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會意識到自己在握物、行走等方面開始顯得無力,或許會把這些變化歸咎于衰老的自然過程。然而,真相是,這些不適可能是肌肉流失帶來的后果!肌肉不僅是力量的象征,更是身體健康的重要“儲藏罐”。無論是簡單的動作還是復雜的運動,肌肉都在背后默默支持著我們的生活。此外,研究表明,肌肉與免疫力的關(guān)系密切。肌肉組織的減少會導致免疫功能的明顯下降,影響身體抵抗感染的能力。具體來說:當肌肉減少10%時,免疫力下降,易感染;減少20%時,出現(xiàn)明顯的無力感,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跌倒的風險增加;而一旦減少達到30%,人體則會感到虛弱,甚至無法獨立坐著,傷口也難以愈合。因此,強壯的肌肉不僅是身體健康的保障,更是增強免疫應對能力的基礎(chǔ)。
在衰老的過程中,年齡的增長與缺乏運動是導致肌肉流失的主要因素??茖W研究指出,人的肌肉量在30歲時達到巔峰,之后每年流失1%至2%。到60歲時,肌肉減損的速度會加快。如果不主動進行干預,70歲時個體可能會失去30%至40%的肌肉。雖然有些人可能覺得自己中年后體重增加,但這往往是脂肪的增加而非肌肉。對于中老年人來說,肌少癥的風險不可忽視,肌力減退會影響活動能力,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那么,我們該如何保持肌肉健康呢?首先,充足的營養(yǎng)是基本保障。很多人為了減肥而減少蛋白質(zhì)的攝入,這將直接影響肌肉的質(zhì)量??茖W建議,年輕人每日應攝入1.0克蛋白質(zhì)/每千克體重,而中老年人則應提升至1.0至1.5克。在餐中適當攝入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如肉類、魚貝類、蛋類及豆類,可以有效減少肌少癥的風險。其次,適量運動是關(guān)鍵所在。年輕人應養(yǎng)成規(guī)律鍛煉的習慣,老年人亦需參與適當?shù)挠醒踹\動,如步行。每天30至60分鐘的鍛煉時間是個良好的目標;如一次性無法達成,可分多次完成,最低為每次10分鐘。
在不斷衰老的過程中,肌肉的維護不僅關(guān)乎力量和靈活性,更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免疫健康。因此,重視肌肉的保養(yǎng),等同于對自身健康的投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