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的解剖與泌乳
對于大多數(shù)的哺乳動物來說,乳房是雌性哺乳動物哺育幼體的器官;
對于人類而言,發(fā)育的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征之一;
在系統(tǒng)解剖學里,乳房屬于女性生殖系統(tǒng);
(一)乳房的位置
乳房位于胸大肌表面。通常是從第二肋骨延伸到第六肋骨的范圍,內側到胸骨旁線,外側可達腋中線。正常成年女性乳房大小從200克~ 500 克不等。正常情況下,未哺乳的女性兩側乳房不是等大的,但兩側基本對稱。外觀成年未產的女性,乳房呈半球形,緊張有彈性。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因為乳腺增生,乳房明顯增大。當哺乳停止后,乳腺萎縮,乳房變小。老年婦女的乳房,因為彈性纖維的減少,乳房松弛下垂。
(二)乳房的形態(tài)
乳房表面正中為乳頭,其表面是輸入管的開口。
乳頭由致密的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組成。平滑肌呈環(huán)行或放射狀排列,起括約作用。當有機械刺激或是神經信號來臨時,平滑肌會收縮擠壓導管,乳頭勃起挺直,乳汁能順著輸乳管,經過乳頭的小孔外流。
乳頭旁邊的色素沉著區(qū)被稱為乳暈。乳暈的大小因人不同,直徑約為15 ~ 60 毫米。乳暈區(qū)的皮膚上有汗腺,皮脂腺,乳暈腺的開口,以及少量柔細的汗毛生長。
乳暈表面的點狀隆起是深部乳暈腺開口部位。它們可分泌脂性物質,作用是潤滑和保護。乳頭和乳暈的皮膚薄弱,容易損傷。
(三)乳房的內部結構
乳房主要有皮膚、腺體、導管、脂肪組織和纖維組織等構成。
1.乳腺葉
乳房腺體由15~20個腺葉組成;每一腺葉分成若干個腺小葉;每一腺小葉又由10~100個腺泡組成;腺泡緊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圍,它的開口與小乳管相連。
2.輸乳管
許多小乳管匯集成小葉間乳管,多個小葉間乳管匯集成一根整個腺葉的乳腺導管,又名輸乳管。每個乳腺小葉內有一條輸乳管,輸乳管共15~20根,以乳頭為中心呈放射狀排列,匯集于乳暈,開口處在乳頭,稱為輸乳孔。輸乳管在乳頭處較狹窄,后膨大為壺腹,稱為輸乳管竇,能儲存乳汁。10~100個腺泡→1個腺小葉若干個→腺葉→ 15~20個乳房腺體,腺泡開口→小乳管→小葉間乳管→乳腺導管(輸乳管)→乳暈→輸乳孔→乳管竇 →乳頭 。乳腺導管開口處為復層鱗狀上皮細胞,狹窄處為移形上皮,壺腹以下各級導管為雙層柱狀上皮或單層柱狀上皮、終末導管近腺泡處是立方上皮,腺泡內襯立方上皮。乳房內的脂肪組織呈囊狀包于乳腺周圍,形成一個半球形的整體,這層囊狀的脂肪組織稱為脂肪囊。脂肪囊的厚薄可因年齡、生育等原因導致個體差異很大。脂肪組織的多少是決定乳房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3.乳房懸韌帶
牽引在皮膚、乳腺、胸肌筋膜之間,對乳房起支持作用。乳癌浸潤時,乳房懸韌帶牽拉皮膚形成“桔皮樣”改變。
(四)乳房的血液供應
乳房的血液供應來源于三個方面:
(1)從胸骨方向來的,(胸廓內動脈),約占乳房供血量的60%。
(2)從胸部外上方來的,(腋動脈,胸肩峰動脈,肩胛下動脈),約占乳房供血量的30%。
(3)從外下方來的,(肋間動脈的前支,外側支),只供應乳腺外下1/4的血液。
乳房的神經支配:乳房只接受兩種神經支配
(1)體表的感覺神經支配,主管乳房皮膚的各種主觀感覺,如溫度覺,觸覺,痛覺等。
(2)自主的交感神經支配,這種神經支配不引起人的主觀感覺,但它控制乳房內的血流情況及皮膚下的平滑肌的收縮。這些神經主要來源于第2到第7肋間神經的外側前皮支,其中以第4肋間神經的分支最為重要。如這一支神經受傷,乳頭及乳暈區(qū)域的皮膚感覺就會減退或消失。
乳房內的淋巴回流:
向內側匯集到胸廓內淋巴結,位于胸骨下。
向上匯集到鎖骨上下的淋巴結群。
向外側匯集到腋窩淋巴結群及肩胛下群。
向深部流向胸肌群。
在乳腺癌的病例中,癌細胞淋巴轉移就可延以上途徑轉移。
