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紅肉想吃就吃,不增加心臟病癌癥風險?消息靠譜嗎?

紅肉想吃就吃,不增加心臟病癌癥風險?消息靠譜嗎?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8日 01:52

  營養(yǎng)學,似乎是醫(yī)學科學界的“打臉重災區(qū)”,時常有些自相矛盾的研究結果。

  比如,這些年,學界振臂高呼:少吃紅肉好處多,能降低心血管病、癌癥等多種疾病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6月,《英國醫(yī)學雜志》刊文,就支持這一觀點:每天多吃半份紅肉,與未來8年的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0%相關。若多吃加工肉制品,風險會增加13%。

  然而,就在前幾天,一條新消息炸鍋了。

  《美國內科學年鑒》發(fā)布吃肉系列文章,稱:對多數(shù)人而言,紅肉吃多吃少,對健康影響不大。18歲以上者,沒必要減少紅肉或加工肉類的消費量。

  相關研究負責人稱,這是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對相關證據(jù)最全面審查的研究之一。那些試圖提出異議的人,很難找到合適的證據(jù)來論證。

  在6篇文章中,被議論最多的是這篇膳食指南推薦

  “吃肉指南”:無需少吃紅肉/加工肉

  《美國內科學年鑒》這組文章共有6篇,包括3篇薈萃分析、1篇系統(tǒng)綜述,聚焦紅肉與多種疾病發(fā)病率、死亡率的相關性;基于綜述和薈萃分析得出的1篇膳食指南推薦;以及1篇關注紅肉消費態(tài)度和偏好的系統(tǒng)綜述。

  其中,膳食指南推薦一文,共有7個國家、14位研究人員參與。

  該文第一作者、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流行病學家Bradley Johnston稱,根據(jù)3篇薈萃和2篇系統(tǒng)綜述,少吃紅肉/加工肉,對健康影響非常微弱,且過往的相關證據(jù)質量很低?;诖耍芯啃〗M整理“吃肉指南”,認為:

  1.關于未加工紅肉:18歲以上成年人,建議繼續(xù)當前攝入量,即不需要減少(弱推薦,證據(jù)不確鑿);

  2.關于加工肉:18歲以上成年人,建議繼續(xù)當前攝入量,即不需要減少(弱推薦,證據(jù)不確鑿)。

  上述兩條建議,在14人研究小組中,有11人投票贊成。另有3人反對。

  群起攻之:這是個壞科學!

  “這是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研究之一,可能會影響未來公共衛(wèi)生政策”,多家媒體在報道“吃肉指南”時,如是引用研究小組的說法。

  消息一出,肉食者歡欣雀躍:看誰還攔著我。

  但在世界范圍內,多個機構,眾多醫(yī)生、科學家、營養(yǎng)學家,表示不服。

  就在相關文章刊發(fā)的前一天,美國哈佛、耶魯及斯坦福大學等機構多名學者,聯(lián)名致信《美國內科學年鑒》編委會,稱“這是個壞科學”,應推遲發(fā)表。

  也是在這一天,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發(fā)布聲明:頂級衛(wèi)生機構和全球癌癥專家向公眾重申,請根據(jù)此前的飲食推薦,限制紅肉攝入,每周不多于3份(熟肉不超過350-500克)。

  聲明內容僅一頁紙長短。但簽名支持的機構和專家,列了好幾頁。

  有媒體稱,這一次,《美國內科學年鑒》把相關領域的多個權威機構,都得罪了。

  因為,包括世界衛(wèi)生組織、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美國癌癥研究所、美國心臟協(xié)會等在內,以及中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級膳食指南,都主張“少吃紅肉或加工肉,有益健康”。

  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的“防癌指南”稱,每周吃紅肉,以350-500克(煮熟后)為宜。換算成生肉,就是750克的量(1斤多)。這有助于降低癌癥,尤其是大腸癌的發(fā)病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版)》指出,畜禽肉的每周攝入量為280-525克;食用煙熏和腌制肉類可增加腫瘤發(fā)生風險,應當少吃。中國營養(yǎng)學會理事、中國科協(xié)聘科學傳播首席專家范志紅教授解讀稱,想控制三高的人,吃紅肉可以取下限(即280克),想預防貧血的人可以取上限。

  10月2日,美國梅奧診所心血管病專家Stephen Kopecky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指出,少吃紅肉是好事?!皬氖澜缧l(wèi)生組織到美國癌癥協(xié)會,我們的意見非常統(tǒng)一:少吃紅肉,少吃加工肉?!?/p>

39健康網(wǎng)(www.39.net)專稿,未經(jīng)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知識

增加體重=增加患癌風險
間歇性禁食或增加心臟病風險
痛風增加心臟病風險
吃西紅柿可以預防癌癥嗎?
不吃早餐更容易超重!長期不吃早餐增加4種疾病風險
心臟病風險新指標
最新研究表明:偷情增加心臟病風險
電子煙可能增加心臟病風險
14種常見感染會增加心臟病發(fā)作風險
腎結石增加兒童心臟病風險

網(wǎng)址: 紅肉想吃就吃,不增加心臟病癌癥風險?消息靠譜嗎?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4213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