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guī)小兒推拿怎么做?中醫(yī)專家教你常見小兒病推拿手法
孩子與父母間的喂飯拉鋸戰(zhàn)并不少見,厭食已然成為獨生子女的通病,尤其常見于2-4歲的兒童中間,5-6歲的孩子厭食情況也趨于普遍。父母們關心的是,除了吃藥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綠色、無副作用的方法治療小兒厭食?這時,小兒推拿或許可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yī)醫(yī)院推拿科主任紀清指出,小兒胃腸功能柔弱,消化能力不夠,且又因生長發(fā)育快,所需營養(yǎng)物質多,因而小兒脾胃運化水谷的負擔相對過大。如果喂養(yǎng)不當,極易引起脾胃功能紊亂,造成厭食病的發(fā)生。故明代《育嬰家秘》有小兒“脾常不足”之說。針對小兒脾胃生理特點,恰當實施推拿治療,則有健脾和胃、調理胃腸、改善食欲,促進小兒的生長發(fā)育,增強小兒體質的作用,并且也是預防和減少小兒厭食及其他各種脾胃疾病發(fā)生的首選方法。
摩腹:以手掌掌面或食、中、無名指指腹著力于腹部,以腕關節(jié)連同前臂有節(jié)律地做環(huán)形摩擦,摩腹需用力輕柔緩和,速度均勻協(xié)調,壓力大小適當,操作3-5分鐘。順時針摩腹具有消食、和胃、通便之效,逆時針摩腹則具有健脾、止瀉的作用。
小兒推拿有別于成人
小兒具有一些非常典型的生理特點,他們肌膚柔嫩、腸胃柔弱、筋骨不強、血脈不充、免疫力低下、生長發(fā)育旺盛、代謝快、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這些特點決定了小兒發(fā)病容易、傳播迅速。于外,易受風寒濕熱等外邪入侵;于內,又易被乳食不節(jié)所傷,從而導致脾胃系病癥,如厭食、腹瀉、便秘等,以及肺系疾病,如感冒、咳嗽、反復呼吸道感染等。
小兒推拿是以中醫(y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原則,通過手法作用小兒體表某些特定穴位,改變或調節(jié)機體的生理、病理狀況,提高小兒機體免疫力,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小兒推拿不用吃藥打針,無創(chuàng)傷,無毒副作用,屬中醫(yī)外治法的一種。
不過,紀清也指出,雖然小兒推拿屬于中醫(yī)推拿的一個部分,但與成人推拿有著明顯的區(qū)別:首先,小兒推拿手法強調輕快柔和,平穩(wěn)著實,“小兒肌膚柔嫩,所以要求操作者手法上‘輕而不浮,重而不滯’,太重的力會損傷寶寶稚嫩的皮膚,太輕又起不到效果;其次,小兒推拿穴位系統(tǒng)獨特,多數(shù)分布于手、頭面、背部、腹部等部位,不僅有‘點’狀穴,還有‘線’狀穴和‘面’狀穴,如果寶寶媽媽要嘗試推拿,可以先買些相關書籍進行學習,或向專業(yè)的中醫(yī)醫(yī)院醫(yī)生學習推拿手法和穴位,并在醫(yī)生的辨證指導下根據(jù)醫(yī)生處方進行推拿。”
減少藥物創(chuàng)傷
在中醫(yī)看來,小兒推拿有諸多作用:首先,緩解、解除疾病。中醫(y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正氣虛弱,各種疾病則會乘虛而入。小兒推拿通過刺激經(jīng)絡、穴位,可以達到疏通經(jīng)絡、調節(jié)臟腑、平衡陰陽、恢復正氣的作用,達到減少病痛、縮短病程、治愈疾病的目的。
其次,減少抗生素對小兒的危害。隨著科學的發(fā)展,現(xiàn)代人對抗生素的認識越來越清楚??股卦谥委熂膊〉耐瑫r也殺死了保護人體的正常菌群。另外,抗生素可以使細菌產生抗藥性。病原體的變異和抗生素耐藥性的上升,使許多疾病治療和預防起來面臨“無藥可用”的難題?;谏鲜銮闆r,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并接受小兒推拿的綠色療法。
再者,提高小兒機體各項功能。經(jīng)絡和穴位的功能和作用已被科學證實?,F(xiàn)在臨床研究表明,小兒推拿對小兒機體的神經(jīng)、循環(huán)、消化、泌尿、免疫、內分泌等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有良好的調整作用。推拿可以產生生理物理作用,也可以產生生物化學作用,促進肝糖原的利用率,還可以促進核糖核酸的合成,這是提高小兒機體免疫力的營養(yǎng)物質。也可以促進消化系統(tǒng)分泌消化酶,促進小腸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促進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fā)生。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另外,已病防變。已病防變指小兒臟腑嬌嫩,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易發(fā)生危重病候。通過推拿可以有效阻止疾病進一步發(fā)展的趨勢,從而達到防止急危癥候的出現(xiàn),減少疾病的臟腑及大腦的傷害。而對于一些慢性病,比如小兒斜頸、小兒腦癱,則可達到減輕癥狀,改善將來生活質量的作用,像大部分的小兒斜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從而避免了開刀的可能風險。
