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智障殘疾預防及康復知識

智障殘疾預防及康復知識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30日 23:24

  一、智障的基本知識

 ?。ㄒ唬┦裁词侵钦?/p>

  智障也稱為智力落后、智力低下、智力不足、精神發(fā)育不全、大腦發(fā)育不全等,一般心理學界稱智力落后、智力低下等;醫(yī)學界稱精神發(fā)育不全、大腦發(fā)育不全等。智障就是智力低于正常的一種表現(xiàn)。

  智障一般是指“在發(fā)育時期出現(xiàn)的一般智力功能明顯低于同齡水平,同時存在著適應性行為的障礙”。定義中說明了界定“智障”的三個方面的情況、或三個指標:

  發(fā)育時期――在18歲以前的階段,是人類發(fā)育成長的時期。

  智力功能明顯低于同齡水平――即智商低于人群均值兩個標準

  差,也即智商在70以下。

  目前智力量度仍以智力測驗為主,而智商的計算方法如下:

  智商(I.Q.)=×100

 ?。ㄗⅲ褐橇δ挲g是在智力測驗上所得到的年齡;生理年齡即實際年齡,乘以100是為了去除小數(shù)點)

  適應性行為障礙――即指個人生活和履行社會職責有明顯障礙。

  智力障礙定義演變的啟示:1983年1992年2002年

  1.1983年定義的基本含義:強調功能障礙

  定義:智障者具有智力障礙(IQ低于70或75分,并同時存在著適應行為障礙,智力障礙發(fā)生在18周歲以前)

  包括“智力”和“社會適應”

  2.1992年定義的基本內容:強調支持輔助

  定義:智障是指現(xiàn)有功能上的重大限制,其特征是顯著低于一般的智力功能,同時影響以下互為相關的至少兩個或更多的適應技能領域,如:溝通、自我照顧、居家生活、社交技能、社區(qū)使用、自我引導、健康與安全、功能學科、休閑與工作、智力障礙發(fā)生于18周歲以前。

  3.2002年定義的基本內容:強調全納(融合)教育和回歸社會主流

  定義:智障是指在智力功能和適應行為上存在顯著的限制而表現(xiàn)出的一種障礙。所謂適應行為指的是概念、社會和應用三方面的技能,智力障礙發(fā)生于18周歲以前。

  (二)智障的分類

  目前智障的分類,主要是根據(jù)智商的高低分為三種程度:

  1.輕度智障――智商在50至69、或智齡在8~12歲之間。

  2.中度智障――智商在25至49、智齡在2~7歲之間。

  3.嚴重智障――智商在25以下,或智齡在2歲以下。

  智障分類只是幫助康復工作人員了解兒童智障的情況,以便安排適合的服務,而不應成為一個永久的烙印或標記。

 ?。ㄈ┲钦系某梢?/p>

  1.先天因素:

  染色體異常:一般人都有46條染色體,包括22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若有染色體部分斷裂、易位排列、數(shù)目增多或減少等異常情況,都可能影響智力發(fā)展,例如常見的一種所謂“先天愚型(唐氏綜合征)”。

  基因異常:每個染色體都有多個基因,任何一個基因缺陷或突變都會使體內某一蛋白質或酶發(fā)生缺陷或異常,從而導致代謝異常而發(fā)病,造成腦損傷以致影響智力,如笨丙酮尿癥、克汀病。

  2.后天因素:

  妊娠期間:如服用藥物不當,情緒壓抑、內分泌異常、酗酒與吸煙、妊娠血毒癥等,會影響胎兒腦發(fā)育。

  分娩期間:如產傷窒息致大腦損傷、早產、低體重兒腦發(fā)育不全。

  產后因素:如新生兒黃疸、意外事故、中毒等,造成腦損傷,影響智力發(fā)育。

  環(huán)境因素:包括碘缺乏病等。

  3.近親結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婚配,造成智力殘疾。

  4.原因不明:難以找到確切原因。

  (四)智障的預防

  智障一經成為事實,就很難完全治愈,教育雖有效果,但也不能使智障兒童完全恢復正常,所以預防智障的產生非常重要。要做到預防,必須做好優(yōu)生、優(yōu)育、優(yōu)教。

  1.優(yōu)生:

  男女雙方做好婚前檢查和遺傳咨詢。

  做好孕婦的產前檢查,做好圍產期保健。

  孕婦應注意身體健康,不要隨意服藥和接受X線檢查。

  選擇最佳婚育年齡(女滿24周歲生育),避免高齡(35歲以上)生育。

  2.優(yōu)育:

  定期給嬰兒作健康檢查,包括體格和智力檢查。

  按時給嬰幼兒預防接種。

  加強營養(yǎng),有助于兒童身體健康發(fā)育。

  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避免頭顱外傷和中毒。

  3.優(yōu)教:

  孕婦心情愉快,給胎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胎教環(huán)境。

  家長的關注及充足的環(huán)境刺激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極為重要,使孩子從中獲得啟發(fā)、成長。

