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新生兒的哭鬧
2024-12-01懷孕管家
啼哭是不具備語言表達能力的新生寶寶表達感情、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的重要方式,是一種本能反應。要注意觀察,因為不同的哭聲表示不同的需求和反應。
健康寶寶的多種哭聲:
1、運動的哭聲
新生寶寶睡醒時常伴有節(jié)奏性的哭聲,聲音洪亮,音調(diào)柔和,不嘶不啞,持續(xù)時間較短。同時臉色紅潤,呼吸正常。這是寶寶運動的一種方式,有利于寶寶肺的舒張和呼吸肌的鍛煉
2、覓食的哭聲
餓了的時候,啼哭的聲調(diào)與運動時的相近,但比較急,節(jié)奏緊密。這時候如果母親用奶頭或手指觸及新生寶寶的嘴角,他就會立即停止啼哭轉(zhuǎn)向奶頭或手指側,口唇做吮吸動作
3、反抗性的哭聲
對于新生寶寶來說,如尿布浸濕、衣著過緊、感覺冷熱、銳物刺痛以及昆蟲叮咬而感到不舒服時,會發(fā)出哭聲。開始時一般不劇烈,以間歌性的“咿咿呀呀”,哭哭停停來表示“抗議”。如果沒有引起別人注意,來幫助解決“問題”,那么哭聲會逐漸變大,變?yōu)檫B續(xù)性。
以上新生兒的幾種哭聲都不屬于病態(tài)。通常哭聲響亮而柔和,有節(jié)奏,時哭時停,只要及時滿足他們的"需要”,哭聲即可停止,并安靜入睡。
從哭聲看寶寶是否生病
新生兒會在身體某處疼痛或不舒服時啼哭,這種哭聲常常突然開始,聲音大、節(jié)奏快,難以用吃奶、換尿布等方式來讓他們停止哭鬧。這時候,父母就要注意觀察寶寶是不是生病了,以下是幾種新生兒的疾病性哭聲。
哭聲免疫不可取
新生寶寶一旦哭鬧起來,新爸媽往往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多數(shù)老人會在孩子哭鬧時第一時間抱起來,連拍帶搖地哄寶寶;也有的年輕父母擔心孩子養(yǎng)成抱的習慣,對寶寶的啼哭置之不理。
這些做法都是不合適的。一哭就抱,會讓寶寶產(chǎn)生依賴性從而更容易啼哭;而不及時回應寶寶的啼哭,會加重寶寶的不安和恐懼感,對健康成長不利。
新爸媽應細心觀察寶寶啼哭的差異,正確判斷原因,及時做好相應處理。如果是身體不舒服,就抱抱寶寶,了解不適的原因;如果是想要爸媽的關愛,可以拍拍寶寶,或用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當然也可以抱。但是如果完全是用抱的,就容易構成新生兒反射性的啼哭。
與你的新生寶寶建立親子依戀
親子關系的建立,有利于寶寶身心成長和長大后的社會情感發(fā)育,使他能充滿愛心和信任地對待別人。如果在這一階段建立親子依戀關系被忽略,頻繁地更換監(jiān)護人、保姆,有可能影響他的社會情感發(fā)育,使其情感冷漠,性格孤僻,對外部事物和人缺乏信任。
建議媽媽在哺育寶寶的過程中,接受以下有利于親子關系建立的建議。
1、盡可能地采用母乳喂養(yǎng)。母乳不僅是寶寶發(fā)育過程中最好的“糧食”,寶寶還可以在哺乳的過程中,像在媽媽的子宮里一樣感受到溫馨的母愛。
2、盡可能地回應寶寶的情感需求。寶寶的每一聲呼喚都期待能得到爸爸媽媽的回應,他會備感興奮。
3、許多新爸爸認為養(yǎng)育寶寶的主要責任由媽媽承擔,自己只在旁輔助就可以了,這樣的想法會讓新爸爸忽略對寶寶的關愛。
事實上,不管是新爸爸還是新媽媽,和寶寶互動效果是一樣的。
大人的不良情緒會影響寶寶
媽媽與寶寶的情緒是可以互相感染的,當媽媽緊張、不安及不耐煩時,寶寶也可以感受到并因此大哭。所以,當寶寶哭鬧時,媽媽應該保持良好心態(tài),積極回應,才能安撫哭鬧的寶寶,如果媽媽此時情緒不佳,則寶寶的哭鬧只會增加而不會減少。
爸爸的不良情緒同樣會影響新生寶寶,導致他過分哭鬧。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爸爸情緒不好,其寶寶過分哭鬧的概率要比爸爸情緒好的寶寶高2倍。過分哭闊是導致新生兒疝氣的原因之一。
這一研究證明爸爸的良好情緒對寶寶快樂成長同樣重要。因此,新手父母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免壞情緒影響寶寶。
參考來源:《坐月子新生兒護理一本搞定》 王琪編著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