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骨科康復——截肢術后的康復

骨科康復——截肢術后的康復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20:08

截肢是一種比較大的破壞性手術,常用于肢體惡性腫瘤,肢體嚴重感染(如氣性壞疽),肢體嚴重而廣泛的損傷致無法修復或再植者,肢體因多種原因引起供血不足,已明顯壞死,肢體先天畸形等無法保留肢體或影響功能等疾病。該手術給病人身心帶來嚴重障礙。

截肢者的肢體修復和功能重建是骨(外)科醫(yī)生和假肢制作師的共同目標。按照現(xiàn)代康復醫(yī)學的觀點,①某些截肢不僅僅是破壞性手術,它同時又是一種建設性手術;②截肢手術不是醫(yī)療的結束,而是開始。術后若積極地功能恢復,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運動器官,這個器官(殘肢)能帶動科學制作的假肢,使保留的關節(jié)能活動自如。但目前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了醫(yī)院的截肢和假肢的裝配之間的分歧和脫節(jié)。骨科醫(yī)生、假肢制作師、患者往往是以不同的觀點來看待截肢問題的,如骨科醫(yī)生把截肢只當作純外科手術事情,康復假肢制作師看到的是他的患者及截肢的問題,而患者往往是被截肢所嚇倒。這需要醫(yī)生、假肢制作師、患者和家屬的合作,避免把確保傷口I期愈合作為唯一的目標。病理學不是確定截肢平面的唯一因素。應考慮的其他諸因素,包括解剖學的、外科學的、假肢學以及個體的年齡、性別、職業(yè)等社會學的因素。以上每種因素在決定截肢部位及其后續(xù)康復時都起一定的作用。但各個截肢者,重點因素有所不同。

康復評估

1.自理缺陷ADL評估,生活質(zhì)量評估等。

2.自我形象紊亂肢體離斷,他人評價,同伴相比較,社會與心理因素等。

3.疼痛幻覺痛,殘端炎癥,血腫/死骨存留,殘端組織擠壓/牽拉,神經(jīng)殘端組織再生形成神經(jīng)瘤。

4.有殘肢畸形的可能關節(jié)攣縮,殘端感染,殘肢肌肉痙攣,殘肢未固定于功能位,缺乏伸屈關節(jié)功能鍛煉,截肢平面不齊。

5.潛在并發(fā)癥殘端大出血出現(xiàn)在術后早期,與術中止血不徹底、組織處理不得當、血管斷端結扎線或血栓脫落及殘端感染有關。

6.知識缺乏  功能鍛煉、用拐及裝配義肢知識。

康復治療

一、心理康復

1.截肢者的心理問題

截肢以后,患者形體上造成終身缺陷,身體功能受到一定限制,失去健全人能參加的正?;顒?,影響經(jīng)濟收入,有被人歧視的感覺或心理,有的人還有殘胺痛和幻肢痛。

2.心理康復方法

(1)單位和家庭應體貼關懷他們,解決好他們的生活、工作和經(jīng)濟上的困難。

(2)在安放假肢過程中,通過患者之間交流和工作人員的鼓勵,建立用假肢的信心。

(3)提倡尊重、關懷、幫助殘疾者的社會新風尚。

二、殘肢端的康復治療方法

1.殘肢端的包扎

(1)目的:預防殘肢水腫,減輕傷口疼痛,使殘肢端盡早定形。

(2)方法:由殘肢末端向近端作”8”字形纏繞;開始緊,越向上纏越松,但不能掉下來;不妨礙上位關節(jié)活動,不增加上位關節(jié)攣縮,纏繞后應能輕輕取下,保持殘端清潔。

2.殘肢端的按摩 向心性按摩、局部按摩,用于消除腫脹、軟化瘢痕、解除痙攣。

3.使用假肢前的一般性訓練

(1)訓練目的:①使殘肢肌肉發(fā)達,肌力增強,以獲得足夠的力量來操縱、控制假肢。②改善殘肢上位關節(jié)活動范圍,消除痙攣。③消除殘肢浮腫,增強殘肢皮膚彈性。④矯正截肢后的不良狀態(tài),提高平衡感覺,增加健側(cè)上下肢和軀干的肌力。⑤建立用假肢拿物品或走路的想。

(2)仰臥位體操:腰部貼緊床面,然后放松→腰部貼緊床面,頸肩部盡量抬起→手抱屈膝健肢,挺腰、殘肢后伸。

(3)側(cè)臥位體操:殘肢在上,殘肢作后伸動→健肢、殘肢作內(nèi)外旋轉(zhuǎn)動→殘肢在下,健肢足趾向上,健肢作外展運動。

(4)坐位體操之一:身坐直,兩手置腿前方,眼向前看→兩手合抱于頸后,軀干前屈,然后還原,再放下雙手→兩手合抱于頸后,軀干后屈,然后還原,再放下雙手。

(5)坐位體操之二:身坐直,眼向前看,雙手叉腰→右上肢上舉過頭頂,軀干向左彎曲,然后復原→左上肢上舉過頭頂,軀干向右彎曲,然后復原。

(6)坐位體操之三:身體坐直向前看,雙手合抱于頸后,向右轉(zhuǎn)身(盡可能),然后復原→身體坐直向前看,雙手合抱于頸后,向左轉(zhuǎn)身(盡可能),然后復原→做深呼吸運動。

