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科普丨減肥≠減重 科學減肥,聽聽達人怎么說

科普丨減肥≠減重 科學減肥,聽聽達人怎么說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2日 05:55


近日,為期6個月的蘇州市疾控系統(tǒng)減重減脂大賽活動落下帷幕,相城區(qū)疾控中心員工余秋夫因體脂率下降了18.6%,成功獲評一等獎??茖W減肥有哪些秘訣,讓我們跟著一等獎得主,了解一下肥胖與減重的秘密吧!

如何界定肥胖、有何危害

一個公式帶你了解清楚

什么是健康體重?余秋夫介紹,健康體重是指體重既不超重肥胖又不過輕,是有利于身體健康及預防各種慢性病的正常體重。成年人健康體重的判斷指標是體重指數(shù)(BMI),計算方法為:體重指數(shù)(kg/m2)BMI = 體重(kg)/身高(m2 ),判斷標準如下表:如果體重指數(shù)大于等于24,就屬于超重;如果大于等于28,則屬于肥胖。


與此同時,我們常聽說“成年人中心型肥胖”這個概念,其判斷指標是腰圍,男性腰圍不應超過85厘米,女性不超過80厘米,否則就屬于中心型肥胖。


很多人并不在意自身存在的肥胖問題,其實,超重和肥胖是多種慢性病的危險因素,肥胖癥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冠心病和腦卒中的風險也明顯高于體重正常者。超重和肥胖會增加結腸直腸癌、女性乳腺癌和子宮內(nèi)膜癌、男性前列腺癌等癌癥的患病風險。肥胖還會引起睡眠中呼吸暫停,出現(xiàn)暫時窒息現(xiàn)象,嚴重威脅生命。超重和肥胖也會導致機體內(nèi)分泌及代謝紊亂,并增加膽囊疾病和脂肪肝的患病風險。

減肥就是減重嗎?

這些誤區(qū)一定要搞清楚

“減肥應講究科學,首先大家要明白,減肥不等于減重?!庇嗲锓虮硎?,體重作為身體健康的參考值,雖然和身材肥胖有關系,但是體重大和肥胖,是兩個概念,比如長期健身的人,體重基本都超過110斤,但是身材卻不會顯得肥胖。

其實,影響我們身材肥胖與否的關鍵因素是體脂率,也就是身體脂肪含量的多少,當身體內(nèi)的脂肪含量過高,那么體脂率就高,身材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肥胖臃腫的狀態(tài),所以減肥不是減重,而是如何減脂,降低我們的體脂率。

一提到減肥,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節(jié)食。對此,余秋夫介紹說,節(jié)食者在節(jié)食減肥前期會出現(xiàn)體重降低,但在中后期,由于節(jié)食者節(jié)食后能量和營養(yǎng)物質(zhì)攝入不足,前期又大量燃燒糖類和脂類,消耗了大量營養(yǎng)素,導致供能不足,此時機體基礎代謝率會降低,身體進入減肥停滯階段。當恢復正常飲食后,體重很快又會恢復到從前的狀態(tài)。

“市民首先應遠離這些減肥誤區(qū),正確樹立減重目標?!庇嗲锓虮硎?,超重肥胖者制定的減重目標不宜過高過快,減少脂肪類能量攝入,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做好記錄,以利于長期堅持。同時,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減肥方法,比如兒童肥胖治療主要為飲食控制、行為修正和運動指導,飲食控制目的在于降低能量攝入,不宜過度節(jié)食,兒童應減少靜坐時間,增加體力活動和運動鍛煉時間;而老年人減肥應量力而行,適宜運動,建議每周堅持至少進行3次平衡能力鍛煉和預防跌倒能力的活動,適量進行增加肌肉訓練,預防少肌癥。

如何科學減肥?

吃動平衡:食不過量

“吃動平衡才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庇嗲锓蚪榻B,成人健康體重取決于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的平衡,長期攝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會導致體重增加;長期消耗能量大于攝入能量,則會使得體重減輕。因此,通過合理飲食與科學運動,方可保持健康體重。

健康飲食的要點有哪些呢?余秋夫介紹,能量攝入適量,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鼓勵攝入以復合碳水化合物、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為基礎的低能量、低脂肪、低糖、低鹽并富含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膳食。堅持規(guī)律飲食,切忌暴飲暴食。

在此,余秋夫為大家介紹幾個“食不過量小竅門”。首先,定時定量進餐,吃飯細嚼慢咽,避免進食過快;其次,采取分餐制,根據(jù)個人的生理條件和身體活動量,進行標準化配餐和定量分配;同時,每頓少吃一兩口,不要完全吃飽,感覺還欠幾口的時候放下筷子;再次,減少高能量食品的攝入,學會看食品營養(yǎng)標簽,少選擇高脂肪、高糖的高能量食品;此外,還應減少在外就餐。


“健康飲食的同時,運動也必不可少,大家應堅持中等強度身體活動。”余秋夫推薦大家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堅持日常身體活動,平均每天主動身體活動6000步;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與此同時,他還為大家推薦了四個具體的運動方案:周一至周五,每天快走至少40分鐘,周六打羽毛球30分鐘;周一、周四快走40分鐘,周二、周五跳廣場舞30-40分鐘,周末打乒乓球60分鐘;每隔一天慢跑30分鐘,周末游泳50分鐘,可多次進行,每次不少于10分鐘;快走30分鐘和慢跑15分鐘,隔天交替進行,周末騎自行車40分鐘或爬山50分鐘。


(蘇報融媒記者 李靜 文/攝)


責編:鞠靜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知識

【健康科普】科學減重,因人而異 如何找到最適合你的減重方式?
避開減肥誤區(qū) 減肥的知識科普
怎樣減肥科學
怎樣減肥才是科學的減肥
肥胖癥患者如何科學減肥
科學減肥 享“瘦”生活
如何科學減肥?專業(yè)醫(yī)生為你解惑
春季減肥正當時 規(guī)避減肥誤區(qū) 健康科學減重
科學網(wǎng)—想減肥、瘦身,就讀《肥胖的危害與科學減肥法》
怎么減肥健康又有效果

網(wǎng)址: 科普丨減肥≠減重 科學減肥,聽聽達人怎么說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493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