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療法簡介
穴位注射療法是以中醫(yī)基本理論為指導,以激發(fā)經絡、穴位的治療作用,結合近代醫(yī)藥學的藥物藥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獨特療法。使用時,將注射針刺入穴位后,作提插手法,使其得氣,抽吸無回血后再將藥液緩緩注入穴位,從而起到穴位、針刺、藥物結合的加成作用。一方面針刺和藥物作用直接刺激經絡上的穴位,產生一定的療效;另一方面,穴位注射后,藥物在穴位處存留的時間較長,故可增強與延長穴位的治療效能,并使之沿經絡循行以疏通經氣,直達相應的病理組織器官,充分發(fā)揮穴位和藥物的共同治療作用;再者,藥物對穴位的作用亦可通過神經系統(tǒng)和神經體液系統(tǒng)作用于機體,激發(fā)人體的抗病能力,產生出大的療效。
所以穴位注射療法不僅為針刺治病提供了多種有效的特異性穴位刺激物,而且也為藥物提供了相對特異性的給藥途徑(經絡穴位),能減少用藥量,提高療效,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治療方法。
穴位注射療法用及小劑量的藥物,即可取得和大劑量肌肉注射同樣的效果,所以不僅能提高療效,而且可以減少用藥量。由于用藥量的減少,相應的某些藥物的毒副作用也減低。
一般穴位注射以后,即可隨意活動,較之針刺留針法縮短了治療時間。注入的液體用量多時刺激范圍大,且吸收需要一定的時間,可于穴位維持較長時間的刺激,延長治療時效。
操作方法
選穴處方
一般可根據(jù)針灸治療時的處方原則辨證取穴,局部取穴則選用壓痛點、皮下結節(jié)、條索狀物等陽性反應點進行治療。選穴宜精練,以1-2穴為妥,最多不超過4個穴,并宜選肌肉比較豐富的部位進行穴位注射。
操作程序
根據(jù)所選穴位的部位不同及用藥劑量的差異,選擇合適的注射器及針頭。局部常規(guī)消毒后刺入穴位,慢慢推進或上下提插,待針下有”得氣”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無血,即可將藥推入。
藥物劑量
根據(jù)穴位所在部位與病變組織的不同要求,決定針刺角度和注射的深淺。如頭面及四肢遠端等皮肉淺薄處的穴位多淺刺,而腰部和四肢肌肉豐厚部位的穴位可深刺。三叉神經痛于面部有觸痛點,可在皮內注射成一”皮丘”;腰肌勞損的部位多較深,故宜適當深刺注射。
穴位注射的用藥劑量差異較大,決定于注射部位及藥物的性質及濃度。一般耳穴每穴注射0.1ml,面部每穴注射0.3-0.5ml,四肢部每穴注射1-2ml,胸背部每穴注射0.5-1ml,腰臀部每穴注射2-15ml。刺激性較小的藥物,如葡萄糖水、生理食鹽水等用量較大,每次可注射10-20ml,而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如乙醇),和特異性藥物(如抗生素、激素、Atropine、Xylocaine等)一般用量較小,即所謂小劑量穴位注射,每次用量多為常規(guī)量的1/10~1/3。中藥注射液的穴位注射常規(guī)劑量為1-2ml。
穴位注射療法數(shù)十年來被臨床廣泛采用,所用藥物亦多變化,把中西藥物中適用肌肉注射的大部分注射液,也擴充進去,如當歸注射液0.5毫升的混合液,要注射到肌肉的附著點上,并采用多點注入法。
注:在臺灣由于供中醫(yī)使用的注射藥物取得不易且法令不許可,臨床上具中西醫(yī)師執(zhí)照者或有些許應用空間,一般藥局可取得VitB1、B12、B-Complex、葡萄糖水、生理食鹽水、注射用水、類固醇等,應用于頑固型疼痛(排除癌痛)、三叉神經痛、顏面神經麻痹等。
秀傳季刊.2006第21卷第4期
相關知識
穴位按摩,經穴健康療法,人體穴位按摩治療疾病方法
暈車按摩哪個穴位 治療暈車的幾個穴位
穴位按摩 穴位按摩手法及注意事項
手部穴位圖及按摩手穴治療疾病法大全(圖解)
安全有效的中醫(yī)減肥法——穴位埋線
神奇的穴位按摩療法
【健康科普】穴位埋線減肥療法真的有效嗎?
中醫(yī)眩暈療法:穴位按摩與調理飲食
足反射療法
輕松有效瘦臉方法,10種臉部穴位按摩介紹
網(wǎng)址: 穴位注射療法簡介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8729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