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青梅與人類健康:賞梅怡情悅性,品梅平衡酸堿

青梅與人類健康:賞梅怡情悅性,品梅平衡酸堿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6日 20:39

  手中拿到《青梅與人類健康》這部書的初稿,還沒有展卷閱讀,光是書名就引起了我的濃厚興趣。按照原有的經(jīng)驗性思維,很難將這兩者聯(lián)系到一起。于是,我開始了瀏覽。

  先是漫無目的的瀏覽。隨后我就被書中講述的青梅與養(yǎng)生保健與防病治病的內容所吸引,一口氣讀完,掩卷沉思,頗多感悟。主編邀請我為本書作一篇跋,一來是盛情難卻,但想到能把自己閱讀的一些心得體會與讀后感與各位讀者分享,向各位讀者匯報,這也是一件好事?;谶@種考慮,欣然提筆。

  筆者近年來也出版過一些學術著作,每部書都請知名專家作序,但從沒有想過寫跋。既然要寫跋,就要做功課,就要對此有所了解。什么是跋?字典的解釋是“寫在文章、書籍等后面的短文,內容一般為鑒定、評價、考釋等”。這次認領這份工作,對我來說也是一次學習提高的過程。古語道:萬事總有開頭,我就按照學界對撰寫跋的要求,不揣愚陋,冒昧提筆,以就正于方家。

  1.賞梅怡情,借物言志

  眾所周知,我國是梅的故鄉(xiāng)。中國人對于梅尤其情有獨鐘。歷代文人雅士以梅為題創(chuàng)作的詩詞歌賦、名言警句等不勝枚舉。任何一位稍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人都能隨口吟詠幾句?!懊诽m竹菊四君子”,梅列第一;“松竹梅歲寒三友”,梅占一席。人們把梅作為傲霜斗雪,不畏嚴寒,錚錚鐵骨的象征,借梅抒情,以梅言志。中學時學習龔自珍的《病梅館記》,對當時的文人墨客賞梅、養(yǎng)梅以欹為美頗不以為然,今天思想起來,那又何嘗不是一種借物言志?外形可被扭曲,保持自我,真本性從未改變。

  “詩言志”。與梅相關的詞語常常引發(fā)人們的思緒:踏雪尋梅,形容不畏艱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向往;青梅竹馬,引發(fā)人們對天真無邪、性情純真的童年時期那種親密無間、感情純潔爛漫年代的回憶與遐想;望梅止渴,讀到這個成語時,您是否已經(jīng)滿口生津、牙根泛酸,三國時期曹孟德導演的那一幕在您的身上又一次重演;青梅煮酒論英雄,是否觸發(fā)了您心底曾經(jīng)的壯志豪情?

  2.青梅雖酸,其性強堿

  在梅的家族中,梅花的地位最高,青梅是最為人所忽視的。在我國,許多城市都以梅花為市花,青梅大多加工制成烏梅供藥食兩用,其本來面目,已經(jīng)很少有人提起。

  為什么這么酸的青梅反倒是堿性食品?《青梅與人類健康》一書對此做出了科學的解釋。別看它味道雖然酸,但它在人體內進行分解代謝后,更增加了血液的堿性。這就好比大家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歡的調味品醋,別看它的味道是酸的,經(jīng)常食用而對健康有益。絕大多數(shù)的蔬菜、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鉀鹽、鈉鹽和有機酸,它們在人體的代謝產物內高含鈣、鎂、鉀、鈉等陽離子,所以大多數(shù)蔬菜、水果被稱為“堿性食物”。這同樣也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不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

  中藥醫(yī)理論也有同樣的認識,就是所謂的“口嘗味”與“功能味”。在中醫(yī)藥起源時期,也就是史書記載的“神農嘗百草”時代,古人對藥物的性味認識主要是以“口嘗味”為依據(jù)進行判斷。隨著發(fā)現(xiàn)的中草藥越來越多,醫(yī)藥實踐的豐富與深化,發(fā)現(xiàn)口嘗味不十分準確,有時會出現(xiàn)很大的偏差。于是,古代醫(yī)家在對大量臨床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歸納提煉的基礎上,提出了“功能味”的判定方法?!肮δ芪丁敝拔丁?己經(jīng)不再是口嘗所能感覺的“味”,而是藥物功能的代名詞。

