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大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及測試方法

大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及測試方法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12:37

   一、我國體質(zhì)健康標準的發(fā)展

   學生的身體健康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希望所在,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關系著祖國的發(fā)展。國家教育部門在不同時期先后制定出臺了《勞衛(wèi)制》《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中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小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以及《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標準的實施對于增強學生體質(zhì),促進我國學校體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2014)

(一)說明

1.為貫徹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體質(zhì)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標準。

2.本標準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在學校的具體實施,是國家對學生體質(zhì)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適用于全日制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yè)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的在校學生。

3.本標準從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能力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水平,是促進學生體質(zhì)健康發(fā)展、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煉的教育手段,是學生體質(zhì)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

4.本標準將適用對象劃分為以下組別:小學、初中、高中按每個年級為一組,其中小學為6組、初中為3組、高中為3組。大學一、二年級為一組,三、四年級為一組。

5.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組別的測試指標均為必測指標。其中,身體形態(tài)類中的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以及身體素質(zhì)類中的50米跑、坐位體前屈為各年級學生共性指標。

6.本標準的學年總分由標準分與附加分之和構成,滿分為120分。標準分由各單項指標得分與權重乘積之和組成,滿分為100分。附加分根據(jù)實測成績確定,即對成績超過100分的加分指標進行加分,滿分為20分;小學的加分指標為1分鐘跳繩,加分幅度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學的加分指標為男生引體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鐘仰臥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標加分幅度均為10分。

7.根據(jù)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90.0分及以上為優(yōu)秀,80.0~89.9分為良好,60.0~79.9分為及格,59.9分及以下為不及格。

8.每個學生每學年評定一次,記入《〈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登記卡》。特殊學制的學校,在填寫登記卡時可以按規(guī)定和需求相應地增減欄目。學生畢業(yè)時的成績和等級,按畢業(yè)當年學年總分的50%與其他學年總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進行評定。

9.學生測試成績評定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參加評優(yōu)與評獎;成績達到優(yōu)秀者,方可獲體育獎學分。測試成績評定不及格者,在本學年度準予補測一次,補測仍不及格,則學年成績評定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職業(yè)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畢業(yè)時,《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yè)或肄業(yè)處理。

10.學生因病或殘疾可向學校提交暫緩或免予執(zhí)行《標準》的申請,經(jīng)醫(yī)療單位證明,體育教學部門核準,可暫緩或免予執(zhí)行《標準》,并填寫《免予執(zhí)行<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申請表》,存入學生檔案。確實喪失運動能力、被免予執(zhí)行《標準》的殘疾學生,仍可參加評優(yōu)與評獎,畢業(yè)時《標準》成績需注明免測。

11.各學校每學年開展覆蓋本校各年級學生的《標準》測試工作,《標準》測試數(shù)據(jù)經(jīng)當?shù)亟逃姓块T按要求審核后,通過“中國學生體質(zhì)健康網(wǎng)”上傳至“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數(shù)據(jù)管理系統(tǒng)”。測試和數(shù)據(jù)上傳時間由教育行政部門確定。

12.本標準由教育部負責解釋。

(二)《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單項指標與權重(大學組)

測試對象

單項指標

權重(%)

大學一年級至大學四年級

體重指數(shù)(BMI)

15

肺活量

15

大學一年級至大學四年級

50米跑

20

坐位體前屈

10

立定跳遠

10

引體向上(男)/1分鐘仰臥起坐(女)

10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20

注: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千克)/身高2(米2)。

三、《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測試的操作方法

在實施《標準》的過程中,掌握各項目正確的測試方法是所有體育教師和測評人員迫切需要了解的內(nèi)容。測試工作必然和所使用的測試儀器有一定的關系,現(xiàn)在測試器材多種多樣,有全手工操作的,也有電子儀器。手工操作與電子儀器的操作流程不完全相同。如使用帶有IC卡*的測試儀器就可以減少測試人員的記錄和計算工作。但無論使用何種儀器,對測試人員的基本的操作要求是一致的,本章對《標準》中各個項目基本的測試方法及其操作要求進行介紹。對于不同的測試器材,可參考相應測試器材的說明書。

(一)身高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身高,與體重測試相配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度,評價學生生長發(fā)育的水平及營養(yǎng)狀況。

