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被寄生蟲感染后,腸道里發(fā)生了什么?《科學》論文揭示全新防御機制

被寄生蟲感染后,腸道里發(fā)生了什么?《科學》論文揭示全新防御機制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7月23日 00:04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一個難以置信的數(shù)據是,我們體內的細胞中,最多只有一半屬于我們自己,其余的則是腸道微生物。它們幫助我們調節(jié)多種生理功能、維持健康,但同時,也讓腸道成為危機四伏的戰(zhàn)場。從致病性細菌到病毒、真菌,再到蠕蟲等寄生蟲,種類繁多的外來病原體向人體免疫系統(tǒng)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為了應對入侵的外敵,包括我們在內的哺乳動物早已演化出了一套防御機制,其中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便是腸道中的抗菌蛋白。這類蛋白質分泌至腸道的黏液層,它們能靶向病原體的細胞壁或細胞膜,避免病原體與腸上皮細胞接觸,從而抵御病原體的入侵。

圖片

圖片來源:123RF

此前,科學家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多種抗菌蛋白。在細菌入侵時,這些蛋白質受到細菌的誘導,表達量會明顯上調。但是,當入侵的病原體換成了寄生蟲,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與細菌不同的是,寄生蟲感染會引發(fā)2型免疫應答。這時,大量抗菌蛋白的表達量明顯下降了,其中一些蛋白質甚至難以檢測。當這些蛋白質無力抵抗感染時,是什么繼續(xù)維持著機體的抗菌屏障?

在一項發(fā)表于《科學》雜志的最新研究中,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y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找到了參與這個過程的抗菌蛋白。

圖片

研究團隊首先分析了小鼠小腸上皮細胞中的蛋白質,尋找能夠被寄生蟲感染誘導的抗菌蛋白。而在細菌和寄生蟲感染時表達量均上調的蛋白質,就成了研究進一步分析的目標。

就這樣,研究團隊選中了小脯氨酸豐富蛋白2A(SPRR2A)。對于領導這項研究的Lora Hooper教授來說,這個蛋白質再熟悉不過了——早在20年前,她就注意到了SPRR2A蛋白。在尋找受細菌誘導表達上調的蛋白質時,上調倍數(shù)最高的正是SPRR2A蛋白。但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針對SPRR2A蛋白的研究出現(xiàn)。直到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同時也是通訊作者之一)胡澤汗博士作為博士后加入Hooper實驗室,針對SPRR2A蛋白的研究才重新開啟。

當寄生蠕蟲感染腸道時,腸道內的免疫應答會迅速改變,這會導致腸上皮細胞更容易受損,同時細菌也更容易入侵組織??紤]到寄生蟲與細菌感染的復雜關系,這項研究分別分析了SPRR2A蛋白在寄生蟲和細菌感染腸道時的作用機制。結果顯示,SPRR2A蛋白對兩者誘導的表達,是受兩條獨立的信號通路控制的。

研究發(fā)現(xiàn),在腸道細菌感染時,SPRR2A蛋白的表達量會通過TLR-MyD88信號通路的激活而顯著上調。SPRR2A蛋白主要表達于腸道上皮中的杯狀細胞和潘氏細胞,并分泌至黏液和腸腔中。SPRR2A蛋白可以選擇性地殺傷腸道中的革蘭氏陽性菌,從而和其他多種抗菌蛋白共同維持腸道黏膜的抗菌屏障。

而在寄生蟲感染的情況下,腸上皮細胞中眾多已知抗菌蛋白的表達顯著降低,但此時腸道黏膜抗菌屏障的功能并沒有明顯減弱。因此,應該有某些未知的抗菌蛋白彌補了腸道黏膜的抗菌功能。而SPRR2A蛋白正好可以響應寄生蟲感染所誘導的2型細胞因子(包括白介素-4和白介素-13),通過IL-4/13-STAT6 通路的激活而被誘導表達。這個過程并不依賴于上段介紹的TLR-MyD88信號通路。

當用寄生蟲感染Sprr2a基因敲除小鼠的腸道后,其腸黏膜抗菌屏障遭到嚴重破壞。這項體內實驗也證實了SPRR2A蛋白在機體腸道遭受寄生蟲感染時,所發(fā)揮的重要抗菌功能。

圖片

▲細菌和寄生蟲感染時,SPRR2A蛋白的不同作用機制(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目前就職于上海交通大學的胡澤汗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SPRR2A蛋白作為2型免疫應答中為數(shù)不多的一種抗菌蛋白,在機體遭受寄生蟲感染、許多抗菌蛋白的表達明顯下降時,能起到彌補的作用,保證機體在各種免疫應答的條件下,都能維持穩(wěn)定的抗菌屏障。”

在胡澤汗博士看來,這項研究非常重要的一點在于,它打破了以往的線性思維,同時關注了細菌與寄生蟲感染對于同一種抗菌蛋白的影響,這樣的交叉也取得了意料之外的發(fā)現(xiàn)。

那么,這項從小鼠體內取得的發(fā)現(xiàn),能為理解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提供怎樣的啟發(fā)?與小鼠不同的是,正常人體腸道內SPRR2A蛋白的表達量很低,基本上檢測不到。然而研究提出了一種猜想:由于人體中更多的SPRR家族蛋白在另一個重要屏障皮膚中表達,因此研究者推測SPRR家族蛋白可能在皮膚中起到類似的作用,并且已經開展了相關研究。

同期的評論文章評價道,這項研究開拓了全新的研究思路。以往的研究往往會將宿主的因素忽略掉,而僅僅局限于某一類感染。但這項研究告訴我們,通過分析不同微生物類型在腸道中復雜的直接和間接(通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研究者將有望找到更多未知的通路。

參考資料:

[1]Zehan Hu et al. Small proline-rich protein 2A is a gut bactericidal protein deployed during helminth infection. Science (2021).DOI: 10.1126/science.abe6723

[2] Nicola Harris and Lakshanie Wickramasinghe. A helminth-induced antimicrobial protein. Science (2021).DOI: 10.1126/science.abm3876

新冠病毒專題

癌癥突破

智慧之光

熱門前沿

免責聲明:本內容來自騰訊平臺創(chuàng)作者,不代表騰訊新聞或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

舉報

相關知識

新生兒、幼兒蠕蟲寄生蟲感染
腸道寄生蟲感染吃什么藥
兒童需要定期驅蟲嗎?一文了解兒童寄生蟲感染的4個常見問題
成年人感染寄生蟲癥狀?
球蟲寄生蟲感染爬行動物
吃生豬肉會感染什么寄生蟲
30%人類被貓感染弓形蟲,通過“精神控制”,讓被感染者更愛冒險,CRISPR基因編輯開發(fā)出預防疫苗
感染寄生蟲有什么癥狀
寄生蟲感染與變態(tài)反應
肚子里的寄生蟲怎么辦

網址: 被寄生蟲感染后,腸道里發(fā)生了什么?《科學》論文揭示全新防御機制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58869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