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菌移植(FMT)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進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沉積為主要特征的臨床病理綜合征,與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密切相關的獲得性代謝應激性肝損傷。包括單純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關肝硬化。目前,其已成為我國甚至全球排名第一的慢性肝臟疾病,全球成人患病率為25.24%,而在我國則達到了29.2%,且呈上升趨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導致肝內及肝外一系列不良結局,已成為全球肝臟相關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除可直接導致失代償期肝硬化、肝細胞癌和移植肝復發(fā)外,還可影響其他慢性肝病的進展,并參與2型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代謝綜合征相關惡性腫瘤、動脈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以及肝硬化為影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生活質量和預期壽命的重要因素。為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當代醫(yī)學領域的新挑戰(zhàn),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對人類健康的危害仍將不斷增加。
目前除了建議改變生活方式,如飲食干預、定期鍛煉身體和減肥外,還沒有明確的治療脂肪變性的藥物。因此,尋找改善NAFLD的有效的治療方法是當務之急。由于它被認為是代謝綜合征在肝臟中的表現,而腸道菌群與代謝之間的密切關系讓人們開始研究腸道菌群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之間的關系。
01、腸道和肝臟間的雙向交流
肝臟經膽道將膽汁鹽和抗菌分子(IgA和血管生成素)輸送到腸腔,控制細菌過度生長,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膽汁鹽作為重要的信號分子,通過 FXR 和GPBAR1等受體,調節(jié)肝臟膽汁酸合成、葡萄糖代謝、脂代謝和飲食能量利用。
宿主和或微生物代謝物和微生物相關分子模式等腸道產物,經門靜脈移位到肝臟,影響肝功能。
體循環(huán)延伸腸-肝軸:飲食、內源或異生物質的肝臟代謝物,經毛細血管系統輸送到腸道,對腸道屏障產生積極(丁酸)或消極(乙醛)的影響。
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肝臟與腸道菌群的相互作用
Nature Reviews:腸-肝軸及其與微生物組的交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存在腸道菌群失調和細菌過度生長,導致次級膽汁酸增加,經FXR 信號,增加肝臟內的膽汁酸合成;肝臟內磷脂酷膽堿減少則導致甘油三酯積累(脂肪肝)。NAFLD 患者中乳桿菌屬豐度較高(真菌的影響有待研究)。腸腔內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增加,削弱了腸道上皮的緊密連接,增加了微生物相關分子模式和腸道代謝物的易位(如乙醛、乙酸和三甲胺),引起腸道和肝臟炎癥反應,加劇肝損傷。
03、腸道菌群及其產物,如何影響非酒精性脂肪肝(綜述)
腸道菌群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發(fā)病機制相關;
腸道菌群誘導脂肪肝的可能機制:失衡的菌群引起腸道緊密連接蛋白的改變,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強,菌群以及產物通過腸道屏障進入肝臟,引起炎癥反應;
腸道菌群影響脂肪的吸收是脂肪肝的重要誘因,短鏈脂肪酸、膽汁酸、膽堿、菌群發(fā)酵產生乙醇及苯乙酸鹽在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菌群引起NAFLD的因果性證據正在積累,有望作為脂肪肝的治療靶點。
04、腸菌移植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腸道菌群移植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響:一項隨機臨床試驗。
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七醫(yī)院的陳羽團隊與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的何興祥團隊發(fā)表的一項隨機臨床試驗結果
招募75名NAFLD患者,其中47名接受經結腸鏡的糞菌移植(FMT),28名口服益生菌;
受試者均保持健康飲食,每天規(guī)律運動40分鐘以上,治療1個月后復查;
FMT前后,患者的血脂和肝功能檢測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FMT可通過改善腸道菌群紊亂(更趨近于健康人),以減少肝臟中的脂肪堆積,從而緩解NAFLD;
瘦和肥胖NAFLD患者的臨床特征和腸道菌群均有顯著差異,FMT對瘦NAFLD患者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肥胖NAFLD患者。
在近十年的研究中,腸道菌群已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大量證據證明其參與人體的代謝調節(jié),與代謝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腸菌移植可能可以作為一種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代謝危險因素的潛在治療方法,為探索NAFLD預防和干預措施提供新方向。
參考文獻:
[1]Younossi ZM, Koenig AB, Abdelatif D, et al. Global epidemiolog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Meta-analytic assessment of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outcomes [J]. Hepatology, 2016, 64: 73-84. doi: 10.1002/hep.28431
[2] Lee HW, Wong VW. Changing NAFLD Epidemiology in China [J]. Hepatology, 2019, 70: 1095-1098. doi: 10.1002/hep.30848
[3] Byrne CD, Targher G. NAFLD as a driver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J Hepatol, 2020, 72: 785-801.
[4] Wang Z, Zhao X, Chen S,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Cancers in a Large Cohort in China [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1, 19: 788-796. e4. doi: 10.1016/j.cgh.2020.05.009
[5] Rinella M, Charlton M. The globalization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revalence and impact on world health [J]. Hepatology, 2016, 64: 19-22.
[6] Tripathi A, Debelius J, Brenner DA, Karin M, Loomba R, Schnabl B, Knight R. The gut-liver axis and the intersection with the microbiome.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Jul;15(7):397-411. doi: 10.1038/s41575-018-0011-z. Erratum in: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May 21;: PMID: 29748586; PMCID: PMC6319369.
[7] Kolodziejczyk AA, Zheng D, Shibolet O, Elinav E. The role of the microbiome in NAFLD and NASH. EMBO Mol Med. 2019 Feb;11(2):e9302. doi: 10.15252/emmm.201809302. PMID: 30591521; PMCID: PMC6365925.
[8] Xue L, Deng Z, Luo W, He X, Chen Y. Effect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2 Jul 4;12:759306. doi: 10.3389/fcimb.2022.759306. PMID: 35860380; PMCID: PMC9289257.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最新減肥策略實錘!腸道菌群移植“FMT”讓你月“瘦”10斤
瘦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特點及其研究進展
我國科研團隊發(fā)現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策略
瘦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進展
腸道菌群移植(FMT)能有效降低肥胖癥患者體重
特別關注:瘦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告別節(jié)食反彈,腸道菌群移植(FMT)成為減肥新趨勢
Nature子刊:移植瘦子的腸道菌群,能夠改善肥胖患者健康
: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產物:膳食營養(yǎng)素與肥胖相關疾病的橋梁
脂肪肝飲食治療法
網址: 腸菌移植(FMT)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進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1260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