2.場地器材

身高測量計。使用前應校對0點,以鋼尺測量基準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紅色刻線的高度是否為10.0厘米,誤差不得大于0.1厘米。同時應檢查立柱是否垂直,連接處是否緊密,有無晃動,零件有無松脫等情況并及時加以糾正。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赤足,立正姿勢站在身高計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攏,足尖分開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區(qū)與立柱相接觸,軀干自然挺直,頭部正直,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右側,將水平壓板輕輕沿立柱下滑,輕壓于受試者頭頂。測試人員讀數(shù)時雙眼應與壓板水平面等高進行讀數(shù),記錄員復述后進行記錄。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測試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

4.注意事項

(1)身高計應選擇平坦靠墻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應面向光源。

(2)嚴格掌握“三點靠立柱”、“兩點呈水平”的測量姿勢要求,測試人員讀數(shù)時兩眼一定與壓板等高,兩眼高于壓板時要下蹲,低于壓板時應墊高。

(3)水平壓板與頭部接觸時,松緊要適度,頭發(fā)蓬松者要壓實,頭頂?shù)陌l(fā)辮、發(fā)結要放開,飾物要取下。

(4)讀數(shù)完畢,立即將水平壓板輕輕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壞。

(5)測量身高前,受試者應避免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二)體重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體重,與身高測試相配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度,評價學生生長發(fā)育的水平及營養(yǎng)狀況。

2.場地器材

杠桿秤或電子體重計。使用前需檢驗其準確度和靈敏度。準確度要求誤差不超過0.1%,即每百千克誤差小于0.1千克。檢驗方法是:以備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標準砝碼(或用等重標定重物代替)分別進行稱量,檢查指標讀數(shù)與標準砝碼誤差是否在允許范圍。靈敏度的檢驗方法是:置100克重砝碼,觀察刻度尺變化,如果刻度抬高了3毫米或游標向遠移動0.1千克而刻度尺維持水平位時,則達到要求。

3.測試方法

測試時,杠桿秤應放在平坦地面上,調(diào)整0點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試者赤足,男性受試者身著短褲;女性受試者身著短褲、短袖衫,站在秤臺中央。測試人員放置適當砝碼并移動游標至刻度尺平衡。讀數(shù)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記錄員復誦后將讀數(shù)記錄。測試誤差不超過0.1千克。

4.注意事項

(1)測量體重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

(2)受試者站在秤臺中央,上下杠桿秤動作要輕。

(3)每次使用杠桿秤時均需校正。測試人員每次讀數(shù)前都應校對砝碼標重以避免差錯。

(三)肺活量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肺通氣功能。

2.場地器材

電子肺活量計。

3.測試方法

房間通風良好;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則每換測試對象需消毒一次,每測一人時將口嘴下倒出唾液并注意消毒后必須使其干燥)。肺活量計主機放置平穩(wěn)桌面上,檢查電源線及接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鍵液晶屏顯示“0”即表示機器進入工作狀態(tài),預熱5分鐘后測試為佳。

首先告知受試者不必緊張,并且要盡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氣效果最好。令被測試者面對儀器站立、手持吹氣口嘴,面對肺活量計站立試吹1至2次,首先看儀表有無反應,還要試口嘴或鼻處是否漏氣,調(diào)整口嘴和用鼻夾(或自己捏鼻孔);學會深吸氣(避免聳肩提氣,應該象聞花式的慢吸氣)。受試者進行一兩次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動作后,更深得吸一口氣,屏住氣向口嘴處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為止,防止此時從口嘴處吸氣,測試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氣。吹氣完畢后,液晶屏上最終顯示的數(shù)字即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試者測三次,每次間隔15秒,記錄三次數(shù)值,選取最大值作為測試結果。以毫升為單位,不保留小數(shù)。

4.注意事項

(1)電子肺活量計的計量部位的通暢和干燥是儀器準確的關鍵,吹氣筒的導管必須在上方,以免口水或雜物堵住氣道。

(2)每測試10人及測試完畢后用干棉球及時清理和擦干氣筒內(nèi)部。嚴禁用水、酒精等任何液體沖洗氣筒內(nèi)部。

(3)導氣管存放時不能彎折。

(4)定期校對儀器。

(四)50米跑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速度、靈敏素質(zhì)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靈活性的發(fā)展水平。

