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乃萬病之源。
從骨科的角度來看,由于全身的重量都是由下肢來支撐,過重的身體會令腰膝關節(jié)磨損,令退化性關節(jié)炎惡化。過重的身體還會給腰背肌、韌帶、筋腱等過大的曲張力,時間久了會形成慢性背部疼痛。
一個公式,算出你是否需要減肥
你真的需要減肥嗎?醫(yī)學上評價是否肥胖,最常用的指標是身體質量指數(BMI),計算方法如下:
體重指數BMI = 體重(kg) ÷ 身高的平方(㎡)
WHO建議健康的BMI為18.5~23.9,亞洲人為18.5~22.9。 BMI不適用于兒童,孕婦,運動員,和病人。下圖為BMI值與體重的關系, 如果不會算,可以網上找到BMI計算器。
曾經流傳這樣一個笑話
悄悄告訴你一個不需要控制飲食、不需要鍛煉的減肥方法——請打開鏈接——接著出現大大的四個字:“別做夢了”。
要想真正減肥,一是科學營養(yǎng)控制飲食,二是適當的運動。這兩條就像DNA中的雙螺旋,你扭著我我扭著你,缺一不可。誰也別想不這么做就能減成肥。
哪些食物既滿足身體所需,又保證低熱量?哪些運動消耗能量更多,更有利于減肥?兩張表告訴你答案。
注:圖表引自《生命時報》
這里提醒下大家:
1.運動前后一定要拉伸,以免造成肌肉損傷,減肥不成反受罪。
2.運動時間是關鍵因素。鍛煉的前30分鐘,消耗的是身體內的水分和糖分,30分鐘后才會開始消耗脂肪。水分和糖分減少只能暫時減輕體重,而只有消耗脂肪,才能真正達到減肥的目的。
溫馨提示
減肥在于運動,更在于適當的運動。
掌握運動的強度極為重要,不應過度。如果你活動中感覺氣急、惡心,運動后10分鐘呼吸不能恢復正常,或運動后影響了你的睡眠時間和質量,應馬上停止或降低鍛煉的強度。
由于中老年人處于一個退行性改變的階段,因此,在鍛煉中要避免機械性、重復性動作,以免加重退變的進程。如有些老人在鍛煉中機械性地轉動頭部和頸部、扭動腰部、動輒上百下。殊不知,這樣的鍛煉對于會加速脊椎的生理結構的退變,有百害而無一利。
此外,反復的下蹲-站立以及重復性的上下樓梯,對于膝關節(jié)的損害較大,長此以往,會造成髕股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的骨關節(jié)炎,應該避免。
End
起步從未止步
努力打造
因為專業(y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