 ?。ㄎ澹┲钦蟽和男枰?/p>

  智障兒童與正常兒童一樣同樣需要愛、身體保護、智力刺激和鼓勵,甚至需要特殊的指導和教育,他們才會最大限度地發(fā)展起來,為了使智障兒童也健康地成長,應該給以慈愛,讓他學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處處“代勞”,以及給予特殊教育,有時還需給以醫(yī)藥治療?!皭邸睂χ钦蟽和亲钪匾⒆钚枰?。

  二.怎樣在家庭和社區(qū)中發(fā)現(xiàn)智障兒童

  孩子是不是智障根據(jù)病因可以在胚胎期發(fā)現(xiàn)(出生前因素造成的,如先天愚型兒),出生時發(fā)現(xiàn)(出生過程造成的,如嚴重窒息缺氧),也可以在出生后兩三歲、五六歲發(fā)現(xiàn)(如疾病后遺癥、外傷等)發(fā)現(xiàn)孩子是智障兒童的途徑很多:

 ?。ㄒ唬┖⒆映錾鷷r被醫(yī)生或護士告知。

 ?。ǘ┍挥H友對比其他同齡兒童后懷疑而告知。

  (三)被老師從孩子在班上的表現(xiàn)而告知。

 ?。ㄋ模┘议L自己觀察、體驗而察覺的,引起家庭注意的重要表現(xiàn)有:

  1.特殊面容、體態(tài):如先天愚型兒、腦癱兒、呆小病兒、腦積水兒、頭顱畸形兒等。

  2.對環(huán)境(包括人和物)淡漠,沒有積極的趨向,不與人對視,逗引時不笑等。

  3.嚴重的視、聽缺陷。

  4.動作發(fā)展遲緩:到大多數(shù)同齡兒童開始走路時,孩子還不會走。

  5.懂話遲、說話遲:到大多數(shù)同齡兒童開始說話時,孩子還不懂話,更不會說話。

  6.感情簡單、易變。

  7.尿味異常,苯丙酮尿癥兒的尿就有特殊氣味。

  (五)經醫(yī)生提示以后,家長回顧的確是曾有過智障的早期癥狀,如:

  1.吞咽或咀嚼困難,表示中樞神經系統(tǒng)有損傷。

  2.嘔吐如噴射狀,提示可能有中樞神經系統(tǒng)障礙。

  3.過于安靜,對人和物(玩具)無所求,往往被家長忽視,以為孩子是好帶的孩子,大加贊賞,殊不知正是這種對環(huán)境的冷漠,預示孩子智力有障礙。

  三、怎樣盡早確診孩子是否智障

  如果想科學地證實孩子智障的程度,在哪些方面嚴重、哪些方面輕度、以及智商是多少?這就需要進行智力篩查和智力診斷。

  (一)智力篩查

  智力篩查是對一個人的智力水平作篩選檢查,觀察他的智力是否正常,測查的結果區(qū)分為:正常、異常或可疑,不給智商分數(shù),它一般用于兩種情況:

  1.普查:保健部門為本管轄區(qū)兒童作追蹤的健康檢查(包括體格和智力),或殘疾人

  抽樣調查等;

  2.門診檢查:請醫(yī)院保健人員評估孩子的智力。

  智力篩查需要一定的工具,這就是智力篩查量表,最著名的兒童篩查量表是“丹佛發(fā)展篩選測驗表”。

  (二)智力診斷

  智力診斷是對一個人的智力水平作診斷,確定他的智力水平是哪一個等級(重度、中度、輕度、正常、優(yōu)秀、天才等),有多少智商分數(shù)。要作出智力診斷,就必須進行智力測驗。

  智力測驗就是讓兒童做一張智力測驗表的一些試題(或行為項目),觀察他的表現(xiàn),并與正常兒童做這些試題(或行為項目)的表現(xiàn)加以比較,至于程度如何,需要專門的計算公式來計算。

  智力測驗是由臨床醫(yī)生或心理學工作者完成,目前有幾種智力測驗使用很廣泛、也很有名,如:比奈智力量表,韋氏兒童智力量表

  一個完整的智力診斷,除了智商分數(shù)外,還應包括:①個人家族史;②母親孕期詳細情況;③個人患病史;④家長、老師或其他親近的人的詳細介紹,特別是關于孩子情緒、性格、不良習慣等方面的介紹;⑤在幼兒園或小學的作業(yè);⑥測驗現(xiàn)場的觀察(行為)。

  四、怎樣組織智障兒童的康復訓練

  智障兒童的康復,主要是通過專門的康復訓練、教育來進行,而且需要早期開始,進行有組織的、有目的的、環(huán)境和內容都比較豐富的教育和訓練。教育和訓練的方式有三種:

 ?。ㄒ唬┘彝シ绞剑阂约彝榛?,有社區(qū)康復員或特教教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ǘ┘w方式:在幼兒園、學?;蛏鐓^(qū)學習班由教師進行教育和訓練。