2.場地器材

50米直線跑道若干條,地面平坦,地質(zhì)不限,跑道線要清楚。發(fā)令旗一面,口哨一個,秒表若干塊(一道一表)。秒表使用前,應用標準秒表校正,每分鐘誤差不得超過0.2秒。標準秒表選定,以北京時間為準,每小時誤差不超過0.3秒。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測試。站立起跑,受試者聽到“跑”的口令后開始起跑。發(fā)令員在發(fā)出口令同時要擺動發(fā)令旗。計時員視旗動開表計時,受試者軀干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停表。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小數(shù)點后第二位數(shù)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如10.11秒讀成10.2秒記錄之。

4.注意事項

(1)受試者測試最好穿運動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但不得穿釘鞋、皮鞋、塑料涼鞋。

(2)發(fā)現(xiàn)有搶跑者,要當即召回重跑。

(3)如遇風時一律順風跑。

(五)800米或1000米跑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耐力素質(zhì)的發(fā)展水平,特別是心血管呼吸系統(tǒng)的機能及肌肉耐力。

2.場地器材

400米、300米、200米田徑場跑道,地質(zhì)不限。也可使用其他不規(guī)則場地,但必須丈量準確,地面平坦。秒表若干塊,使用前需要校正,要求同50米跑測試。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進行測試,站立式起跑。當聽到“跑”的口令后開始起跑。計時員看到旗動開表計時,當受試者的軀干部到達終點線垂直面時停表。以分、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不計小數(shù)。

4.注意事項

(1)測試人員應向受試者報告剩余往返圈數(shù),以免跑錯距離。

(2)測試人員應告知受試者在跑完后應繼續(xù)緩慢走動,不要立刻停下,以免發(fā)生意外。

(3)受試者不得穿皮鞋、塑料涼鞋、釘鞋參加測試。

(4)對分、秒進行換算時要細心,防止差錯。

(六)立定跳遠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下肢爆發(fā)力及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的發(fā)展水平。

2.場地器材

沙坑、丈量尺。沙面應與地面平齊,如無沙坑,可在土質(zhì)松軟的平地上進行。起跳線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厘米。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3.測試方法

受試者兩腳自然分開站立,站在起跳線后,腳尖不得踩線(最好用線繩做起跳線)。兩腳原地同時起跳,不得有墊步或連跳動作。丈量起跳線后緣至最近著地點后垂直距離。每人試跳三次,記錄其中成績最好一次。以厘米為單位,不計小數(shù)。

4.注意事項

(1)發(fā)現(xiàn)犯規(guī)時,此次成績無效。三次試跳均無成績者,應允許再跳,直至取得成績?yōu)橹埂?/p>

(2)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釘鞋、皮鞋、塑料涼鞋參加測試。

(七)引體向上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上肢肌肉力量的發(fā)展水平。

2.場地器材

高單杠或高橫杠,杠粗以手能握住為準。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跳起雙手正握杠,兩手與肩同寬成直臂懸垂。靜止后,兩臂同時用力引體(身體不能有附加動作),上拉到下頜超過橫杠上緣為完成一次。記錄引體次數(shù)。

4.注意事項

(1)受試者應雙手正握單杠,待身體靜止后開始測試。

(2)引體向上時,身體不得做大的擺動,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動作撐起。

(3)兩次引體向上的間隔時間超過10秒停止測試。

(八)坐位體前屈

1.測試目的

測量學生在靜止狀態(tài)下的軀干、腰、髖等關節(jié)可能達到的活動幅度,主要反映這些部位的關節(jié)、韌帶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及學生身體柔韌素質(zhì)的發(fā)展水平。

2.場地器材

坐位體前屈測試計。

3、測試方法

受試者兩腿伸直,兩腳平蹬測試縱板坐在平地上,兩腳分開約10~15厘米,上體前屈,兩臂伸直前,用兩手中指尖逐漸向前推動游標,直到不能前推為止。測試計的腳蹬縱板內(nèi)沿平面為0點,向內(nèi)為負值,向前為正值。記錄以厘米為單位,保留一位小數(shù)。測試兩次,取最好成績。