  應該指出,絕大多數(shù)中藥的“口嘗味”和“功能味”是一致的,少數(shù)例外。青梅就是其中之一。書中還列舉了一些這樣的食品,希望讀者能牢記,如此才能物盡其用,更好地發(fā)揮其應有的功效。這也提醒我們,在研究藥物食物性味功效時,要把握共性規(guī)律,突出個性特征,這樣才不至于犯經(jīng)驗主義和本本主義的錯誤。

  通過本書我們了解到,青梅中堿性物質含量大大超過了酸性物質,因此,青梅被譽為典型的強生理堿性食品,能中和體內酸性食物,使血液呈微堿性。這是青梅具有良好養(yǎng)生保健治療作用的物質基礎,也是發(fā)揮療效的關鍵,這點需要大家牢記。

  3.平衡無處不在,酸堿平衡者健康

  平衡的含義較多,在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所指。哲學范疇的平衡是指矛盾的暫時的相對的統(tǒng)一。

  科學概念的平衡是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分別研究并定義了各種具體的矛盾運動的平衡。力學有力系的平衡、穩(wěn)定平衡等。熱學有熱動平衡、動態(tài)平衡、熱平衡等概念?;瘜W有溶解平衡、電離平衡、氧化還原平衡、水解平衡、絡合物平衡等概念。在社會科學中,有收支平衡、生態(tài)平衡等概念。

  西醫(yī)學用理化語言定義了人的生理、病理過程中的水電解質平衡、酸堿平衡等多種對偶平衡、拮抗平衡,形成健康是平衡、疾病是不平衡的觀念,形成了平衡理論。

  中醫(yī)學更加重視平衡?!饵S帝內經(jīng)》以“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作為健康的標準,以“一陰一陽謂之道,偏陰偏陽謂之疾”認識健康與

  疾病;以“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作為治療的總綱,臨床治療時時刻刻顧護人體五臟六腑的平衡、氣血津液的平衡、精神心理的平衡,處方用藥講究中正平和,寒熱并用,攻補兼施,表里同治,補瀉兼施,使人體恢復“平人”的最佳狀態(tài)。“調整就是治療,平衡就是健康”已經(jīng)成為社會各界人士耳熟能詳指導養(yǎng)生的綱領。

  近年來,人體生理學的發(fā)展迅速,以坎農和維納為代表建立的“內穩(wěn)態(tài)理論”,是在熱力學上,提出生命在任何時候都不是平衡的,是遠離熱力學平衡的有序穩(wěn)態(tài),因而要保持最佳平衡與有序穩(wěn)態(tài)。酸堿平衡理論主張,人體內各種體液必須具有適宜的酸堿度,這是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重要條件之一。組織細胞在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酸性和堿性物質;還有一定數(shù)量的酸性和堿性物質隨食物進入體內。機體可通過一系列的調節(jié)作用,最后將多余的酸性或堿性物質排出體外,達到酸堿平衡。而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fā)生。

  近年來,英國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大腦體液的酸堿性與智商有關。在體液酸堿性允許的范圍內,酸性偏高時(即pH值偏低)智商低;堿性偏高時(即pH值偏高)智商高。由于體液的酸堿性是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jié)的,因而科學家進而提出了改善飲食結構,多吃堿性食品,提高智力水平的設想。

  青梅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富含多種天然優(yōu)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凈血、整腸、降血脂、消除疲勞、美容、調節(jié)酸堿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等獨特的營養(yǎng)保健功能。青梅在日本一直被認為是消災除難的良藥,被譽為“涼果之王”“天然保健食品”,這是有科學依據(jù)的。所以說,保持人體的酸堿平衡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4.青梅一物多效,心神氣血同調

  青梅身具一物多效之功,其他中藥也有,但青梅的作用最為顯著。

  概而言之,心神氣血同調,保持身心平衡,是其作用的突出體現(xiàn)。

  從身體方面而言,青梅調節(jié)人體酸堿平衡的物質基礎是其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張英教授在多年的科學研究過程中已經(jīng)得出了肯定性的結論,相關的研究結果都已經(jīng)收載在《青梅與人類健康》書中,通過仔細閱讀,肯定能開卷有益,增加知識與見識。

  具體到青梅對人體精神氣血的調整作用,實際上就隱藏在“望梅止渴”這個成語典故中。望梅止渴這個典故,道出了人體一個十分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一聯(lián)覺。

