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科學飲食與健康論文【精選5篇】,營養(yǎng)學論文

科學飲食與健康論文【精選5篇】,營養(yǎng)學論文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1日 18:58

  《科學搭配成就健康飲食》內容簡介:每種食物都有自己的特性和營養(yǎng).不同的食物搭配在一起會起到不同的效果.怎樣能讓食物發(fā)揮其自身的價值,怎樣避免食物的不當搭配對身體健康產生的危害,《科學搭配成就健康飲食》將為您詳解.以下是學術堂整理的《科學飲食與健康論文》范文五篇供大家參考. 
 

 【第一篇】論文題目:大學生營養(yǎng)健康與科學飲食

  一、大學生營養(yǎng)需求

  (一)蛋白質蛋白質是建造、修補人體的主要物質,參與轉送營養(yǎng),調節(jié)體液的酸堿度和傳遞信息等復雜的生理過程,故在膳食中應保證優(yōu)質的蛋白質,如蛋類、乳品、肉類、魚蝦、豆制品等的供給,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和緊張思維活動的需要.否則可能導致發(fā)育遲鈍,機體抵抗力下降,記憶力和學習效能受影響.

  (二)熱量熱量的主要來源是糖和脂肪,其次是蛋白質.由于大學生以腦力勞動為主,正處在青春發(fā)育后期,體格還在發(fā)育,故食欲旺盛,熱量需要量大,為保證大學生有旺盛的精力進行學習和參與各項活動,應保證攝人足夠熱量.

  〔三)維生素、無機鹽維生素和無機鹽是構成人體、維持生命、生長發(fā)育、生殖等機能所必需的物質,也是調節(jié)物質代謝、構成某些輔酶的主要成分.大學生的骨骼發(fā)育雖速度減慢,但骨化仍在進行,肌肉組織的細胞呈直線增加,性器官逐漸成熟,因此,維生素和各種無機鹽的供給量必須充足,并有適當的比例.

  大學生的一般生活規(guī)律除上下午課堂學習外,還有早鍛煉、早自修、課外活動和晚自修,因此,三餐熱能的合理分配應是:早餐25%一30%,午餐40%,晚餐30%一35%.從供給熱能來源看,早餐應補充一些蛋白質、脂肪性食物,以滿足早鍛煉和保證上午學習的需要.

  二、大學生膳食營養(yǎng)調查

  我們對安徽省5所高校5000多名大學生有關一日三餐膳食情況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綜合分析,發(fā)現有些問題帶有普遍性.

  1熱量供給不足攝人熱量普遍遍低,只有標準供給量的75%略多.

  2.三餐熱量分布不當男生早餐熱量攝人僅占全日總熱量的15%左右,女生為20%多一點.有部分學生存在不進早餐,還有的養(yǎng)成上午9:30課間休息時匆匆進餐的不良習慣.

  3.蛋白質攝入不足根據調查報告,男生蛋白質攝人為標準供給量的70%,女生為75%04.維生素A及部分水溶性維生素B,、維生素Bz,維生素C不足.

  三、科學飲食

  健康飲食是指將患所有疾病的危險和患病的條件減低到最低程度的飲食.在營養(yǎng)學家當中有一個信條,即良好的健康所需的必要條件之一是良好的飲食.專家們斷定,對我們未來的健康,藥物不是最理想的出路,飲食對我們的命運起決定的作用.因此每個人特別是對于當今大學生來說,完全可以設計出自己一日三餐的營養(yǎng)攝取表.現將大學生(18歲)每日膳食營養(yǎng)素推薦量列一表格供大學生飲食設計時參考(見表1).

  說明:RN工是健康個體的膳食營養(yǎng)素攝人量目標,個體攝人量低于RNI時并不一定表明該個體未達到適量營養(yǎng)狀態(tài).長期攝人RNI水平,可以維持組織中有適當的儲備,如果某個體的平均攝人量達到或超過了RN工,可以認為該個體沒有攝人不足的危險.

  在大學生一日三餐攝取飲食時,記住以下保持健康的營養(yǎng)原則.

  1.每日進食適量的優(yōu)質蛋白質.

  2.脂肪攝人要適當,植物性脂肪要多于動物性脂肪.

  3.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4.少吃糖和精細糕點,吃清淡少鹽的膳食,限制嗜好品的消費.

  5.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6.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7.每日變換食物花色品種,每餐做到平衡膳食.

