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一百歲 關鍵在中年

健康一百歲 關鍵在中年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6日 06:07

健康是節(jié)約

  當今,健康已成為人們最關心的熱點話題之一,因為健康的成本越來越高,疾病的負擔越來越重,而健康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沒有健康就沒有小康,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

  那么,健康是什么呢?

  從社會學意義上說,健康是一種節(jié)約,健康是一種和諧。

  2001年,我國衛(wèi)生資源總消耗為6140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6.4%,因病,因傷殘,因過早死亡損失7800億元,占GDP8.2%,合計約為14000億元,占GDP14.6%。而近年來,其增長速度已遠超過國民經(jīng)濟增長及居民實際收入增長速度。14000億元,這是什么概念呢?長江三峽工程舉世聞名,15年總投資才2000億元。更為嚴重的是,健康問題帶來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和無法估量的肉體精神痛苦等社會問題。

中年是關鍵

  人在30歲前,精力充沛,慢性病很少。60歲后,現(xiàn)今老年人已比較注意保健養(yǎng)生,衰老速度并不快。但在30~60歲期間,正是奮斗拼搏期,人與人之間的健康差異越拉越大,在60歲時,幾乎不可同日而語。有的精神矍鑠,有的風前殘燭,有的已然過世。因此人生健康的差異取決于中年。

  中年健康又取決于什么呢?

  取決于對健康的觀念。

  不同的觀念決定了健康的四種態(tài)度和結果:聰明人主動健康,投資健康,健康增值,一百二十;明白的人,關注健康,儲蓄健康,健康保值,平安九十;無知的人,漠視健康,隨心所欲,健康貶值,帶病活到七十;糊涂的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生命縮水,五十六十。

  中年人該怎么辦呢?

  中年人要健康,必須抓住四句話:三十努力,四十注意,五十輕松,六十成功。就是說要早抓。30歲時就要努力培養(yǎng)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是1,其他是0”,“愛妻愛子愛家庭,不愛健康等于零”。40歲,是轉折點,發(fā)病危險性大增。男人40,十面埋伏,誰來領路?女人和書。要多關注家底,“早上出門牽牽手,神清氣爽往前走;晚上回家牽牽手,一天勞累無憂愁”,多話聊,用“心”話聊,用“情”話聊,多看妻子,深情地看,據(jù)法國的研究經(jīng)驗,這樣就可減少家底的“亞健康”。

結合其他研究,總起來說,中年健康的關鍵就是一、二、三。一是:態(tài)度第一,因為態(tài)度決定一切;二是:給健康以時間,給健康以空間;三是:好妻子、好孩子、好身子。這主要與心理和感情因素有關。

堅持四個八

  中年怎么會早逝呢?

  大體上原因有三:一是過勞死,工作過重,時間過長,相當于汽車超載;二是過急死,工作生活壓力大,心急氣躁,相當汽車超速;三是過累死,長期睡眠缺乏,疲憊不堪,相當于司機疲勞駕駛。一輛汽車超載、超速、又疲勞駕駛,事故概率必然大幅升高。

世界的規(guī)律是要和諧而不能走極端,因為物極必反。24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歐里庇得斯說了一句至理名言,曾被后人多次引用,他說:“上帝首先要毀滅那些走極端的人?!边@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

  人生的事業(yè)、家庭、健康,猶如三足鼎立,都很重要,缺一不可。關鍵是把好度、把好平衡,這是生活的藝術。如果不能兼顧怎么辦呢?那就應該學會正確地選擇與舍棄,有舍才能有所得。事業(yè)固然很重要,但事業(yè)失敗,可以再來;家庭更重要,婚姻失敗就難以再來;而健康最重要,健康一去就永不再來。輕重緩急必須分清。如果過分執(zhí)著于事業(yè),過分聰明,什么都不肯放棄,那么就如伯特芝·羅素所預言的:“人類的過于聰明會成為毀滅自己的手段?!边@樣的悲劇不是一再發(fā)生嗎?

  怎樣預防英年早逝呢?

  美國白宮總統(tǒng)保健醫(yī)生給布什總統(tǒng)所開的健康處方是:1,每周至少與夫人相處15個小時以上;2,每天至少與夫人相處2小時以上,還要包括一次進晚餐或共進午餐;3,節(jié)假日,全家外出旅游,外出時盡量多時間要夫妻手牽手。

我認為,中年人預防英年早逝的處方就是:給健康以時間,給健康以空間。

  第一,在時間上,應該是8-4-4,即8小時睡眠,4小時生活,4小時其他。什么道理呢?因為“山洞研究”已證實,自然生物鐘需要8小時睡眠,每少睡1小時死亡率增高9%。在4小時生活中,有2小時需要與家人共進晚餐和準備晚餐,1小時候運動,1小時閱讀或休閑。4小時其他包括上下班路程時間或自行安排,這樣的安排符合生物鐘規(guī)律。

