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
胎盤“大補”,究竟是補什么?
從古至今,坊間關于吃胎盤的傳言幾乎沒有斷過。什么產(chǎn)婦吃了加速恢復、老人吃了延年益壽、孩子吃了耳聰目明....還有些人換著花樣地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各種用途。
對于這個被吹的神乎其神的“大補之物”,有人稱其荒謬、有人信其效用。
大家是不是很疑惑——胎盤究竟能不能吃呢?
你對“胎盤”有多了解?
從醫(yī)學角度來說,胎盤是孕早期分化形成的一種胎兒附屬物。它形似樹根,也在胎兒生長發(fā)育的過程扮演者多重角色。
作為連接母體和胎兒的重要樞紐,胎盤不僅是母胎血液的交匯之處,還進行著多種物質交換,向無法自主呼吸、進食的小胎兒源源不斷地傳遞著氧氣和能量。
同時,它還承擔著分泌雌孕激素、HCG、HPL等眾多孕期激素的重擔,正是這些激素使得妊娠狀態(tài)得以維系。
此外,胎盤也形成了免疫和防御的屏障,能一定程度上保護胎兒免受病毒的侵害。
胎盤真有這么大營養(yǎng)嗎?
胎盤中確實有不少活性成分,包括各類激素和酶,同時因血管豐富而含有大量的鐵、鎂、鋅等微量元素。
從生物學角度來說,大多數(shù)激素和酶都屬于蛋白質,經(jīng)過高溫加工后已經(jīng)變性,基本喪失原本的生物活性,吃起來的效果甚至不如雞鴨魚肉;而就補鐵而言,動物內臟、牛肉羊肉無論從安全性還是倫理上都更站得住腳。
早在2015年,美國西北大學的學者們總結了1950年至今的10項與胎盤相關的研究,卻沒有任何證據(jù)表明食用胎盤對人體健康有益。
食用胎盤:滋補不足,危險有余
安全問題是食用胎盤最大的風險所在。
曾經(jīng)中醫(yī)里用胎盤制成的藥材“紫河車”,被認為有溫腎益精、提氣補血的功效,但在2015年,就已被有“藥物憲法”之稱的《中國藥典》除名,主要由于一系列無法控制的健康風險:
胎盤可能攜帶有害病原體
如李斯特菌、梅毒螺旋體、艾滋病毒、皰疹病毒、肝炎病毒等。這些病原體甚至在沸水中也不能被完全殺滅,一旦處理不徹底,必然存在引發(fā)血源性感染及傳染病播散的風險。
胎盤可能存在重金屬超標
胎盤中會累積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如重金屬鉻,可能會引發(fā)頭痛等癥狀,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胎盤可能是遺傳缺陷的垃圾桶
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近來發(fā)表在Nature上的研究,對來自37個胎盤的86個組織樣本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胎盤主體大多攜帶較高的基因突變,這種結構和正常的人體組織并不相同,而更加接近于“腫瘤”。
所以,食用胎盤的好處還不曾知曉,但健康風險卻真實存在。
我國法律也早已將買賣胎盤列入違法行為。
看到這里,胎盤吃不吃?補不補?相信你們一定有答案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