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30年研究證明:防治糖尿病,生活方式早期干預,效...

30年研究證明:防治糖尿病,生活方式早期干預,效...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14日 08:05

本文原標題:《30年研究證明:防治糖尿病,生活方式早期干預,效果比晚期吃藥還好!》

點擊右邊關(guān)注→

健康時報

權(quán)威健康資訊,因?qū)I(yè)而信賴!

(本文經(jīng)大慶研究30年長期跟蹤隨訪研究主要負責人、中日友好醫(yī)院李光偉教授審稿)

近日,著名的糖尿病預防研究——中國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迎來30年“大結(jié)局”,研究論文發(fā)表在了權(quán)威醫(yī)學雜志《柳葉刀·糖尿病及內(nèi)分泌學》上,證明:生活方式對于糖尿病防控太重要了!

大慶研究于1986年啟動,是由中日友好醫(yī)院潘孝仁教授和大慶油田總醫(yī)院胡英華教授領(lǐng)銜的全球首個預防糖尿病的隨機對照研究。它與美國糖尿病預防計劃(DPP)和芬蘭糖尿病預防研究(DPS)并稱為世界2型糖尿病一級預防的里程碑式研究。

大慶研究30年長期跟蹤隨訪研究主要負責人、中日友好醫(yī)院的李光偉教授2019年5月4日接受醫(yī)學界采訪時表示:

“第一個十年,我們看到了生活方式干預能夠預防糖尿病,

第二個十年,我們看到了干預能夠降低全因死亡率,但具體到包括心梗、腦梗、猝死在內(nèi)的這些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還沒有出現(xiàn)統(tǒng)計學差異。

30年成果是這項研究的“大結(jié)局”。30年后,我們首次證明了,早期的時間有限的6年干預,30年后仍然能減少致殘致死的心血管疾病和微血管病變的發(fā)病率?!雹?/p>

早期干預效果比晚期吃藥效果更好!

研究證實在糖耐量受損人群中,生活方式干預能長期預防糖尿病,糖尿病的預防進而減少了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及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

1986年,研究人員從黑龍江省大慶市110,660人中遴選了577名糖耐量受損人群,這類人群處于正常血糖向糖尿病過渡的異常糖代謝狀態(tài)。其中438名被分配到干預組,138名被分配到對照組。在干預組里,又分為飲食干預組、運動干預組、飲食+運動干預組。

在進行6年的生活方式干預后,又經(jīng)過30年的隨訪,研究團隊對576名參與者中的540名(94%)進行了結(jié)果評估(對照組135名,干預組405名)。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

與沒有接受生活方式干預的人相比,生活方式干預使糖耐量受損人群的糖尿病發(fā)病時間延遲3.96年。

同時,生活方式干預使

糖尿病發(fā)生風險降低39%

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降低26%,

復合嚴重微血管病變發(fā)生率降低35%,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3%,

全因死亡率降低26%;

平均預期壽命增加1.44年。

“我們之前認為,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只能是靠吃藥控制?,F(xiàn)在我們的研究證明了,僅用生活方式干預,就能預防心梗、腦梗以及神經(jīng)病變等并發(fā)癥?!崩罟鈧ソ淌诮忉?,研究發(fā)現(xiàn),預防并發(fā)癥的關(guān)鍵是推遲糖耐量受損人群進一步發(fā)展成糖尿病,“推遲6年就有助于顯著降低20至30年間大小血管并發(fā)癥?!?/p>

而且,早期預防比吃藥的效果更好,“已經(jīng)患有心血管并發(fā)癥的糖尿病人,即使服用最新的藥物鈉-葡萄糖共轉(zhuǎn)運體2抑制劑3到5年,也只能降低30%左右的心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而早期6年的生活方式干預,30年后也能減少約30%的心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②

防控糖尿病,從生活方式入手!

防控糖尿病的五駕馬車包括:飲食調(diào)整、合理運動、藥物治療、自我監(jiān)測、健康教育。藥物當然重要,但僅僅依靠藥物,遠遠不夠!

