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調(diào)整生活方式改善心理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面對來自學習、社交、經(jīng)濟等各方面的壓力,如果壓力不能得到很好緩解和釋放,就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狀態(tài)。
1.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有何影響?
生活方式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guān)。良好的生活方式能讓其更加合理地控制自身時間與壓力,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自身的健康體質(zhì)。與此同時,良好的心理健康也能緩解生活所帶來的焦慮,對改善生活質(zhì)量具有積極影響。
2.通過調(diào)整生活方式改善心理健康
堅持運動鍛煉:每天保持一定的鍛煉和運動習慣。鍛煉能提高自身體質(zhì)以及免疫力,降低疾病發(fā)生概率。此外,適度的鍛煉還能緩解生理上所帶來的壓力,有助于維持心理平穩(wěn)。
合理飲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飲食健康,保證營養(yǎng)均衡。盡量不要吃太多不健康的食物,比如零食、大魚大肉等;以免過度減肥造成心理焦慮。
控制學習時間與壓力:掌握處理時間和處理壓力的技能。為自身工作、生活做一個有條理的規(guī)劃,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去安排好日常工作。在感覺到緊張時,可試著做個深呼吸,放松一下,還可以去找個心理醫(yī)生,緩解生活壓力。
增加社交環(huán)節(jié):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有些閑暇時間,但獨處會增加自身壓力。為此,可以去社交平臺以及軟件上尋求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保持社交活動狀態(tài)。也可以多參加社交活動,比如公益活動,拓寬人際關(guān)系,增強自信心,避免孤獨和抑郁產(chǎn)生。
保證充足睡眠:低質(zhì)量睡眠不僅是一種煩惱,它還會削弱免疫系統(tǒng),使人記憶力下降,無法集中精力,并提高患抑郁癥的幾率。一種以認知行為治療的基礎方法是,睡前兩個小時,把煩惱記錄在紙上,撕碎扔掉,這種行為可以讓自己平靜下來。
總結(jié):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海南省安寧醫(yī)院 孫陽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