4、注意事項

(1)身體前屈,兩臂向前推游標時兩腿不能彎曲。

(2)受試者應勻速向前推動游標,不得突然發(fā)力。

(九)仰臥起坐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腹肌耐力。

2.場地器材

墊子若干塊(或代用品)、鋪放平坦。

3.測試方法

受試者仰臥于墊上,兩腿稍分開,屈膝呈90度角左右,兩手指交叉貼于腦后。另一同伴壓住其踝關節(jié),以固定下肢。受試者坐起時兩肘觸及或超過雙膝為完成一次。仰臥時兩肩胛必須觸墊。測試人員發(fā)出“開始”口令的同時開表計時,記錄1分鐘內(nèi)完成次數(shù)。1分鐘到時,受試者雖已坐起但肘關節(jié)未達到雙膝者不計該次數(shù),精確到個位。

4.注意事項

(1)如發(fā)現(xiàn)受試者借用肘部撐墊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時,該次不計數(shù)。

(2)測試過程中,觀測人員應向受試者報數(shù)。

(3)受試者雙腳必須放于墊上。

四、鍛煉方法

1.身高標準體重

項目評價:身高是反映人體骨骼生長發(fā)育和人體縱向高度的主要形態(tài)指標。體重是反映人體橫向生長和重量的指標。身高標準體重是將身高和體重綜合起來,測試值以每厘米身高的體重分布,直接查表就可以判斷學生體形的勻稱度,體重是否超重,超了多少千克;是否體重過輕或營養(yǎng)不良,輕了多少千克。該指標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身體形態(tài)觀具有非常直觀的教育作用。

2.肺活量

(1)項目評價: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時間的情況下,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最大力量所呼出的氣體量。肺活量是反映人體生長發(fā)育水平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肺活量的大小與身高、體重、胸圍的關系密切。

(2)鍛煉方法:經(jīng)常運動的人比一般人的肺活量要大,呼吸次數(shù)、呼吸深度、肺活量和肺通氣量這四個指標都會出現(xiàn)良好的變化。長跑、游泳、健美操、跳繩、跑樓梯、上下臺階、長距離競走、籃球和足球等項目的鍛煉都是提高人體肺活量的有效方法。

3.50米跑

(1)項目評價:50米跑是國際上通用的測試項目,通過較短距離的高強度跑測試速度素質(zhì)。

速度素質(zhì)可以反映人體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機能狀態(tài)和神經(jīng)與肌肉的調(diào)節(jié)機能,也可以綜合地反映人體的爆發(fā)力、靈敏、反應、柔韌等素質(zhì)。

(2)鍛煉方法:

①小步跑:體會前腳掌快速扒地的動作和上下肢的放松協(xié)調(diào)配合。

 高抬腿跑:提高大腿高抬的幅度,增強腿部力量和動作頻率。

 后蹬跑:體會、糾正后蹬用力不充分和“坐著跑”等缺點,增強腿部力量。

②小步跑轉入加速跑,約50~60米。

 高抬腿跑轉入快速跑,約50~60米。

 后蹬腿跑轉入快速跑,約50~60米。

③頂風跑、順風跑、上坡跑、下坡跑。

④30米、50米計時跑。

⑤重復跑60~80米:以中等速度反復練習。

 另外,還可采用負重練習,以增強腿部力量。方法參照立定跳遠項目的鍛煉方法。

4.1000米跑、800米跑 

(1)項目評價: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項目既測試有氧耐力,也測試無氧耐力的水平。由于耐力是衡量人的體質(zhì)健康狀況和勞動工作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是從事各項運動必不可少的一種運動素質(zhì),因此測試耐力水平對于評價學生體質(zhì)健康狀況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長跑測驗既可以反映肌肉耐力,又可以反映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機能水平,測試方法簡單易行,有其他測驗項目不可替代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標準》把長跑測試作為一種手段,用以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自己的耐力和心肺功能,主動積極地參加長跑等體育鍛煉,發(fā)展體能,增強耐力,提高體質(zhì)健康水平。

(2)鍛煉方法

①勻速跑800~1500米:整個全程都以均勻的速度跑。

②中速跑500~1000米:要跑得輕松自然,動作協(xié)調(diào),放開步子跑。

③重復跑:反復跑幾個段落如200米、400米或800米等 ,中間休息時間較長。跑的距離、重復次數(shù)、快慢強度都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而定,發(fā)展速度耐力。

