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姜飛熊 醫(yī)學界內(nèi)分泌頻道
*僅供醫(yī)學專業(yè)人士閱讀參考
30分鐘到1小時起來活動5分鐘,救救血糖,救救代謝!
自打新冠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階段以來,讓大部分人那原本就不富余的體育鍛煉時間雪上加霜。而糖尿病作為代謝病,對體育鍛煉又極為敏感。
今年的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ADA)年會上設置了數(shù)個探討體育鍛煉的環(huán)節(jié),研究者們?yōu)榱俗尨蠹夷軌蛏僮鄤?,減少靜息狀態(tài)帶來的代謝損害,也是絞盡腦汁了:算出最有效的鍛煉時間段讓你事半功倍;怕你沒時間給出只要5分鐘的方案;如果你實在不想鍛煉——也有人算出了最低限度需要多久起來動一動……
“起來,不準久坐!沒有什么值得你們坐那么久!”
來自Baker Heart and Diabetes Institute的David Dunstan教授專攻“久坐傷害以及如何對抗久坐傷害”這個議題,他帶來的建議對于當今社會的年輕人和老年人、健康人和代謝病的患者,都有極大的參考意義和可行性。
Dunstan教授放出的這張坐姿相關風險機制圖可能扎了許多人的心,讓人有一種“可惡,不要偷窺我的生活”的感覺。然而,這張圖背后的真相更加讓人暖……不,扎心。
教授本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久坐會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以及平滑肌細胞,導致血管功能受損,發(fā)生高血壓,同時由于其影響了整體代謝,毫無疑問還會導致血糖升高,最后,大腦動脈血管壁厚度也隨著久坐而增厚,把腦血管疾病這個“定時炸彈”引狼入室。
那么,多久算久坐呢?這個問題存在兩個維度的綜合衡量標準:第一,持續(xù)坐著不活動的時間達到1小時;第二,每天總的坐著的時間超過5小時,也就是下圖中箭頭所指的地方,計算所得的危險線。
那么,我們現(xiàn)在的人均久坐時間是多少呢?根據(jù) Dunstan教授今年發(fā)布的近期調(diào)研,人均久坐時間已經(jīng)高達7.7-11.5小時每天了……他認為,這是由于疫情的影響。其實,疫情前的人均久坐時間也不樂觀,大約在5-8小時,依然在危險區(qū)。
觀察發(fā)現(xiàn),那些在疫情前就不怎么鍛煉的人,在疫情中更加長時間的久坐。而糖尿病患者在體育鍛煉和久坐調(diào)查中,本來就是高危人群,在疫情前,3/4的糖尿病患者就達不到指南推薦的運動量,而1/3更是一點運動都不做——并且每日久坐的平均時長還是最長的,達到了10.1小時。
這樣的結果是相當慘烈的,別說坐10個小時了,僅僅是從早上9點到下午4點,坐上7個小時,就可以讓血糖的控制情況和頻繁起來活動的人拉開質(zhì)的差距。下圖中采用連續(xù)血糖監(jiān)測,對比了24名基線數(shù)據(jù)接近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在久坐和頻繁起來活動(大約每半小時起來活動5分鐘,分為5分鐘散步組和5分鐘體能鍛煉組)這兩種情況下的血糖控制差異。
如圖所示,兩組人員的三餐和睡眠是相同的,久坐不動組的血糖情況表現(xiàn)為紅色線條,頻繁起來活動的為綠色和藍色線。可以明顯的看到,久坐不動組在一天當中幾乎都處于血糖大于10mmol/L的高血糖狀態(tài),而起來活動的受試者只有早飯和晚飯后出現(xiàn)了短暫的高血糖(而這種現(xiàn)象也能通過改變進食的時間窗來改善)。
“我不得不久坐,咋整嘛?”