乳房是多種內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因此,乳房的生長發(fā)育及其各種生理功能的發(fā)揮均有賴于各種相關內分泌激素的共同作用。
如果其中的某一項或幾項激素分泌紊亂,或各種激素之間的平衡失調,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乳腺的狀況及其生理功能。
對乳腺發(fā)生直接作用的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的卵泡分泌,腎上腺和睪丸亦可分泌少量雌激素,妊娠中后期的雌激素則主要來源于胎盤的絨毛膜上皮。雌激素中生理活性最強的是雌二醇(E2 )。在青春發(fā)育期,卵巢的卵泡成熟,開始分泌大量的雌激素,雌激素可促進乳腺導管的上皮增生,乳管及小葉周圍結締組織發(fā)育,使乳管延長并分枝。雌激素對乳腺小葉的形成及乳腺成熟,不能單獨發(fā)揮作用,必須有完整的垂體功能系統(tǒng)的控制。雌激素可刺激垂體前葉合成與釋放催乳素,從而促進乳腺的發(fā)育;而大劑量的雌激素又可競爭催乳素受體,從而抑制催乳素的泌乳作用。在妊娠期,雌激素在其他激素如黃體素等的協(xié)同作用下,還可促進腺泡的發(fā)育及乳汁的生成。外源性的雌激素可使去卵巢動物的乳腺組織增生,其細胞增殖指數(shù)明顯高于正常乳腺組織。雌激素還可使乳腺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
孕激素:又稱黃體素,主要由卵巢黃體分泌,妊娠期由胎盤分泌。孕激素中最具生理活性的是孕酮,其主要作用為促進乳腺小葉及腺泡的發(fā)育,在雌激素刺激乳腺導管發(fā)育的基礎上,使乳腺得到充分發(fā)育。大劑量的孕激素抑制催乳素的泌乳作用。孕激素對乳腺發(fā)育的影響,不僅要有雌激素的協(xié)同作用,而且也必須有完整的垂體功能系統(tǒng)。實驗表明,在切除垂體的去勢大鼠,乳腺完全缺乏對孕酮的反應。孕激素可能是通過刺激垂體分泌催乳素,也可能是通過提高乳腺上皮細胞對催乳素的反應性而與其共同完成對乳腺的發(fā)育作用。
催乳素:由垂體前葉嗜酸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其主要作用為促進乳腺發(fā)育生長,發(fā)動和維持泌乳。催乳素與乳腺上皮細胞的PRL受體結合,產生一系列反應,包括刺激α-乳白蛋白的合成、尿嘧啶核苷酸轉換、乳腺細胞Na+離子的轉換及脂肪酸的合成,刺激乳腺腺泡發(fā)育和促進乳汁的生成與分泌。在青春發(fā)育期,催乳素在雌激素、孕激素及其他激素的共同作用下,能促使乳腺發(fā)育;在妊娠期可使乳腺得到充分發(fā)育,使乳腺小葉終末導管發(fā)展成為小腺泡,為哺乳作好準備。妊娠期大量的雌、孕激素抑制了催乳素的泌乳作用;分娩后,雌、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解除了對催乳素的抑制作用,同時催乳素的分泌也大量增加,乳腺開始泌乳。此后,隨著規(guī)律地哺乳的建立,嬰兒不斷地吸吮乳頭而產生反射,刺激垂體前葉分泌催乳素,從而使泌乳可維持數(shù)月至數(shù)年。催乳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腦催乳素抑制因子與催乳素釋放因子及其他激素的調節(jié)。左旋多巴及溴隱亭等藥物可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5-羥色胺及某些藥物(如利血平、氯丙嗪)等可促進催乳素的分泌;小劑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可促進垂體分泌催乳素,而大劑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則可抑制催乳素的分泌。
卵泡刺激素:由垂體前葉分泌。主要作用為刺激卵巢分泌雌激素,從而對乳腺的發(fā)育及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起間接作用。
促黃體生成素:由垂體前葉分泌。主要作用為刺激產生黃體素,從而對乳腺的發(fā)育及生理功能的調節(jié)起間接作用。
