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吃一杯黃酒過端午

吃一杯黃酒過端午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2日 05:46

《白娘子傳奇》里,在端午節(jié)吃了雄黃酒的白素貞變出了原形,嚇得許仙魂飛魄散的橋段想來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在傳統(tǒng)中,端午節(jié)既要賽龍舟,又要吃粽子,與此同時,由于這一時節(jié)蛇蟲鼠蟻的活動性增強,為了驅蟲辟邪,人們還會沐蘭湯、掛艾草,而飲雄黃酒亦是其中一種。

黃酒所謂雄黃酒,其實就是用研磨成粉的雄黃泡制的白酒或者黃酒。雄黃本身可以做殺蟲劑、解毒劑,在沒有碘酒之類的消毒劑的古代,雄黃的作用不可小覷,人們更是相信,飲用含有微量雄黃粉末的酒液可以起到祛毒解癢的作用——不過隨著科技和醫(yī)學水平的不斷發(fā)展,現代人已經找到了更為安全的消毒劑和殺蟲劑,而含有硫化砷和汞的雄黃也并不適合在飲食中出現,但是黃酒作為端午節(jié)的常見酒之一,卻是可以繼續(xù)喝下去的。糯米、黍米和小米,釀造出了你熟悉的黃酒

如今,當你提起黃酒,印象里常常會是一片以紹興為代表的江南水鄉(xiāng)風景,甚至在國際上,許多人在提到黃酒時,也常常用“紹興酒”來進行表述。黃酒,的確是水鄉(xiāng)風物的代表,但若是縱觀歷史,這種有著悠久歷史的發(fā)酵酒,卻絕不僅僅在江南一帶生產,而是幾乎覆蓋全國的酒款——只不過若要細究起來,各地的黃酒也有些區(qū)別,譬如江南地區(qū)常用糯米,而到了北方,大黃米的應用頻率則會更高一些。

浙江紹興,一位工人在酒坊內開耙攪拌。用來釀造紹興酒的是江南人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食用到的粳糯米。這種米的米粒短而呈橢圓形,由于支鏈淀粉含量高,因此很容易糊化,在糖化和發(fā)酵過程中會表現得更加穩(wěn)定,不僅容易出酒,在精巧技藝的加持下,更是容易釀造出酒味香醇的好酒。被稱為黍米的大黃米是北方黃酒釀造時的主要原料之一,但真正能夠釀造出具有一定水準的酒款的黍米,卻仍舊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粘性出眾、容易糊化就是特點之一。除此之外,小米也是曾經北方較為常見的釀酒原料,但由于本身的產量并不算高,想要大批量進入酒廠用于釀酒,也并不是件容易事,久而久之,用這一原料釀造而成的黃酒便也越來越少了。

紹興黃酒酒坊的酒缸玉米其實也可以用來釀造黃酒,只不過由于玉米本身的脂肪、蛋白質含量都要比上述幾種原料來得高,因此在釀酒過程中需要提前進行預處理,否則很容易在發(fā)酵過程中出現許多奇奇怪怪的味道,甚至可能會出現酒液口感偏酸等情況。從冬天開始的黃酒釀造

既然使用的是糧食釀造,那就決定了只要條件允許、存糧充足,黃酒總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釀造的——話雖如此,可對于真正的手工黃酒匠人來說,釀造黃酒這件事情,是一定要在冬天的時候才可以進行的。

在紹興的釀酒師傅眼里,釀酒這件事情,須得在冬至前后進行,原因十分簡單,“好水出好酒”,而只有在冬至前后,用來釀酒的鑒湖水才會達到一年中品質最佳的時刻。

紹興鑒湖在小雪時候淋飯、大雪時候攤飯,跟隨著節(jié)氣而走的傳統(tǒng)釀酒方法讓黃酒誕生的每一步都充滿著儀式感,而那些一個又一個為正在發(fā)酵中的酒液開耙的夜晚,都是一代又一代經驗的傳承,你喝到的那一杯酒,其實與百年前的那一杯酒,在某種精神上并無二致——不過,隨著工業(yè)化的發(fā)展,不少酒廠已經告別了傳統(tǒng)的釀造方式,各種各樣的現代化設備被引入到了黃酒釀造的過程中,極大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也讓黃酒的價格更加親民,成為了日常餐桌上的常見酒款。(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chuàng)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知識

美國德國等國家也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養(yǎng)生秘密
端午養(yǎng)生五大注意事項
過端午需注意健康隱患 吃粽子要搭配粗糧減少胃腸負擔
端午節(jié)要如何養(yǎng)生?
端午習俗中的養(yǎng)生之道
端午節(jié)怎么健康吃粽子
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 還有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端午習俗中的養(yǎng)生之道?怎么吃更健康
端午節(jié)養(yǎng)生飲食要注意什么

網址: 吃一杯黃酒過端午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5922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