④加速跑40~60米:反復跑,中間有較短時間的間歇。

⑤變速跑1500~2500米:要求快跑與慢跑結合,如采用100米慢跑、100米快跑或100米慢跑、200米快跑等方法交替進行,發(fā)展速度耐力。

⑥越野跑:利用自然地形條件練習,如在公路、田野或山坡上下坡跑 練習,可以發(fā)展耐力、靈敏、彈跳等素質(zhì)。

⑦跑臺階、跑樓梯練習。

⑧籃球、足球等項目的比賽。

5.立定跳遠

(1)項目評價:立定跳遠是發(fā)展下肢肌肉力量、腰腹力量、協(xié)調(diào)性及跳躍能力的指標之一,是測試爆發(fā)力的項目,爆發(fā)力要求在最短時間內(nèi)發(fā)揮最大的力量。爆發(fā)力的大小不僅取決于力量,而且取決于力量和速度的結合。它在人們?nèi)粘I睢趧又杏兄匾囊饬x和作用。

(2)鍛煉方法:采用快速力量的各種跳躍練習以及負重練習,能夠有效地發(fā)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肌肉速度,提高彈跳能力。

①深蹲跳:全蹲下去,雙腳同時用力向上跳起,連續(xù)做。

②單腳跳:用左腳連續(xù)向上或向前跳一定的次數(shù),再換右腳做連續(xù)跳。

③多級跨步跳:連續(xù)以最少的步數(shù),跨出最遠的距離。

④多級蛙跳:屈膝半蹲,上體稍前傾,雙腳同時用力蹬地,充分伸直髖、膝、踝三關節(jié),同時兩臂迅速上擺。身體向前躍出,雙腿屈膝落地緩沖后再接著向前跳。

⑤跳臺階:原地雙腳起跳,躍上臺階或其他物體,然后再跳下,反復進行。

⑥跳繩:各種方式、方法的跳繩練習。

⑦身體負重肩負杠鈴或沙包、腰和腿綁沙袋、身穿沙衣等 做各種跳躍練習。

6.引體向上

   (1)項目評價:引體向上主要反映上肢肌肉相對力量和耐力的發(fā)展水平。

   (2)鍛煉方法

   ①斜身引體向上10-20次,做4-5組。

   ②屈臂懸垂:兩手反握杠與肩同寬在助力下屈臂,使下顎超過橫杠成屈臂懸垂。練習時間20-50秒,做2-3組。

   ③引體向上5-15次,做2-3組。

7.坐位體前屈

(1)項目評價:坐位體前屈是用于反映人體柔韌性的測試項目。柔韌性是指人體完成動作時,關節(jié)、肌肉、肌腱和韌帶的伸展能力。一個人的韌性程度越好,表示其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越大,關節(jié)靈活性越強。

柔韌素質(zhì)與健康的關系極為密切,柔韌性的提高,對增強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更好地發(fā)揮力量、速度等素質(zhì),提高技能和技術,防止運動創(chuàng)傷等都有積極的作用。

(2)鍛煉方法

①正壓腿:一腿直立,另一腿舉起放于高度適當?shù)母呶锷希眢w正對高腿,上體向前盡量用胸部貼腿,雙膝不得彎屈,復原姿勢后連續(xù)再做。

②側壓腿:一腿直立,另一腿舉起放于高度適當?shù)母呶锷?,身體側對高腿,上體盡量側屈,用頭的一側貼腿。不要前傾或后仰,復原姿勢后連續(xù)再做。

③正踢腿:直立,兩臂平舉,左腳向前邁出一小步,右腿繃腳面伸直,急速有力地向上踢腿,落下時要有控制。兩腿交替練習。

④并腿體前屈:兩腿并立,上體前屈,兩手觸地,上體與腿盡量貼近,復原姿勢后連續(xù)再做。

⑤兩腿左右開立 大于肩寬 ,上體前屈,臀部自然后移,雙膝伸直,兩手先向左腿外側摸地面,復原姿勢后再向右腿外側摸地面,連續(xù)做。

⑥雙腿伸直坐于墊上或床上,上體前屈,兩臂向前伸,盡力用雙手觸腳尖,膝關節(jié)不得彎屈,復原姿勢后連續(xù)再做。

8.仰臥起坐 

(1)項目評價:仰臥起坐是測試腹肌力量和耐力的一個項目。測試方法簡單易行,多年來在學校體育的鍛煉和測驗中一直受到重視。尤其是女生的腰腹肌力量對她們將來在生育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鍛煉方法