(7)腹肌訓練:平臥,殘肢和健肢交替盡力抬高→平臥,兩下肢同時抬高→平臥,雙手抱頭,作仰臥起坐→平臥,作兩下肢交替蹬自行車動作。

(8)俯臥腰背肌訓練:兩手扶床邊俯臥,健肢與殘肢交替做后伸運動→兩手扶床邊俯臥,健肢與殘肢同時后伸→俯臥,兩上肢后伸,胸部盡量抬起→俯臥,兩上肢后伸,兩上肢和兩下肢同時后伸運動。

(9)仰臥位訓練法:全身仰臥床上,腰部離床抬高<盡力),維持數(shù)分鐘。

4.上肢截肢后的訓練

(1)肩關節(jié)離斷后訓練:包括肩部的上提、下沉、前屈和后伸。

(2)上臂截肢后訓練:在肩關節(jié)訓練動作基礎上,加上上臂的前屈、后伸、外展、內(nèi)收、外旋、內(nèi)旋等動作。

(3)前臂截肢后訓練:在作好肩部和上臂訓練動作基礎上,增加肘關節(jié)屈伸、前臂旋前旋后動作。

5.矯正髖、膝關節(jié)畸形訓練

(1)矯正髖關節(jié)屈曲畸形訓練

1)主動運動:側(cè)臥,健肢在下,殘肢主動作屈曲、后伸、內(nèi)收、外展動作,要盡力活動到最大限度。

2)抗阻力訓練:方法同上,同時請人用手在殘肢上施加適當反作用力。

3)牽引訓練:仰臥,將殘肢盡量放在床邊外,健肢盡量屈曲貼服于腹部后,用皮帶或?qū)挷祭υ鷼堉胁浚旅鎾焐享来a或沙袋牽引,每次20~30分鐘,一日三次。

4)沙袋壓迫法:俯臥位,先在殘肢下方墊一枕頭,再用沙袋壓在臀部上,每次10分鐘,每日三次。

(2)矯正髖關節(jié)外展畸形的訓練:側(cè)臥,患側(cè)在上,先將腰部和骨盆固定在床上,然后用3~7公斤重砝碼或沙袋牽引殘肢(下壓),或仰臥位作夾腿動作。

(3)矯正膝關節(jié)屈曲攣縮畸形的訓練

1)主動訓練:仰臥在床上,作殘肢膝關節(jié)伸屈運動,改善膝關節(jié)活動范圍。

2)加阻訓練:姿勢同前,遠動時由醫(yī)務人員或家人適當施加反作用力,然后作膝關節(jié)伸

屈運動30~50次。

3)沙袋壓迫:仰臥位.雙下肢伸直,在殘肢末端下方墊一枕頭或沙袋,然后將5~10公斤沙袋壓在膝關節(jié)上面,每日三次,每次20~30分鐘。

三、穿戴假肢后訓練

1.假肢的使用  ①操縱假肢的基本動作:屈、伸、旋轉(zhuǎn)、展收等。②接近、抓握和放松物件等動作。③練習用假肢完成日常生活活動動作。④完成假肢能完成的全部動作。

2.下肢假肢訓練

平行杠內(nèi)站立訓練。單側(cè)支撐訓練。邁步動作訓練。直線行走訓練。使用一支拐杖或手杖走路。步幅與節(jié)律訓練。起坐動作訓練。轉(zhuǎn)身動作訓練。上下臺階訓練。上下斜坡,在石子、沙子路面行走。從地上拾物訓練。蹬車動作訓練。上下公共汽車訓練。由地面起立動作訓練??缭秸系K物動作訓練。

四、殘肢并發(fā)癥的康復

常見殘肢并發(fā)癥有關節(jié)攣縮、殘肢痛、幻肢痛、骨刺、瘢痕、滑囊炎、殘肢潰瘍、皮膚病等。其康復治療主要包括:

1.殘肢腫脹

傳統(tǒng)上可采用蠟療、音頻電療、紅外線、按摩、磁療等?,F(xiàn)代的作法是采用環(huán)境控制治療。

2.殘肢痛及幻肢痛

蠟療、超短波、紫外線、經(jīng)皮膚電刺激神經(jīng)療法、共鳴火花、磁療、超聲波、直流電藥物離子導人、按摩等。

3.瘢痕及粘連

音頻電療、蠟療、超聲波、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紅外線等。

4.皮膚潰瘍及竇道

紫外線、紅外線、共鳴火花、音頻電療、激光等。

5.皮膚及皮下組織感染化膿性炎癥

紫外線、超短波、磁療、直流電藥物離子導入、拔火罐等,配合抗菌素藥物治療,效果更好。

6.關節(jié)攣縮畸形

低、中頻脈沖電、超聲波、音頻電療、蠟療、紅外線、超短波等,配合進行功能訓練和按摩,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摘自:《骨科康復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更多康復干貨、免費資料,歡迎進入微信公眾號:康復學園。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nèi)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zhuǎn)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健康】骨折后的康復
骨折疑難病無需截肢 骨關節(jié)畸形可以矯正 身材矮小癥可以增高 特色醫(yī)聞創(chuàng)出新市場 ——訪北京骨外固定技術研究所夏和桃所長 健康科普
武漢運動康復中心、武漢膝關節(jié)前后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康復、武漢半月板損傷術后康復、武漢脊柱側(cè)彎、武漢腰突腰椎間盤突出、武漢骨科術后、骨科損傷保守治療
橈骨遠端骨折后的康復鍛煉!
上下肢康復機康復器材
神經(jīng)康復科看什么病
【科普】老年人家庭康復訓練指南(之一)肢體康復訓練
舒適護理+健康教育對創(chuàng)傷骨科患者術后康復訓練的臨床效果評價
健康科普丨康復,你真的了解嗎?
骨折康復治療方法

網(wǎng)址: 骨科康復——截肢術后的康復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597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