習慣,積極預防超重、肥胖和體重過輕等問題的出現。
二、終生管理,不懈追求

維持健康的體重是減少多種疾病患病風險的關鍵。這一目標應貫穿人生的各個階段,從孕前期、孕期,到嬰幼兒期、兒童青少年期,再到成年期和老年期,全程守護我們的體重。任何時期的體重異常都可能對健康構成威脅,因此,我們需要持之以恒地管理自己的體重,確保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能保持健康與活力。
三、積極監(jiān)控,科學評估

為了維持健康的體重,我們應當定期監(jiān)測體重、腰圍等關鍵指標的變化,并對其進行合理評估。體重指數(BMI)是一個常用的衡量標準,其計算方法為體重(以千克為單位)除以身高(以米為單位)的平方。根據《成年人體重判定》等行業(yè)標準,我國成年人的理想BMI范圍為18.5至24.0。同時,腰圍的尺寸也是評估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標,特別是對于中心型肥胖的判斷。

此外,不同人群如學齡前兒童、學齡兒童青少年以及孕期婦女,都有特定的體重評估標準和方法。對于學齡前兒童,可以使用《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來評估生長狀況;學齡兒童青少年則通常采用《學齡兒童青少年營養(yǎng)不良篩查》和《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篩查》等標準進行評估。對于孕期婦女,體重的變化是衡量母嬰健康的關鍵指標,因此需要特別關注并遵循相關行業(yè)標準進行監(jiān)控和管理。
四、合理膳食,控制總量

維持健康體重的關鍵在于平衡能量攝入與消耗。長期堅持平衡膳食,并在此基礎上控制總能量攝入,是不可或缺的。對于超重和肥胖者,建議減少每餐的能量攝入,避免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點、糖果和肥肉等;同時,增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攝入,如全谷物、新鮮蔬菜和水果。此外,保持規(guī)律飲食、控制進食速度以及避免暴飲暴食,都有助于實現健康體重。對于體重過輕者,需先排除潛在疾病影響,再根據個人健康狀況和飲食習慣,逐步增加能量攝入至推薦水平或略高。
五、動則有益,貴在堅持

長期堅持科學運動對于保持健康體重和改善體成分至關重要。有氧運動、抗阻運動以及高強度間歇訓練等,都能有效助力體重控制。適度中高強度的運動更是體重管理的關鍵。

為了運動的多樣性,我們可以設定專門的鍛煉時間,同時也可以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娛樂和工作之中。例如,上下班時選擇步行或騎行,工作時盡量多走樓梯,以及經常進行伸展運動和工間操,以減少久坐的時間。

對于老年人而言,運動安全至關重要。在科學評估自身能力的基礎上,他們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如適度的有氧、抗阻、平衡和柔韌性訓練,以延緩肌肉衰減并預防跌倒。同時,有基礎疾病的特殊人群應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鍛煉。
六、優(yōu)質睡眠,積極心態(tài)

充足的睡眠對于體重控制和整體健康而言至關重要。不同年齡段的人所需睡眠時間各異,因此,遵循相關標準,保持優(yōu)質的睡眠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心理狀態(tài)也對體重有著顯著影響,維持良好的心態(tài)有助于我們保持健康的體重。
七、科學設定目標,實現健康減重

對于超重和肥胖者來說,減重的核心在于降低脂肪組織的重量。在制定減重計劃時,我們必須量力而行,確保減重速度適中且合理。通常,建議每周體重減少不超過0.5公斤,以確保在3至6個月內能夠安全有效地減少體重的5%至10%。此外,也可以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根據個人情況設定更為科學的目標。

而對于超重及肥胖兒童,我們的干預目標是確保他們在身高穩(wěn)定增長的同時,維持或延緩體重的增長速度,從而逐漸達到健康的體重水平,而非簡單地追求降低絕對體重。為此,推薦同步實施飲食、運動和行為干預等多方面的措施。
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在減重方面不宜盲目進行。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運動干預,來維持或延緩肌肉量和骨量的減少。對于孕產婦、患有基礎疾病等特殊人群,體重的管理應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對于那些肥胖且通過生活方式干預無效,或超重并伴有相關并發(fā)癥的人群,應尋求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的醫(yī)生專業(yè)指導,以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
八、攜手共筑健康防線

每個個體都是自身健康的首要守護者。人們應當時刻關注自己的體重狀況,并自覺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主動汲取體重管理的知識,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是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的責任。家庭成員間的相互支持對于體重管理而言至關重要,良好的家庭飲食和運動習慣將對家庭成員,特別是兒童青少年的體重管理產生深遠影響。我們倡導全家人共同參與,攜手維護健康的體重,共同筑起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線。
八、科學健身與體重管理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科學健身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通過合理的運動安排,人們能夠有效地管理自己的體重,塑造健康的體態(tài)。但如何才能做到科學健身呢?這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同時,我們還需要了解不同運動方式對體重管理的影響,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通過持續(xù)的科學健身,我們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體重,筑起抵御肥胖及相關疾病的堅固防線。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至關重要。在減脂過程中,初階段通常以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例如跑步、游泳和長距離騎行等,這些運動方式廣受歡迎。然而,除了這些,力量練習也可以作為輔助手段。特別對于體重較重且缺乏鍛煉習慣的人來說,我們建議避免長時間連續(xù)跑步,而可以選擇游泳、劃船器或騎行等多樣化的運動項目。
2. 合理調控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影響減肥效果的關鍵因素。在減肥初期,以跑步為例,不宜追求過快的速度。因為高強度的運動會導致能量消耗主要依賴于糖原,而非脂肪,從而影響減脂效果。此外,對于體重過重的人來說,高強度運動還會增加運動損傷的風險。因此,我們需要合理控制運動強度,以確保既能達到理想的熱量消耗,又能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
3. 掌握運動的頻次

運動頻次的掌握至關重要。每周應該進行多少次運動,這是一個需要仔細考慮的問題。雖然許多人渴望迅速減重,但過度的運動并不可取。如果每天都進行高強度、大運動量的鍛煉,身體可能無法適應,恢復速度跟不上,反而可能增加運動損傷的風險。當然,另一方面,也不能隨意地進行健身,比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不僅無法達到理想的減肥效果,還可能損害身體健康。
4. 避免長時間連續(xù)運動

在鍛煉過程中,控制每次的總時長至關重要。雖然一些人可能熱衷于長時間連續(xù)運動,如連續(xù)跑步數小時或在健身房中長時間鍛煉,然而這種做法其實并不利于身體健康。長時間的連續(xù)運動會導致身體運動器官和關節(jié)的過度磨損,增加運動損傷的風險。同時,缺乏適當的休息和恢復,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及免疫機能。因此,合理的運動計劃應包含充足的恢復時間和營養(yǎng)補充。
5. 重視運動的拉伸環(huán)節(jié)

在科學鍛煉的過程中,充分的熱身以及運動后的放松和牽拉是必不可少的。這些環(huán)節(jié)不僅有助于我們的身體恢復,還能促進肌肉的再生。

相關知識

全民健康體重管理:從預防到科學減重的全方位指南
全民健康體重管理:從認知到實踐的全面指南
體重管理怎么管?從全民科學運動到主動健康管理,廣東這樣做
科學管理體重,全民共話健康減重萬里行
全民健康體重管理行動:策略與實踐
“體重管理年”引導全民“管”好體重
體重管理指南
中國居民健康體重管理之減重行動20條
健康管理全面指南:從預防到干預,如何有效守護健康?
《精準健康傳播專家共識》之公民體重管理衛(wèi)生健康指南

網址: 全民行動指南:健康體重管理從預防到減重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3452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