  聯(lián)覺是指由一種感覺引起另一種感覺的心理活動。具體到望梅止渴這個典故,就是由聽覺引起了味覺。除味聽聯(lián)覺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這樣的體驗:看到紅的、橙的、黃的顏色會產生溫暖的感覺,而看到藍的、青的、綠的顏色會產生寒冷、涼快或清爽的感覺,這是由視覺引起溫度覺的結果??吹矫牢读钊舜瓜延?,欣賞美景令人流連忘返,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都是聯(lián)覺產生的神奇效果。成語秀色可餐表達的就是這種感受。

  從中醫(yī)角度來看,《黃帝內經(jīng)》有“心有所喜,神有所惡”的記載。讀了本書,您是否有一種沖動,想立即買些青梅來吃?想立可吸取其中的養(yǎng)分,調節(jié)自己的酸堿平衡?這就是調整心神的作用。

  現(xiàn)代科學研究也認為,物質—信息一能量三者是相互作用的。接受好的信息能產生正能量,正能量會調整人體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接受不好的信息刺激會產生負能量,復能量能改變人的身體與心理使其向疾病發(fā)展,所謂“惡語傷人六月寒”。正因為聯(lián)覺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也使人們在有意無意中把這一心理學原理應用到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在現(xiàn)代的廣告中有相當普遍的應用。青梅及其制品本身不需要特殊的宣傳就有這種形象生動的聯(lián)覺作用,我把它歸結為一物多效,心神氣血同調。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您是否對青梅與人體的酸堿平衡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與體會?

  結語

  通過閱讀本書我們得知,加大加深對青梅果實及非果部分中生物活性成分及其醫(yī)療保健作用的研究力度,擴大其在養(yǎng)生保健與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中的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和顯著的社會與經(jīng)濟效益。

  本書作者張英教授常年致力于對具有我國本土資源特色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食物新資源的研究與開發(fā),取得了諸多具有高顯示度的科研成果。青梅及梅提取物的研究就是張英教授諸多研究成果之一。

  筆者是抱著學習的心理和先睹為快的心情閱讀此書的。翻開樣書一氣呵成,掩卷沉思獲益良多。深感《青梅與人類健康》是一部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好書。本書向廣大讀者闡釋了酸堿平衡對于健康的重要意義,指明了酸堿失衡的危害,提出了保持人體酸堿平衡的方法,倡導人們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與健康的飲食觀念,同時將青梅改善機體酸化狀態(tài)的研究成果公之于眾,對防止酸堿失衡導致的種種危害,把保持人體酸堿平衡作為養(yǎng)生保健的重要舉措之一彰顯出來,厥功甚偉,善莫大焉。相信各位讀者一定能從中受益,倘能堅持躬行,定能登堂入室,步入健康長壽的殿堂,實現(xiàn)“卻老全形”“同登壽域”的夢想。

  延長健康快樂的美好生活是醫(yī)學的靈魂,這也是一切醫(yī)學研究為之奮斗的最終目標。掌握平衡酸堿的養(yǎng)生之道,向健康出發(fā)、向長壽出發(fā),向幸福出發(fā)。

  在本書脫稿殺青即將付梓之際,主編邀請筆者為本書作跋。感編者之仁心,念養(yǎng)生之迫切;嘆青梅功能之隱埋,替我儕知此之幸甚,聊記數(shù)語以為跋。澄懷觀道,樂觀厥成。(文/于智敏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基礎理論研究所病因病機研究室主任)

相關知識

日本梅酒怎么喝???都說梅酒能美容是真的嗎?
【圖片】溜溜梅&天然有機酸含有多種天然有機酸的溜溜梅真的好吃又健康么?
溜溜梅天然梅凍——低熱量、高營養(yǎng)價值的健康小食
梅州市、梅江區(qū)校外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中心暨梅江區(qū)志愿服務促進中心揭牌
四類人群要少吃楊梅
健康飲食,酸堿平衡
白領麗人選擇酸梅湯養(yǎng)身
后疫情時代重塑健康觀念,韓梅梅綜合果蔬脆領跑“健康”零食
喜茶官宣健康推薦官帕梅拉·萊孚,“帕梅拉輕負擔推薦”飲品健康上線
24節(jié)氣芒種習俗之煮梅

網(wǎng)址: 青梅與人類健康:賞梅怡情悅性,品梅平衡酸堿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1968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