  8.每天吃奶類、豆類或其制品,以解決補鈣和增添優(yōu)質蛋白質.

  9.定時進餐,注意一日三餐的營養(yǎng)比例,改變不吃早餐的不良習慣.

  10.注意飲食衛(wèi)生和文明進餐,進餐時思想要集中.

  四、膳食供應

  (一)混合膳食

  為增強大學生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滿足大學生正常生理需要,后勤膳食部門要不斷進行研究,保證膳食營養(yǎng),提供一種基本營養(yǎng)素配比適宜和必需營養(yǎng)物質含量充足的膳食,即混合膳食.混合膳食是由植物性和動物性食品組成,適合人體消化道的解剖結構,并為達到完全價的、飽腹的和易消化的膳食標準提供先決條件.

  膳食部門在膳食設計、制作過程中,不僅僅滿足于大學生一日三餐吃飽,而是要吃好,講究合理營養(yǎng),達到"色、香、味、形、養(yǎng)"兼顧,率先逐步實現飲食科學化、標準化、制度化.混合膳食是健康人的普遍膳食類型.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維生素和無機鹽供給量要適當.最重要是以水果和蔬菜供給所需要維生素C,注意增加含鈣離子較高的乳制品、全麥制品和含鐵離子較高的菠菜、肝、魚等食物的供給.

  2.要提供充足的蛋白質和能量.膳食結構中,需增加動物性食物和豆制品的供給量,提高優(yōu)質蛋白質的比例.這樣,有利于機體的生長發(fā)育,有利于提高學生免疫能力,有利于降低貧血的發(fā)生率.

  3.制作食物時,多使用植物性油脂.因植物性油脂含有必需脂肪酸,動物性脂肪都含有膽固醇,膽固醇含量較多會引起生理障礙.

  4.要適當配置一些高纖維素食品.

  5.應盡量提供花色多樣、味美可口的飲食,要求14天內不應有重樣的菜肴.

  6.控制糖和鹽的使用,多提供少糖少鹽食品.

  7.每個窗口應按基本營養(yǎng)素的比例進行配置,并為大學生提出各種菜肴適宜攝取量的建議.

  (二)衛(wèi)生飲食

  "健康"膳食首先是衛(wèi)生飲食,它直接關系到師生健康.要嚴把采購質量關,操作、環(huán)境、個人衛(wèi)生關,認真貫徹食品衛(wèi)生法和食堂各項規(guī)章制度,嚴防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的發(fā)生.

  (三)注意食品烹調藝術,進行食品合理調配

  合理烹調是保證膳食質量和營養(yǎng)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食物在烹調過程中會發(fā)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

  食物通過這些變化,以及加人調味品的配合,可以除去原有的腥躁氣味,改變不好看的顏色,增加令人愉快的色、香、味等感官效果,同時也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提高所含營養(yǎng)素在人體內的利用率.食物在烹調中,也可能發(fā)生一些營養(yǎng)素的損失破壞.例如不大穩(wěn)定的維生素會在加熱時失去原有的生物學活性,水溶性維生素和無機鹽也會在切洗過程中溶于水而遭受損失.因此,在烹調過程中,一方面要求能達到提高感官效果,促進消化吸收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要盡量設法保存食物中原有的營養(yǎng)素,避免破壞損失.盡量使用些保存營養(yǎng)的烹調方法,如爐膛中烘烤、偎、燉、高壓蒸等,來代替炭火熏烤、油炸、水煮等營養(yǎng)破壞較大的烹調辦法.注意掌握烹調時間,減少加工過程中維生素的損耗等等.

原文出處:李敬華. 大學生營養(yǎng)健康與科學飲食[J].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2(04):58-59.

相關知識

高級營養(yǎng)師論文(精選10篇),營養(yǎng)學論文
營養(yǎng)畢業(yè)論文(優(yōu)選10篇),營養(yǎng)學論文
食療養(yǎng)生論文(精選8篇),中醫(yī)食療學論文
運動營養(yǎng)學論文(必讀10篇),營養(yǎng)學論文
飲食與健康論文通用5篇
環(huán)境與健康論文(精選5篇)
預防醫(yī)學本科畢業(yè)論文(精選范文10篇),預防醫(yī)學論文
孕期營養(yǎng)論文(最新范文6篇),營養(yǎng)學論文
營養(yǎng)學論文減肥與健康心得分享
健康心理學論文(精選7篇)

網址: 科學飲食與健康論文【精選5篇】,營養(yǎng)學論文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4778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