①墊上練習

直腿仰臥起坐:仰臥于墊上,雙腿并攏伸直,兩臂上舉。上腹用力,使上體坐起,兩臂前伸用手觸腳。然后復原姿勢連續(xù)做。

仰臥團身:兩手上舉仰臥于墊上,雙腿并攏屈膝 大小腿成90° 。收腹起上身,同時雙膝往上提,臀部隨之離地,兩臂抱腿,頭盡量碰膝,僅腰部貼地。復原姿勢后再連續(xù)做。

仰臥起坐:兩手抱頭仰臥于墊上,雙腿屈膝 大于90° 。左膝往上提,同時收腹夾肘起上身,盡力用右肘碰左膝。復原姿勢后,再右膝往上提,同時收腹夾肘起上身,盡力用左肘碰右膝。連續(xù)做。

仰臥舉腿:直體仰臥于墊上,用兩手抓住墊子。連續(xù)做向上直腿舉腿動作。

②墊上負重和其他器械練習

斜板仰臥起坐:兩臂上舉,仰臥在稍有高度的斜板上,腳朝上,頭朝下,將雙腳固定。當上身起坐時,兩手盡量往腳尖伸去。復原姿勢,再連續(xù)做。

支撐舉腿:兩臂伸直,支撐在雙杠或其他物體上,身體保持正直,雙腿并攏后,快速收腹舉腿,使大腿與上體成90°,保持幾秒鐘后,復原姿勢再做。

懸垂舉腿:雙手正握單杠或肋木(背向肋木)呈懸垂。雙腿伸直最大限度地向上舉起。放下還原再做。

仰臥雙腿舉重物:仰臥于墊上,雙手抓住固定物體。雙腳夾重物或踝關節(jié)綁沙袋向上舉起后放下。連續(xù)做數(shù)次或數(shù)十次。

負重仰臥起坐:仰臥于墊上,雙腿伸直,雙手在頭后持重物。腹肌迅速收縮,使上體坐起并前屈,然后再慢慢躺倒還原。反復練習。

五、《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評分表(大學組)

BMI指數(shù) 單位:千克2

等級

單項得分

大學男生

大學女生

正常

100

17.9~23.9

17.2~23.9

低體重

80

≤17.8

≤17.1

超重

24.0~27.9

24.0~27.9

肥胖

60

≥28.0

≥28.0

注: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千克)/身高2(米2)。

肺活量(單位:毫升)

等級

單項得分

大學男生

大學女生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優(yōu)秀

100

5040

5140

3400

3450

95

4920

5020

3350

3400

90

4800

4900

3300

3350

良好

85

4550

4650

3150

3200

80

4300

4400

3000

3050

及格

78

4180

4280

2900

2950

76

4060

4160

2800

2850

74

3940

4040

2700

2750

72

3820

3920

2600

2650

70

3700

3800

2500

2550

68

3580

3680

2400

2450

66

3460

3560

2300

2350

64

3340

3440

2200

2250

62

3220

3320

2100

2150

60

3100

3200

2000

2050

不及格

50

2940

3030

1960

2010

40

2780

2860

1920

1970

30

2620

2690

1880

1930

20

2460

2520

1840

1890

10

2300

2350

1800

1850

50米跑(單位:秒)

等級

單項得分

大學男生

大學女生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優(yōu)秀

100

6.7

6.6

7.5

7.4

95

6.8

6.7

7.6

7.5

90

6.9

6.8

7.7

7.6

良好

85

7.0

6.9

8.0

7.9

80

7.1

7.0

8.3

8.2

及格

78

7.3

7.2

8.5

8.4

76

7.5

7.4

8.7

8.6

74

7.7

7.6

8.9

8.8

72

7.9

7.8

9.1

9.0

70

8.1

8.0

9.3

9.2

68

8.3

8.2

9.5

9.4

66

8.5

8.4

9.7

9.6

64

8.7

8.6

9.9

9.8

62

8.9

8.8

10.1

10.0

60

9.1

9.0

10.3

10.2

不及格

50

9.3

9.2

10.5

10.4

40

9.5

9.4

10.7

10.6

30

9.7

9.6

10.9

10.8

20

9.9

9.8

11.1

11.0

10

10.1

10.0

11.3

11.2

坐位體前屈單項評分表(單位:厘米)

