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每日一穴】神闕穴: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源

【每日一穴】神闕穴: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源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2日 11:21

神闕穴


穴位簡介

神闕穴是人體的又一個要穴,我們傳統(tǒng)養(yǎng)生導引養(yǎng)生,不僅很多功法都充分考慮到了此穴的功用,而且在做收式時,很多情況下都要雙手掌心重疊敷于肚臍,可見此處的重要性。

我們說“神”是心靈的生命力,“闕”是君主所在城池的大門,所以神闕又有“命蒂”之稱,你看瓜蒂,連著瓜秧和瓜果,沒有了它還有瓜吃嗎?我們都知道,小孩兒在沒出生的時候就是靠著臍帶從母體里吸收營養(yǎng)的。多么相似啊,這樣就能理解為什么神闕是我們身體的一大要穴了。首先臍是胎兒從母體吸收營養(yǎng)的途徑,所以向內連著人身的真氣真陽,能大補陽氣;另外,它有任、帶、沖三脈通過,聯(lián)系五臟六腑,所以如果各部氣血陰陽發(fā)生異常變化,可以借刺激神闕穴來調整全身,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的狀態(tài)。中醫(yī)認為臍腹屬脾,所以本穴能治療脾陽不振引起的消化不良,全身性的陽氣不足,包括四肢發(fā)涼怕冷、男科婦科等多種生殖系統(tǒng)疾病。(醫(yī)學教育網)

傳統(tǒng)導引養(yǎng)生認為,此處為人的另一處先天氣場(前述文章介紹過命門為先天氣場),有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之功用。相關閱讀:命門穴 | 養(yǎng)生第一穴

生理位置

神闕在肚臍正中,就是我們說的肚臍眼兒。

神闕(shén què),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百度百科)

日常保健

老一輩人都很重視對肚臍的保護,一方面注意護住孩子的肚臍,另一方面注意自身的保養(yǎng)。


而隨著西方文化的無孔不入,特別是服飾的大膽引進和創(chuàng)新,露臍裝已經司空見慣了。我們認為,道德是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露臍裝倒不至于“有傷風化”。

我們認為,要緊的是,這么重要的穴位,長時間暴露在外,對健康的影響是否有足夠的重視?

尤其是在夏季,大熱天少穿點很正常,但是到處都“冷氣開放”,空調的寒氣也是無孔不入啊。

身體弱的女士,建議您一定注意肚臍的保護,男士也一個道理。其實不少人腎陽不足,肚臍是最怕涼的部位。

道心君小聲說,我自己個兒也是被折磨了好多年,大夏天的,一陣涼風吹過,肚子就來勁……每天去廁所次數(shù),總擔心被人家笑話。這不,有一回真被一位妹子盯上了……

隔壁的帥哥也有同樣的苦惱,我看見他就想起來“同病相憐”這個成語,真是勝似見到親人。真的,病友之間患難與共的心情,真是不尋常。

經過一年多的調理,用了不少力氣,花了不少心思,把二十年所學全部用上。終于見到了效果:腎氣充足了,肚臍已經不怕涼了。

導引方法

1、養(yǎng)氣法

此法就是我們導引中收功時所用的方法:雙手掌心勞宮穴重疊,敷于肚臍上,閉目安靜即可。練習時間當然是多多益善的,可做為一個日常練習的方法。

平時練拳、練習導引等結束時,要求是多養(yǎng)一會兒氣,切不可虎頭蛇尾,要做到“顆粒歸倉”,收獲的時候要細致,則事半功倍。

2、點按法

雙手中指點按肚臍,具體方法是:兩中指點于肚臍,指甲輕輕相接,一點一按一松,輕點、微按時意念入臍的深處,一松手指松,意念也要放開,這樣形神都松弛一下,松緊有度,切忌死守。

3、揉腹法

雙手重疊如養(yǎng)氣法,分別按順、逆時針正反揉動相同的次數(shù),如正揉30次,反揉30次。

方法類似于揉腹臥功,據(jù)說少林主張揉中脘,武當主張揉肚臍,均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相關知識

穴位
中脘穴+關元穴+氣海穴=人參+西洋參
脾胃是后天之本,調理不好,小病不斷!幾個方法養(yǎng)出好脾胃
夏天到了,艾灸可以提上日程了,送你6個穴位,大大提升陽氣
穴位按摩,經穴健康療法,人體穴位按摩治療疾病方法
每天按揉3個穴位能長壽 趕緊試試
中醫(yī)睡眠養(yǎng)生:一夜好眠,健康之源
這幾個穴位,每天按摩,有益健康
每天按揉3個保健穴位助長壽
每天堅持敲一個排毒穴,頭發(fā)好,濕氣少

網址: 【每日一穴】神闕穴: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源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0827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