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表白日,也是全國母乳喂養(yǎng)宣傳日。
今天給大家分享幾個我后悔買錯或用錯的哺乳產(chǎn)品,希望每個母乳媽媽都可以避開大坑,順利地開始并完成哺乳大任!
本來喂奶一切正常,突然某天感覺不適、寶寶吃的也不順暢了。
也許是因為你的「哺乳工具」不小心成了「媽媽大殺器」!
第一次受損時可可才一個月,我完全沒有想到,是天天見、夜夜用的哺乳工具搞了破壞。然而跟閨蜜一聊,才發(fā)現(xiàn)有太多媽媽們受過這種易得難愈的“泵奶傷”。
使用泵奶器的注意事項
我的泵奶器是產(chǎn)科醫(yī)生推薦的Spectra S1充電型醫(yī)院等級泵奶器。
說明書建議:先用短平快模式模擬吮吸,刺激出泌乳再提高至不影響舒適感的強度,即比產(chǎn)生痛感時降一級。以免過度刺激或造成傷害。
不過除了力度,奶泵還有一個更隱形的傷害,往往坑娘于無形 —— 它就是大小不合適的喇叭罩。
這真不是一句廢話,一年半前的自己就很想當然!
都說科學的銜乳姿勢是寶寶的嘴要包住媽媽。
那同理,喇叭罩也應該盡量罩住更多,對不對?
喇叭罩越大刺激越多,越有利,對不對?
這么想就恰恰事與愿違。
當我發(fā)現(xiàn)周圍皮膚越來越高,還以為是哺乳后扁平得到了自然改善。等到看了哺乳咨詢師的科普才恍然大悟,那是喇叭口選的太大了拉扯到導致的水腫。
真正改善的是經(jīng)過吮吸改變形態(tài),從而更符合寶寶銜乳的自然規(guī)律,而不是周邊的皮膚出現(xiàn)異樣。
像我一樣“誤會”了泵奶器的媽媽真的不少,以至于Instagram上還有一個#flangefridays 話題來教媽媽如何選擇合適的flange(喇叭罩)。
選擇正確的喇叭罩
喇叭罩太大了會拉扯富有彈性的皮膚組織,造成水腫,從而壓迫輸乳管,導致泌乳困難、發(fā)硬發(fā)炎、腺體感染等一系列問題和病變。
但是過小了也不行。就像是光腳穿了小鞋,在活塞運動的時候別提多容易摩擦破損了。
選擇正確的大小有兩種方法:
1)喂奶前,喇叭罩通道直徑大3-4mm
2)喂奶后,喇叭罩通道直徑大1-2mm
不過每個人的身體結構、大小都是不一樣的,最終還是要自己舒適、排奶有效且有效率為主,這樣才能保證媽媽的健康和哺乳的長期性。
亞特蘭大的國際哺乳咨詢師Katherine Morrison說,
基本上我所有客戶都用過錯誤的喇叭罩。她們中大約有90%是需要19-22mm的喇叭罩,另外有1%用15mm的,7%用17mm的,1%用24-25mm的,1%用27mm或更大的。但是絕大多數(shù)人用的都偏大了。
謹慎使用手持式硅膠集奶器
類似上圖這種集奶器號稱“無需手扶,解放雙手”、”不浪費一滴母乳”、堪稱“哺乳神器”,網(wǎng)上銷量成千上萬。
商家還引導媽媽們,可以一邊喂奶,一邊用吸力來排奶。所謂“喂奶即追奶”,不知道戳中了多少“貪心”的媽媽!
我當時對何謂“真空負壓”一無所知,正是被這種念頭拖下了水。
結果用了一星期后發(fā)現(xiàn)嚴重水腫、發(fā)白、長泡,喂奶的時候每次痛到我在黑暗中要跳起來。
嚴重破損直接導致我一個庫存百袋的奶牛經(jīng)歷了大小五次受傷,最后被迫抱著吃不夠的寶寶一起哭、只能給加了一個月配方水奶。
后來我才知道,這種對身體的傷害幾乎100%是不可逆的!
