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肥胖女患者,身高155公分,體重公斤,有家族肥胖體質(zhì),曾嘗試所謂雞尾酒藥物療法,瘦了公斤,但停藥后不久又回復(fù)體重。她又去作了胃間隔手術(shù),體重減少了公斤,但她肚子餓想吃,吃多時會吐,且便秘,不吃瀉劑就無法順利排便,為了嘔吐、便秘問題,又作了胃間隔解套手術(shù)。
之后,她只靠節(jié)制飲食與運動來維持健康、自然的減重計劃,加上針灸與耳針減肥療法幫助控制食欲,目前她的體重由公斤已降低至公斤。
減肥、控制體重,應(yīng)從小就要注意,在臺灣肥胖兒童愈來愈多,兒童期肥胖,長大后仍然肥胖的機率較高。腰圍越寬,壽命越短,體重若超過標準體重稱為肥胖,肥胖提高了1.5倍的死亡率。
肥胖的人因為血脂肪濃度增加,中性脂肪、膽固醇上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等新陳代謝異常,易導(dǎo)致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呼吸功能障礙、肝硬化、膽結(jié)石、骨關(guān)節(jié)炎等致病因素。
肥胖癥,是指過多的熱量在體內(nèi)轉(zhuǎn)變?yōu)橹?,脂肪組織貯存于體內(nèi),體重也超過標準值。臨床上以測量體重來衡量肥胖的程度:
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BMI正常值=~;若BMI>則屬肥胖。
女性理想體重=(身高公分)×0.6;男性理想體重=(身高公分)×0.7。若超過理想體重則屬肥胖。
[[編輯推薦:2009針灸減肥食譜參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