等級

單項得分

大學男生

大學女生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優(yōu)秀

100

24.9

25.1

25.8

26.3

95

23.1

23.3

24.0

24.4

90

21.3

21.5

22.2

22.4

良好

85

19.5

19.9

20.6

21.0

80

17.7

18.2

19.0

19.5

及格

78

16.3

16.8

17.7

18.2

76

14.9

15.4

16.4

16.9

74

13.5

14.0

15.1

15.6

72

12.1

12.6

13.8

14.3

70

10.7

11.2

12.5

13.0

68

9.3

9.8

11.2

11.7

66

7.9

8.4

9.9

10.4

64

6.5

7.0

8.6

9.1

62

5.1

5.6

7.3

7.8

60

3.7

4.2

6.0

6.5

不及格

50

2.7

3.2

5.2

5.7

40

1.7

2.2

4.4

4.9

30

0.7

1.2

3.6

4.1

20

-0.3

0.2

2.8

3.3

10

-1.3

-0.8

2.0

2.5

立定跳遠單項評分表(單位:厘米)

等級

單項得分

大學男生

大學女生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優(yōu)秀

100

273

275

207

208

95

268

270

201

202

90

263

265

195

196

良好

85

256

258

188

189

80

248

250

181

182

及格

78

244

246

178

179

76

240

242

175

176

74

236

238

172

173

72

232

234

169

170

70

228

230

166

167

68

224

226

163

164

66

220

222

160

161

64

216

218

157

158

62

212

214

154

155

60

208

210

151

152

不及格

50

203

205

146

147

40

198

200

141

142

30

193

195

136

137

20

188

190

131

132

10

183

185

126

127

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單位:次)

等級

單項得分

大學男生(引體向上)

大學女生(仰臥起坐)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優(yōu)秀

100

19

20

56

57

95

18

19

54

55

90

17

18

52

53

良好

85

16

17

49

50

80

15

16

46

47

及格

78

44

45

76

14

15

42

43

74

40

41

72

13

14

38

39

70

36

37

68

12

13

34

35

66

32

33

64

11

12

30

31

62

28

29

60

10

11

26

27

不及格

50

9

10

24

25

40

8

9

22

23

30

7

8

20

21

20

6

7

18

19

10

5

6

16

17

耐力跑單項評分表(單位:分·秒)

等級

單項得分

大學男生(1000米)

大學女生(800米)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大一、大二

大三、大四

優(yōu)秀

100

3'17

3'15

3'18

3'16

95

3'22

3'20

3'24

3'22

90

3'27

3'25

3'30

3'28

良好

85

3'34

3'32

3'37

3'35

80

3'42

3'40

3'44

3'42

及格

78

3'47

3'45

3'49

3'47

76

3'52

3'50

3'54

3'52

74

3'57

3'55

3'59

3'57

72

4'02

4'00

4'04

4'02

70

4'07

4'05

4'09

4'07

68

4'12

4'10

4'14

4'12

66

4'17

4'15

4'19

4'17

64

4'22

4'20

4'24

4'22

62

4'27

4'25

4'29

4'27

60

4'32

4'30

4'34

4'32

不及格

50

4'52

4'50

4'44

4'42

40

5'12

5'10

4'54

4'52

30

5'32

5'30

5'04

5'02

20

5'52

5'50

5'14

5'12

10

6'12

6'10

5'24

5'22

加分指標評分表

加分

引體向上(男)

仰臥起坐(女)

1000米(男)

800米(女)

10

10

13

-35

-50

9

9

12

-32

-45

8

8

11

-29

-40

7

7

10

-26

-35

6

6

9

-23

-30

5

5

8

-20

-25

4

4

7

-16

-20

3

3

6

-12

-15

2

2

4

-8

-10

1

1

2

-4

-5

相關知識

2024年《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測試(校測)通知
《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測試(大學生)評分標準
關于2024年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測試補測工作的通知
《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
我校順利完成2024年《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復核測試工作
體質(zhì)健康測試評分標準
學生體質(zhì)健康測試的意義與評價要求
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
我校順利完成2024年《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測試抽查復核工作
關于印發(fā)《嶺南師范學院學生體質(zhì)健康測試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網(wǎng)址: 大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及測試方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8479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