操作和時間的把握
一般情況下,小兒推拿應按“先頭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操作順序進行。在操作過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項:
第一,推拿時手法要輕,不要過重。在推拿前安撫孩子,便于其配合治療。
第二,身心放松。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做到身心都放松。
第三,取穴準確。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準確、手法正確。
第四,用力恰當。因為力度過小可能會起不到應有的刺激作用,而力度過大易損傷皮膚。
第五,循序漸進。推拿手法的次數(shù)應由少到多,推拿力量應由輕逐漸加重,推拿的穴位可逐漸增加。有些穴位刺激性較強,容易引起小兒哭鬧,應先按摩刺激較輕、不易引起小兒哭鬧的穴位,并且盡量先按摩主穴,后按摩配穴。
第六,持之以恒。用推拿來進行小兒保健或治療慢性病,都不是一兩天就能見效的。常需積以時日,才能逐漸顯出效果。所以給小兒做推拿應有信心、耐心、愛心和恒心。
除上述注意事項外,還要掌握推拿的時間,每次以10-20分鐘為宜。
為了加強療效、防止皮膚破損,在施以推拿時可選用一定的藥物作為潤滑劑使用,如蔥姜水、滑石粉、按摩乳等。操作時手法盡量直接接觸皮膚。按摩后有出汗現(xiàn)象時,應注意避風,以免感冒。
此外,在過饑、過飽,或過度疲勞時,也不要給小兒做推拿。
小兒推拿的手法操作簡單,直觀易學,只要按照要求,遵循它的規(guī)律,幾次操作練習就可初步掌握。
和小兒推拿??漆t(yī)生相比,家長學習小兒推拿是相對容易和簡單的。小兒推拿醫(yī)生要為不同的孩子診斷病情并做針對性治療,因此,需要學習大量的專業(yè)知識和長期的專業(yè)訓練。而每一個普通家長,只為自己的孩子服務,服務對象具有單一性,關注的小兒常見病可能也只是局限于幾個病種。因此,家長不必掌握所有的穴位,只要重點了解自己關注的常見病和保健方法就能夠滿足需求,掌握正確的手法,就可以循序漸進、學以致用。而且,四季均可進行。
小兒的穴位大多分布在手、頭面、背部、腹部等部位,無論衣服穿得厚薄,操作起來都比較容易。每天做推拿都沒關系,不過次數(shù)最好是一天1-2次,再多就不提倡。天冷的季節(jié)給寶寶做推拿時,要調整好室溫,防止寶寶受涼。
推拿也有禁忌證
小兒推拿療法范圍廣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況不適合使用。
皮膚發(fā)生燒傷、燙傷、擦傷、裂傷及生有疥瘡者,局部不宜推拿。
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窩織炎、骨結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各種惡性腫瘤、外傷、骨折、骨頭脫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某種急性傳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結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嚴重心臟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常見癥狀如何推拿治療
癥狀:發(fā)燒38.5℃以下,小兒有內熱(中上焦之熱)亦可,多表現(xiàn)為眼屎、口氣重、鼻血、黃鼻涕。
推拿:清天河水,200-300次。
癥狀:高燒38.5℃以上。
推拿:清天河水,300-500次以上。
癥狀:39℃以上,如肺炎、支氣管炎、扁桃體炎、中耳炎(耳屎多)等。
推拿:打馬過天河(拍打,吹氣),2歲以下20-30次,2歲以上30-50次;退六腑,300-500次。
癥狀:感冒,受涼導致升溫,常見手腳發(fā)涼。
推拿:外感四大手法(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穴、掐揉耳后高骨)、推三關、外勞宮等。
癥狀:感冒伴便秘。
推拿:清大腸、退六腑300次。
癥狀:咳嗽。
推拿:清肺經(jīng),逆運內八卦,推小橫紋,揉膻中,搓摩脅肋,揉肺俞。
癥狀:嘔吐。
推拿:天柱骨(頸后發(fā)際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線)。
癥狀:消化不良,舌苔白厚。
推拿:摩腹(順時針消食通便,逆時針止瀉),揉足三里。
相關知識
專家談中醫(yī)小兒推拿療法?“以手代針”?防治兼顧
關于小兒推拿的常見問答
邵瑛:主動教患兒家長推拿手法的“推拿女神”
小兒推拿手法
京派小兒推拿治療15種常見病
小兒推拿火爆?推拿師資質遭疑
小兒腹瀉推拿四大手法
小兒推拿按摩基本手法介紹
小兒推拿治療27種常見疾病
跟小兒推拿泰斗張寄崗老師學習小兒推拿系列第四講
網(wǎng)址: 正規(guī)小兒推拿怎么做?中醫(yī)專家教你常見小兒病推拿手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97116.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