  第二,在空間上,除每日有運動的空間外,節(jié)假日要外出走走,回歸自然,徜徉山水,從大自然母親身上汲取心靈滋養(yǎng),調(diào)諧身心。中年人應堅持,“四個八”: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時,三餐八分飽,一天八杯水。尤其是早起一杯涼水或溫水,可以在5分鐘內(nèi)就從胃里直接吸收,20分鐘左右完全吸收,降低血黏度。水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又是防凍傷,防酷暑,保持正常血黏度的重要元素。飲八杯水,再保持每日1500亳升尿,能使腎臟工作時耗能最少,保護腎功能。

40歲是男人健康的關口

  要過好人生100歲,最關鍵的先要過好第一個春天,頭60歲,即耕耘勞作的春天。第一個春天過好了,第二個春天,60歲以后,即收獲享受的春天就好過了。因為退休后,壓力減輕了,時間富裕了,閱歷豐富了,經(jīng)驗成熟了,就容易一馬平川,一路平安到80歲,80歲以后只要好好關愛自己,不傷害自己,可以20年不變,平安到100歲,無病無痛,無疾而終。

  但是,如果60歲以前一身是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慢性病集一身,退休時,身體已經(jīng)“糟”了,那么以后是肉體痛苦,精神折磨,七老八十,身心煎熬,人財兩空。所以關鍵是人生第一春。

  那么,60歲以前,什么時候最重要呢?60歲以前還有一關,這一關是20年,是各種疾病的高發(fā)期。男女有別,男的30~50歲,女的40~60歲。男性在30歲以后,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快速增長期,是健康易損期,慢性病高發(fā)期。在30~50歲這20年當中,40歲最重要。據(jù)5萬多人的調(diào)查表明,40歲以前慢性病患病率是緩慢上升,總體上處較低水平,男性9.9%,但40~44歲,患病率急劇上升至20.9%,肥胖率也倍增,40歲這個轉折點非常明顯。更重要的是體質(zhì)、體能、心、肺、腦、腎功能逐步下降。

把好人生關鍵的20年

  8小時睡眠者壽命最長,每少睡1小時,死亡率增長9%。

  生物鐘節(jié)律主要決定于太陽的活動,也就是春夏秋冬和日出日落。古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人的“三八制”,工作、生活、睡眠各8小時,就是最基本的生物鐘。與世隔絕的洞穴生物鐘研究表明:人體生物鐘是自然睡眠8小時。臨床研究表明:8小時睡眠者壽命最長,每少睡1小時,死亡率增長9%。一些人恣情夜生活,晝夜顛倒,是違反生物鐘,必將自取其咎。

  從猿到人已有600萬年的歷史,大自然是人類的母親,大自然是人類的搖籃。因此,人類只有敬畏自然,才能善待自己;只有親近自然,才能遠離疾病。違背生物鐘,健康如逆水行舟四面楚歌;順應生物鐘,才能一生平安。

  要想健康快樂100歲,核心是60歲以前沒有??;要想60歲以前沒有病,核心是把好健康的20年——男人30~50歲,女人40~60歲,問題是這20年正是人生工作生活壓力最大的20年,怎樣才能把握好工作生活的平衡呢?路在何方呢?誰做得最好呢?

  大路朝天,只有一條,就是好好向自己的母親——大自然學習,大自然已經(jīng)有了科學的答案。

學習心臟和蜜蜂,又閑又健又輕松

  日常工作生活應能像心臟、蜜蜂一樣有預見性、創(chuàng)造性、計劃性。

  前面說到心臟與蜜蜂能“四兩撥千斤”,“快樂輕松,事業(yè)成功”的奧秘,這是大自然億萬年進化的杰作。人類遇到困難,只要師法自然,就能迎刃而解。

  中年人最缺的是時間,健康四大基石也要講節(jié)省時間。比如合理膳食,核心就是什么都吃,適可而止,不必刻意計算食物熱量是多少,也不要隨心所欲,只要注意就可以。適量運動,當前北美、歐洲最時尚流行的綠色運動就是健身大步走和徒步旅行,又省時間又省錢;尤其是白宮保健醫(yī)生給布什總統(tǒng)開的健康處方:夫妻常牽手,話聊并肩走,一舉三得。