在2016年11月16日的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二十次全國學術(shù)會議上,對于糖尿病的現(xiàn)狀,李光偉教授說了這樣一段話:

甘脆肥濃胖殺群群猛士,

龍車鳳攆癱瘓代代英豪。

岐黃妙手雖能救急救苦,

少吃多動才是防糖正道。③

可見,除了藥物治療,生活方式是防糖控糖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

李光偉教授在第十三次全國內(nèi)分泌學學術(shù)會議上接受采訪時指出,大慶研究采用的中等強度生活方式干預能夠被90%以上的人接受。

“研究中我們設(shè)定了三組,一組是單獨飲食,一組是單獨運動,另一組是飲食加運動組。單獨飲食和單獨運動分開來是有效的,但兩者合起來也是有效的?!?/p>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也指出:生活方式干預是2型糖尿病的基礎(chǔ)治療措施,應貫穿于糖尿病治療的始終。單純生活方式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標時,應開始藥物治療。糖尿病前期患者應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以降低糖尿病的發(fā)生風險,并定期隨訪及給予社會心理支持,以確保患者的生活方式改變能夠長期堅持下來。

從生活方式上防控糖尿病,最好做到以下幾點:

01

吃飯控制總熱量

李光偉教授介紹,在研究中,飲食上,我們對肥胖和非肥胖組是分開的。對于非肥胖我們主張不喝甜飲料,不吃肥肉,不限制其他主食;對于肥胖者,要規(guī)定一個熱卡攝入量,根據(jù)不同的勞動強度,減低主食和體重,逐漸減體重1~2kg每月,不建議快速減肥,不然反彈嚴重。

生活中的飲食要減少總熱量,減少飽和脂肪,增加纖維素等。

參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盡量做到:

每天1斤蔬菜

每餐主食少于2兩

每天的植物油控制在3湯勺

每天食鹽控制在6g以內(nèi)

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

02

每周運動150分鐘

李光偉教授介紹,運動上,也要增加一些,國際上推薦“l(fā)ittleisbetterthannothing”,鼓勵大家能做一點比不做要強,逐步改善。實際上,研究中我們規(guī)定每天至少做一個運動單位(比如散步45分鐘為一個運動單位),有些人會運動3、4個運動單位,平均每天做2.5個運動單位,因此我們運動組的效果是最好的。

但是我們也不鼓勵特別強的運動,因為過強的運動,對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年齡大的患者是有風險的。我們提倡中等強度運動,不要求運動時的心率,要求體重減輕也不是強制性的,要逐漸減重,這樣才會長期堅持下來。這樣一來,中等強度的生活方式干預能夠長期堅持?!雹?/p>

李光偉教授2018年11月14日接受新華網(wǎng)采訪時指出,“對于體型比較瘦的人,除了限制甜食和鹽的攝入以外,還要從運動入手,建議一周至少保持150分鐘的運動量,一周運動5天,每天至少30分鐘?!雹?/p>

03

控體重、減腰圍

除了控制體重、適當減重外,還要關(guān)注自己的腰圍。腹部肥胖的人,更要當心糖尿病的造訪。

盡量控制在:

●男性腰圍不超過85厘米,

●女性腰圍不超80厘米。

04

能走就別坐著

久坐不動是現(xiàn)在很多人每天的日常,但即使是有運動習慣的人,長時間坐著仍然會損害健康。所以,上下班能走路就走路,上下樓梯時,能不坐電梯就不坐電梯,養(yǎng)成少坐多動的生活習慣。

本文編輯:范洪巖

值班主任:楊小明

稿件意見請聯(lián)系:

電話:010-65369722

投訴郵箱:tousu@jksb.com.cn

大家都在看:

覺得文章不錯,

底部點一下“在看”↓↓

本文參考資料:

① 5月4日醫(yī)學界 《歷時30年的“大慶研究”發(fā)現(xiàn)了什么?糖尿病中國研究再登《柳葉刀》》

② Morbidityandmortalityafterlifestyleinterventionforpeoplewithimpairedglucosetolerance:30-yearresultsoftheDaQingDiabetesPreventionOutcomeStudy

April25,2019DOI:https://doi.org/10.1016/S2213-8587(19)30093-2

③ 2016-11-18 MedSci《CDS2016:李光偉教授談糖尿病預防,生活方式干預還是藥物干預》

④ 2014-08-30丁香園《李光偉教授:生活方式干預需堅持科學性與可行性的平衡》

⑤ 2018-11-14新華網(wǎng)《糖尿病前期易被忽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關(guān)鍵》

覺得好看,請點這里↓↓

相關(guān)知識

30年研究證明:防治糖尿病,生活方式早期干預,效...
生活方式干預在妊娠糖尿病預防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關(guān)注聯(lián)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危害大?科學防治早干預
21科普|我國糖尿病前期人群高達3.88億,CDPP研究結(jié)果證實二甲雙胍聯(lián)合生活方式干預可有效降低發(fā)生風險?
年輕是一個機會,糖尿病前期干預非常重要
健康生活,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如何預防
及早發(fā)現(xiàn)糖尿病前期 預防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的研究進展
研究發(fā)現(xiàn)己酮可可堿有益于治療糖尿病腎病

網(wǎng)址: 30年研究證明:防治糖尿病,生活方式早期干預,效...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49720.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