 ?。ㄈ┘彝ヅc集體相結合的方式:智障兒童在家居住,每周定期去學校、或幼兒園、或社區(qū)學習班接受集體方式的教育和訓練,其余時間以家庭方式進行教育和訓練。

  無論利用哪一種方式對智障兒童進行教育和訓練,都應當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根據(jù)實際情況制訂每個步驟的康復訓練計劃。制定和實施康復訓練計劃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可接受原則;2.實用性原則;3.趣味性原則;4.循序漸進原則;5.缺陷補償原則;進行集體方式教育時,還要貫徹集體訓練與個別訓練相結合的原則。

  對參與智障兒童康復教育和訓練的家長、社區(qū)康復人員和教師,要求做到:

  1.掌握必需的訓練教育的知識和方法;

  2.有耐心教導、循循善誘的精神;

  3.有情緒穩(wěn)定、積極而現(xiàn)實的心理狀態(tài);

  4.細心觀察,用心鉆研,不斷改進訓練和教育方法。

  五、智障康復訓練的內容與方法

 ?。ㄒ唬┲钦峡祻陀柧殐热?/p>

  ?領域一:粗大動作能力(包括翻身、坐、爬、站、步行、上下臺階、跑、伸手取

  ?領域二:精細動作能力物、捏取、擰蓋、系扣子、穿珠子、折紙13項。)

  ?領域三:感官知覺能力(包括注視物體、追視移動物體、分辨氣味、分辨氣味、分辨常見生活環(huán)境聲音、觸覺分辨6項。)

  ?領域四:認知能力(認識物體的存在、物品歸類、認識物體之間常見關系、認識顏色、認識方位、認識形狀、分辨有無、認識蔬菜水果等食品、知道天氣情況、知道因果關系、點數(shù)、認識時間、認識錢幣13項。)

  ?領域五:語言社交能力(包括知道自己的名字、服從簡單的指令、表達需求、說簡單的短句、語言交流、書寫的基本能力6項。)

  ?領域六:生活自理能力(包括拿著食物吃、用餐具吃、用餐具喝、小便自理、大便自理、脫衣服、穿衣服、穿鞋襪、刷牙、洗臉、洗手、洗腳、蓋被子、疊被理床、認識家具環(huán)境15項。)

  ?領域七:社會適應能力(包括知道自己、認識熟悉的人、認識家庭環(huán)境、知道家具安全、認識公共設施、參與集體活動、懂安全常識7項。)

 ?。ǘ┲钦峡祻陀柧毞椒?/p>

  參考:

  《早期療育課程》臺灣林麗英教授編寫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學齡前智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中國殘疾人康復工作辦公室編寫

  六、社區(qū)的責任

  社區(qū)康復工作,就是希望透過各種途徑,令社會大眾改變對智障者的歧視對排斥態(tài)度,以至接納他們,并協(xié)助他們重歸社會主流,成為社會的一份子。

  智障兒童不僅是家庭的成員,也是社會的成員,社會也有責任為智障者及其家庭提供多種服務,那么,社區(qū)有哪些責任呢?

 ?。ㄒ唬┤粘9ぷ?/p>

  1.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教育社會大眾尊重、關心智障人士。

  2.在公共場所不圍觀、不躲避、熱情幫助智障人士。

  3.體貼、理解、關心智障兒童家長,協(xié)助解決其家庭的實際困難。

 ?。ǘ┬枰_展的工作

  1.為智障兒童提供多種具體的服務,比如:由社區(qū)開辦小型智障兒童訓練班,為智障兒童提供早期康復教育,以補充正規(guī)的培智學校不足,減少家長的后顧之憂。

  2.培訓特殊教育的教師,使這些教師成為訓練家長的訓練員,指導家長如何去訓練智障兒童。

  3.為智障兒童家長提供信息和咨詢服務,使家長對孩子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對孩子的教育有更好的方法,以增強家長的信心。

  4.為18歲以上的輕、中度智障人士提供職業(yè)培訓,使他們有一技之長;并由民政部門開辦福利工廠或庇護工場,讓他們參與工作,達到部分自食其力。

  5.為重度智障人士開辦托養(yǎng)中心,以減輕家長困難,使家長能參加工作。

  6.積極推動立法,以法律形式保護智障人士受教育、參加力所能及工作的權利,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使它得到更廣泛的實施,為智障人士和其他殘疾人服務。

  智障人士的社區(qū)康復工作有賴康復機構、康復工作人員、智障人士之家庭成員以及政府各方面的協(xié)調和緊密合作與聯(lián)系,才能創(chuàng)造出美滿的成果,讓“社區(qū)康復”之花大放光彩!

相關知識

這些殘疾預防知識你知道嗎?
全國首個“殘疾預防日”:做好殘疾預防,享受健康人生
新湖職康中心開展殘疾預防與康復知識宣傳
殘疾預防核心知識(2022版) 信息縱覽
全國第八個殘疾預防日:預防疾病致殘 共享健康生活
全國殘疾預防日|預防疾病致殘,共享健康生活
什么是殘疾預防 健康科普
殘障人士康復—殘障人士健康(殘障社會工作課件).pptx
健康、殘疾康復.ppt
殘疾人心理及康復課件.ppt

網址: 智障殘疾預防及康復知識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136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