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高血壓患者的運動秘籍,你知道嗎?
我國因為高血壓人數(shù)眾多,所以“如何降壓”一直是網(wǎng)友熱議的話題。如果血壓過高,肯定是需要吃降壓藥的,如果血壓不是很高,是不是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習慣來調節(jié)呢?有哪些運動可以幫助高血壓患者輔助降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高血壓患者的運動不可像普通人一樣,應該以適量的有氧運動為主,因為運動的目的就是通過平緩的運動,增加血流速度,降低血壓。那么高血壓患者運動需要什么原則?又有哪些運動適合高血壓者呢?
積極規(guī)律的運動可以降低高血壓患病風險,增強體質和健康水平。高血壓患者的運動秘籍:科學健身“三個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運動三要
要有一定強度:呼吸無過分急促為宜;
要有一定時間:保持30分鐘以上為宜;
要有一定頻次:每周3次以上為宜。
練后三好
放松好:運動后及時拉伸、放松;
吃得好:膳食合理、營養(yǎng)均衡;
睡得好:休息、睡眠要充分。
起床三不
晨脈不高:第二天起床時心跳不高于平常;
全身不痛:起床后肌肉關節(jié)沒有明顯疼痛感;
精神不差:起床后精神飽滿、頭腦清晰、無倦怠感。
高血壓患者什么時間運動較好?
早晨6∶00—10∶00和下午16∶00—18∶00是高血壓患者一天中血壓最高的兩個時間段,尤其是清晨,不建議高血壓患者進行戶外劇烈運動,比如快跑、游泳等,很有可能造成心腦血管意外的發(fā)生。
正常情況下,提倡下午16∶00左右開始運動,最佳鍛煉時間段為晚飯后1~2小時,這時血壓比較穩(wěn)定。
高血壓患者吃藥前運動好,
還是吃藥后運動好?
運動后不宜立刻服降壓藥,一般建議服藥后1小時左右進行運動為宜。
常見的運動形式有哪些?
高血壓患者應遵循適量運動、循序漸進的原則。適宜的運動方式包括有氧運動、力量練習、柔韌性練習、神經肌肉控制練習。
有氧運動:常見運動形式有快走、慢跑、騎自行車、跳廣場舞、登山、爬樓梯等。建議每周3~5天、每天累計30~6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登山、爬樓梯雖然有利于心腦血管健康,但對膝關節(jié)的影響較大,需綜合考量,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力量練習:生活中的推、拉、拽、舉等動作都是力量練習的有效方式。建議每周進行2~3次力量練習,間隔時間2天以上。
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運動方式并借助器械設備,如俯臥撐、啞鈴等,針對每一個主要肌群進行2~3組力量練習,每組力量練習以重復10~15次為宜。運動前需要熱身,防止肌肉拉傷。不推薦老年人進行力量型運動,要量力而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柔韌性練習:伸展、牽伸等動作能加大人體關節(jié)活動范圍,如壓腿、運動健身器械上的牽拉等。建議每周進行2~3次柔韌性練習。
練習時,每次拉伸達到輕微不適狀態(tài)時應保持10~30秒;每一個部位的拉伸動作可以重復2~4次,累計60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神經肌肉控制練習:包括平衡、協(xié)調、步態(tài)和本體感覺等控制技能的練習,對老年人尤為重要。例如閉眼單腳站、太極拳、舞蹈等。建議與有氧運動結合,每周2~3次,每次20~30分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哪些運動適合高血壓患者
快走:快走是最容易實現(xiàn)、最為經濟也最為有效的一種運動方式,可以直接有效地預防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癥。這種運動方式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進行,安全性比較高,對身體的副作用也小。
慢跑: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慢跑時人體的供氧量要比靜止時多八倍左右,對心臟跟血管有很大的好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還可以達到減肥以及降低血脂的效果。對于高血壓患者也有很大幫助,可以降低血壓,緩解因為高血壓帶來的頭暈失眠問題。
太極拳:太極拳運動柔和,全身肌肉放松能使血管放松,促進血壓下降;在打太極拳時用意念引導動作,思想集中,有助于消除精神緊張對人體的刺激,從而輔助血壓下降。
溫馨提示
運動前須熱身,運動后須進行整理和拉伸活動,以及遵循循序漸進、因人而宜的原則均可有效避免肌肉骨骼損傷。治療高血壓應該先從了解和重視高血壓開始,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習慣,并借助律動來降低血壓,保持身體的正常機能。
來源:銅川市耀州區(qū)孫思邈中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