久坐危害之大,令人發(fā)指。曾經(jīng)梅奧診所的專家公開表示:久坐就是在殺人。不僅對代謝病患者雪上加霜,也會讓健康人失去健康。
那怎么辦呢?也許有人會說,“我的工作就是要坐著啊”,又或者“我不太能接受長時間的運動”。不要緊,這些事,ADA這批研究鍛煉的專家,一直在操心。
首先,如果你根本就是連續(xù)久坐不動的類型,集中時間的鍛煉甚至彌補不了久坐的損傷——注意,這不是叫你放棄鍛煉或者不要鍛煉,只是說,久坐實在是太有毒了,無法被“下班后鍛煉”或者“晨練”這種獨立時間模塊的運動徹底擊敗。
Dunstan教授介紹,在一項對照研究中,研究者將19名基線數(shù)據(jù)糖化血紅蛋白(HbA1C)小于10%且還未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且每周體育鍛煉少于2.5小時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三組——一組平均每天坐13.7小時,站立1.6小時,散步0.9小時(對照組);一組每天坐12.5小時,站立1.6小時,散步1小時,專門進行體育鍛煉1.1小時;最后一組每天坐8.9小時,站立4.1小時,散步3小時。需要注意,最后一組的頻繁站立和散步是插入到坐著的過程中的。
上述情況持續(xù)4天之后,研究者統(tǒng)計了三組受試者的代謝指標,結果發(fā)現(xiàn),相對于久坐僅僅多增加1.1小時集中鍛煉的人群,其甘油三酯的水平相較對照組下降了19.7%,高血糖持續(xù)時間也相對出現(xiàn)了下降;但是,減少久坐且頻繁起來活動的那一組,出現(xiàn)了空腹血糖指標下降12%,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下降12.5%,且甘油三酯水平下降24.4%,并且達到了更大幅度的高血糖持續(xù)時間下降,相對對照組平均每天下降了93分鐘。
因此,Dunstan教授認為,每隔30-60分鐘,就起來活動5分鐘——走走路,做做深蹲或者其他鍛煉,是種相對比較溫和且更容易達到的手段——畢竟不需要專門騰出1小時或者更多時間來完成持續(xù)的體育鍛煉。
這樣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一些自認為不適合體育鍛煉或者因為工作原因要久坐的人群來說,是更具有適應性,也非常高效。
當然,正如這張階梯圖所想表達的一樣,Dunstan教授所希望的最終目標是通過足夠的體育鍛煉達到更好的健康狀態(tài),從減少久坐,到站起來活動,到增加輕量的體育鍛煉,到中等到劇烈的體育鍛煉,再到足夠的心肺健康。
5分鐘也可以有大效果
如果你很難拿出每半小時起來走走以外的時間來單獨鍛煉,又想向鍛煉要更好的效果,或者你嫌棄在循序漸進之后每天要拿1小時來增加鍛煉,那么,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大學的Jonathan P. Little教授所研究的鍛煉方案可以供你參考——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
HIIT的全稱是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怎么定義呢?Little教授指出,許多人把HIIT誤解為“烈度拉滿”,其實并不是這樣,如果滿烈度大概是你逃命的強度或者因為要遲到而追公交的強度,HIIT至少比這樣的強度低兩個等級。
HIIT的強度在劇烈運動和“接近拉滿”之間。如果要量化考慮,就是心率在最大心率的77%(劇烈)-96%(接近拉滿)之間(一般人最大心率大約在180每分鐘),或者最大攝氧量(VO2 Max)在64%-91%之間。
現(xiàn)在許多人要自測VO2 Max比較困難(部分醫(yī)院有這個項目),但是現(xiàn)在佩戴進行連續(xù)心率監(jiān)測的設備比較普及,大家可以自己對照一下平時的運動量——許多人遠遠沒有達到中等強度的鍛煉水平,即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4%,且每周需要達到150分鐘。
HIIT的優(yōu)勢就是,不需要這么長時間。可能每天抽出5分鐘來達標,就能獲得和更長時間的慢跑類似的心血管和代謝健康收益。此外,Little教授介紹,肌肉作為血糖控制的一大利器,在HIIT當中更容易得到鍛煉并產(chǎn)生更多肌肉纖維——據(jù)他估算,慢跑大致上可以用到腿部肌肉的60%,而HIIT對腿部肌肉的使用效率可以更高。
如上圖的研究也證實了這個趨勢,即HIIT可能是增加肌肉纖維的一個獨立影響因素。不過Little教授也指出,HIIT并非運動的全部,他并不反對人們?nèi)ヂ?,而HIIT和其他鍛煉相結合,無疑也會有更好的收益。
此外,Dr. Dale Bond在“一天中啥時候鍛煉性價比最高”這個環(huán)節(jié),公布了他關于最佳鍛煉時間的研究結果。在通過調(diào)研各種人群之后,他注意到,早晨鍛煉的人群是效率最高的,這主要是因為選擇這個時間段鍛煉的人群,一般在此時不會被其他事情干擾,能夠更加集中有效的完成鍛煉。那些選擇傍晚或其他時間鍛煉的人,可能會受到生活或工作因素打擾,且勞累一天之后可能體能下降,缺乏鍛煉精神。(此時只能晚上抽空鍛煉的小編心里苦......)
環(huán)球連線,對話作者
小編
久坐不好的話,可以把久坐換成久站來減輕損害嗎?
David Dunstan教授
不行,有研究發(fā)現(xiàn)久站會帶來血管損傷。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起來活動,不要長時間保持靜息狀態(tài)。不要試圖用一個靜息狀態(tài)去替代另一個,而是要每一天采用活動的方法頻繁的更替狀態(tài)。
本文來源丨醫(yī)學界內(nèi)分泌頻道
本文作者丨姜飛熊
責任編輯丨曹前
版權聲明
本文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需聯(lián)系授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