集奶器掛在身上需要一定吸力,而用過大負壓來對待全身最嬌弱的部位之一,傷害可想而知。
硅膠集奶器經(jīng)過擠壓后,會吸住整個皮膚組織,造成的水腫很難消褪不說,也會變的更脆弱、易嘬爛、易受細菌侵害。
現(xiàn)在可可18個月了,我仍然沒有完全恢復哺乳前的形態(tài)。每次看到這些字眼,都不禁舊傷復發(fā)、瞬間胸疼。
其實作為單純的接奶器它的確是個好產(chǎn)品 —— 簡潔、干凈、不倒、不灑。
所以還是讓它安安靜靜得當一個容器吧!
辯證地使用乳盾/保護器
乳盾/保護器是一種略少見、但很有用的哺乳工具。
雖然美名其曰“保護”器,但根據(jù)我的實際經(jīng)驗,咬起來一樣痛。特別當已經(jīng)破了,一樣能被嘬得打冷戰(zhàn)。
真正能發(fā)揮它作用的時候是,解決媽媽扁平或寶寶舌系帶過短造成的無法含乳問題。
但是它的使用方法在國際上略有爭議的:
一方面認為它有延長的輔助作用、能保證新生兒母乳率;另一方面認為它不使寶寶的唾液和媽媽直接接觸,長期會阻礙媽媽的激素分泌導致奶量減少、影響媽媽根據(jù)生長發(fā)育需要定制奶的營養(yǎng)成分。
因此,在使用乳盾的時候我的哺乳咨詢師三天兩頭追問情況,生怕有副作用。好在在我使用的兩個月里沒有出現(xiàn)影響奶量的情況。
和喇叭罩一樣,乳盾也分大小,其中常見的是16、22和24mm的。
剛生完醫(yī)生一看娃吃不上奶,就給了我24mm的。后來發(fā)現(xiàn)了有點大,拉扯了,就問可不可以換小的。
我的哺乳咨詢師說,
乳盾會把媽媽變成了一個奶瓶。因此“哺乳”不再是通過銜乳,而是通過吃奶嘴。
這樣本身就更不費勁,如果再用小號的乳盾,寶寶的嘴型就會跟奶嘴差不多。如果習慣了,以后就越不會標準的銜乳姿勢 —— 上下唇呈魚嘴狀含住。
如果不幸出現(xiàn)這種情況,離斷奶、轉奶也就不遠了。
我想了想,使用乳盾還是挺麻煩的,每次用完要清洗,出門也不便攜帶,娃哭得稀里嘩啦的時候一只手更是操作不過來。
所以權衡之下,還是希望能擺脫乳盾哺乳。那么媽媽就要小小地犧牲一下,一邊使用略大的乳盾哺乳,一邊訓練孩子自然銜乳。
畢竟生娃那么大的罪都受了,為了ta以后都吃得順暢,這算什么呢?對吧!
受損的養(yǎng)護方法
希望母乳之路走的長一些,媽媽們就要盡早在出現(xiàn)疼痛、白泡、水腫的時候及時護理。
> > 如果出現(xiàn)水腫,可以用【反向壓力軟化按摩法】進行緩解。
《反向壓力軟化法》,作用于周圍2-5cm
> > 如果出現(xiàn)痛感,可能是被酵母菌(念珠菌)輕微感染了,這個時候就不要硬喂了。
因為痛感會抑制泌乳激素,導致奶水減少。所以越堅持越糟糕,嚴重了可能感染乳腺。
可以用泵奶代替親喂,畢竟奶泵不會不爽就咬你。
同時可以找醫(yī)生開抗菌消炎的乳膏。加拿大母乳基金會認為:2%莫匹羅星+0.1% 倍他米松的消炎膏是安全的抑痛計量。
> > 如果有輕微磨損,可以在哺乳后用羊毛脂。親測對破損、嬰兒口水疹、濕疹皮膚保濕和修復都非常有效!我和胖可一共大概用了五六只了。
最后送一個小tip給哺乳媽媽:把抽紙搓成一個卷,再繞成一個圈,圍在四周然后再穿內(nèi)衣,可以有效防止破損處的摩擦。
最后,希望姨媽們的哺乳之路都順順利利,520!
參考文獻:
1. Legendairy Milk: legendairymilk.com/
2. 西爾斯母乳育兒百科,第六章母乳喂養(yǎng)的常見問題
3. Canadian Breastfeeding Foundation, All Purpose Nipple Ointment (APNO), All Purpose Nipple Ointment (APNO)
我是可可媽,高需求娃的海外咨詢師媽媽,歡迎關注@可可的姨媽們 跟我一起云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