  下面幾段話,可以讓你不花時間不花錢,又閑又健又輕松。

走 路 比 藥 好

天天三笑容顏俏,

七八分飽人不老,

相逢借問留春術,

早晚走路比較好。

八 字 健 身 歌

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時。

三餐八分飽,一天八杯水。

養(yǎng)心八珍湯,強體八段錦。

米齡八十八,茶壽百零八。

三 平 是 個 寶

平常飯菜一葷一素一菇,粗糧細糧豆腐。

平和心態(tài)不爭不惱不怒,愛心寬容大度。

平均身材不胖不瘦不堵,天天早晚走路。

健 康 不 僅 屬 于 你

  中年男人最大的渴望是愛名愛利愛攀比;最大的不懂是不懂愛健康,不懂愛家人,不懂愛自己。

  西方諺語,“人生如航海”,民間俗話“平安就是福”,都是寓意人生坎坷,山高路險,要像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樣地關愛自己。

  漫漫人生路,處處危險多。在人生的棋盤上,只要有一點失誤,小小的失誤,就可能使你滿盤皆輸,好像“泰坦尼克號”,一瞬間葬身海底,一生心血化為烏有。

  我們收治過一位23歲青年,好勝心切,在一次吸煙競賽中勇奪冠軍,30分鐘后突發(fā)急性心梗,幾乎喪命。一位42歲的副教授為趕論文發(fā)表,3天3夜未出實驗室,發(fā)現(xiàn)時已死在實驗桌上。

  細想想,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事情是永遠沒有完美的,目標是永遠沒有盡頭的,因此凡事一定要有度,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出力出汗拼腦拼勁不拼命。不然,一走極端,物極必反。

  中年男人最大的渴望是愛名愛利愛攀比;最大的不懂是不懂愛健康,不懂愛家人,不懂愛自己,結果一不慎成千古恨,再悔恨且百年身。

  過去說:健康是你自己的,只說對了一半,準確地說應當是:健康是屬于你和愛你的人的。你的去世,個人損失只是“冰山一角”,冰山的90%都在水下看不見,你的去世至少造成10個最親近的人的直接傷害,對幾十個親友的間接傷害,還有無法估計的事業(yè)損失。越愛你的人受害越大,真正的“親者痛”啊。面對這種“痛中之痛”,人們豈能無動于衷!

英年早逝誰之過?都是“躁”字惹的禍

  失去健康,錯錯錯:失去生命,痛痛痛。

  英年早逝誰之過?個人對健康生命的漠視和糊涂是主要原因,但社會因素也不可忽視。男人四十,十面埋伏。在一個轉型期的社會,物欲日盛,急功近利,人人思想浮躁,心情煩躁,工作急躁,整個社會處于陰虛陽亢的狀態(tài),反映到人的生物體內(nèi),必然導致交感神經(jīng)與副交感神經(jīng)的功能失調(diào),造成一系列亞健康和生活方式疾病。

  中年壓力,原因不同。有因重任在肩,出于高度責任心的;有因?qū)W術研究,出于執(zhí)著事業(yè)心的;有因利益驅(qū)動,出于利欲熏心的;還有純因病于無知死于無心的。但不管原因為何,結局都一樣:失去了健康,錯錯錯;失去了生命,痛痛痛。多活是多做,多做少活是少做。橫批是:實話實說。其實上世紀50年代一句最普通的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已包含著最樸素深刻的真理,正如一位偉人所說的:戰(zhàn)爭中,首先要學會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滅敵人。列寧曾說過:“誰不會休息,誰就不會工作”。按理說,這婦孺皆知的簡單道理,但人性的弱點“知道,做不到”,“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就恰恰突出表現(xiàn)在對待健康上,在物欲的誘惑下或“虛火”的驅(qū)使下,尤其如此。

  面對社會的“虛火”怎么辦呢?想想白居易的故事也許是一劑清涼藥。當年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時曾請教一位高僧關于“佛的真諦”是什么。高僧說,就8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卑拙右渍f:這不太簡單了嗎?連3歲孩子都知道。高僧說:是的,3歲孩子知道,但80歲老人做不到。一語道破了古今中外人性的根本弱點:知、行脫節(jié)。知,信,行,落差之大道出了英年早逝的本質(zhì)原因:“知道,做不到?!敝心耆私】档淖畲髮κ忠彩亲约海灰軕?zhàn)勝自己的弱點,真正做到科學工作,科學生活,那么,疾病就很難侵犯你了。

摘于《新民晚報》2006年1月26日

相關知識

健康專家:關鍵在合理搭配
兒童視力發(fā)育的關鍵期是幾歲
爸媽六七十歲,這2種保險一定要買!關鍵時刻能救命
研究發(fā)現(xiàn):一生中這10年是長壽關鍵期!長壽的人都做了什么?
養(yǎng)生 一生中的22個關鍵時機
百歲老人活到百歲的秘訣
?中年人如何保養(yǎng) 中年人這樣做能長命百歲
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心靈防“抑”是關鍵
想要長命百歲按摩百歲穴
中國家庭育兒百科:備孕、0~1歲

網(wǎng)址: 健康一百歲 關鍵在中年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0622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