催產素:由垂體后葉分泌。在哺乳期有促進乳汁排出的作用。
雄激素:在女性由腎上腺皮質分泌而來。小量時可促進乳腺的發(fā)育;而大量時則可起抑制作用。
其他激素:如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甲狀腺素及胰島素等,這些激素對乳腺的發(fā)育及各種功能活動起間接作用。
(五)乳汁的產生
乳汁由乳腺的腺泡細胞所分泌。但乳汁的分泌需要垂體前葉分泌細胞產生的催乳素的作用,而乳汁的排出則有賴于垂體后葉神經分泌細胞產生的催產素的作用。當然,在乳汁分泌的調節(jié)過程中,還有雌激素、孕激素、生長激素、甲狀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等許多激素的共同參與。此外,乳母的營養(yǎng)物質攝入情況及乳母的情緒狀況等都會對此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胎兒娩出后,雌激素、黃體素分泌驟然減少,垂體前葉分泌的催乳素大量增加,催乳素直接作用于乳腺腺泡膜上特異性受體,通過腺苷酸環(huán)化酶與cAMP-Pk系統(tǒng),使與乳汁生成有關的酶經磷酸化而被激活,促進乳汁蛋白質的合成,包括α-乳白蛋白的合成以及乳糖及甘油三酯的合成,以保證乳汁的合成與分泌。而在分娩后,垂體后葉神經分泌細胞分泌大量催產素,它作用于乳腺導管的肌上皮細胞和乳房周圍的肌細胞,當肌上皮受到刺激時可誘發(fā)其收縮,從而將原存于腺泡中的乳汁輸送到乳腺導管出口處,并出現(xiàn)“射乳”。
催產素的不足將使已合成的乳汁在腺泡內潴留,進而壓迫乳腺腺泡上皮,抑制乳汁的合成與分泌。
乳汁分泌及排出的過程是這樣的:
腺泡上皮大部分呈頂漿分泌,即腺上皮細胞向腔內突出部分,含乳汁各種成分,分泌時一起脫離細胞,游離至腺腔內,即為乳汁,脂類多通過此種方式。部分乳汁為開口分泌方式,即分泌物由腺細胞漿內排出至腺腔內,不伴細胞脫落,蛋白質多通過此種方式。水及無機鹽多通過彌散及滲透。分娩后2~3天開始分泌乳汁,即初乳。
初乳較稀薄,水樣透明,略有粘性。初乳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及脂肪,其中,有充滿脂肪滴的巨噬細胞,稱為初乳小體,哺乳開始后即消失。以后逐漸變?yōu)槌扇椋嗜榘咨?,不透明液體,可見細微脂肪球,亦可見乳腺上皮細胞及白細胞等。由于嬰兒的吸吮,刺激了乳頭內的感覺神經末梢,從而誘發(fā)動作電位,并沿脊髓上行達下丘腦,使垂體分泌催乳素及催產素。嬰兒的反復刺激可使上述激素分泌持續(xù)發(fā)生。
因此,規(guī)律的哺乳可維持數(shù)月至數(shù)年。一旦嬰兒的吸吮停止,泌乳隨即減少或停止。在授乳的動物中,如接受雙側腎上腺切除,泌乳很快減少;再注射皮質激素,則泌乳又可恢復。同樣,甲狀腺素、生長激素、ACTH等對泌乳的發(fā)生與維持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胸腰間脊髓橫斷以后,或乳腺區(qū)的脊髓神經被切斷以后,也會使泌乳停止。大量的外源性雌性激素的攝入亦可能終止泌乳,如臨床使用大劑量的雌激素作為回乳藥可終止哺乳。
哺乳期母親的焦慮、煩惱、恐懼、不安等情緒變化,也會通過神經反射而影響乳汁的分泌與排出。乳母的營養(yǎng)狀況不良,也會使乳汁分泌減少,如有些母親因為害怕體形過胖而拒絕食用富含營養(yǎng)物質的食物,拒絕進食湯汁,甚至節(jié)食減肥,那必然會使乳汁分泌量減少甚至停止分泌乳汁。
相關知識
【科普先鋒】生命之乳:乳房的生理解剖和生命周期
剖腹產哺乳期同房
催乳師教材考試用書籍 母乳喂養(yǎng) 乳房護理 催乳按摩全圖解
乳房整形的探索與理解
剖宮產進母乳喂養(yǎng)的技巧
乳房保健ppt課件.ppt
乳房與母乳喂養(yǎng)
哺乳期性生活影響乳汁分泌嗎
哺乳期乳房護理與常見問題處理
乳房大小影響健康嗎?了解乳房大小與健康的關系
網(wǎng)址: 乳房的解剖與泌乳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1312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