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超越“腸

超越“腸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4日 13:58

圖片

編者按:

腸道微生物組的研究不僅揭示了腸-腦軸的存在,而且還發(fā)現(xiàn)腸道與許多器官都存在聯(lián)系。腸-皮膚軸、腸-免疫軸、腸-肺軸……一系列的研究表明,腸道及腸道微生物組與機體健康緊密相關(guān)。

今天,我們特別關(guān)注腸-X 軸,希望本文能夠為相關(guān)的產(chǎn)業(yè)人士和諸位讀者帶來一些啟發(fā)與幫助。

腸-X軸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腸道健康,這使得越來越多的科學(xué)家們開始探索“腸-X 軸”,這些“軸”突出了腸道微生物組與其他身體系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系,比如免疫系統(tǒng)和皮膚等。

IFF 公司的全球健康部門經(jīng)理、分管大腦與消化健康市場的 Trevor Wagner 博士解釋道:“微生物組對人體健康至關(guān)重要,膳食補充劑市場正朝著越來越關(guān)注微生物組健康的方向發(fā)展。這很可能是由于消費者對微生物組-腸-腦軸的了解不斷加深,并且認識到腸道健康會影響機體的方方面面?!?/p>

根據(jù)調(diào)研公司 Health Focus International 的 2020 全球腸道健康報告,腸道健康與全身健康之間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

該報告指出:超過 70%的消費者認為消化系統(tǒng)健康在全身健康中起著關(guān)鍵作用。60%的消費者會將腸道健康與精神健康、免疫力、能量、情緒、體重管理、健康衰老、壓力以及外觀等聯(lián)系起來。

該報告進一步指出:超過一半的消費者對“腸道微生物組或腸道中的有益菌、有害菌如何影響全身健康”非常或極其感興趣。

消費者開始了解到,腸道不僅與大腦有直接的聯(lián)系,還與身體中的其他主要器官有所聯(lián)系。而供應(yīng)商和制造商也在緊密鑼鼓地提出解決方案,以幫助消費者實現(xiàn)他們的健康目標。

圖片

更好的心理健康與認知表現(xiàn)

眾多研究強調(diào),腸道微生物組與大腦健康之間會相互影響。腸-腦軸是一條雙向溝通途徑,可以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CNS)和腸道神經(jīng)系統(tǒng)(ENS)之間傳遞信號。

如果你在谷歌學(xué)術(shù)上搜索“腸-腦軸(gut-brain axis)”,那么你會發(fā)現(xiàn) 2021 年發(fā)表了超過 12,000 篇相關(guān)研究,2022 年第一季度發(fā)表了 2,000 余項研究。相當數(shù)量的研究表明,健康的腸道可能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

NZMP 公司的全球高級營銷經(jīng)理、分管積極生活市場的 Marshall Fong 提到了一項研究,該研究發(fā)現(xiàn),多達 70%~90%的腸易激綜合征(IBS)患者,在其一生中會出現(xiàn)精神障礙,尤其是抑郁和焦慮[1]。此外,大約 29%的重度抑郁癥患者的腸道癥狀符合 IBS 的診斷標準。

腸-腦軸的確切作用機制仍有待證實。然而,眾多研究已揭示,腸漏會阻礙健康的大腦活動。

相關(guān)研究已證明,腸道微生物可影響數(shù)種免疫因子和神經(jīng)信號分子的釋放[2]。如微生物可產(chǎn)生神經(jīng)遞質(zhì) 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和五羥色胺等[3]。這些神經(jīng)遞質(zhì)已被證明可影響腸-腦軸的信號傳遞,并最終影響行為,包括人們?nèi)绾螒?yīng)對壓力。

這些微生物還可以產(chǎn)生短鏈脂肪酸(SCFAs),SCFAs 與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元功能和減少小鼠的抑郁癥樣行為有關(guān)[4]。

Kaneka Probiotics 公司的營銷總監(jiān) Sid Shastri 解釋說,另外,大腦與腸道之間不正常的交流,會干擾身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能力,并導(dǎo)致功能障礙。

越來越多的以微生物組失衡為重點的研究,可能會幫助我們了解阿爾茨海默病等腦退化疾病病因,并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來自泰國及印度的研究人員表示,平衡的腸道微生物組可能有助于減少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神經(jīng)變性的影響[5]。

這些研究人員指出:“多項實驗和臨床研究揭示了腸道微生物組在宿主認知方面的作用,與衰老相關(guān)的微生物組失調(diào)會導(dǎo)致神經(jīng)變性。腸道微生物組失調(diào)導(dǎo)致淀粉樣蛋白和脂多糖分泌,從而破壞了胃腸道的通透性和血腦屏障,并最終導(dǎo)致阿爾茨海默病中的神經(jīng)元死亡?!?/p>

根據(jù) Shastri 的說法,位于胃腸道的 ENS 的破壞,可能會導(dǎo)致焦慮和不佳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他說,與此對應(yīng)的是,壓力和焦慮也可以引起夸張的腸道反應(yīng)。

圖片

腸-免疫軸

ChildLife Essentials 公司的 Vicky Mak 則更關(guān)注腸-腦-免疫之間的聯(lián)系,她說,腸道在支持兒童的身心健康方面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澳c-腦軸與免疫系統(tǒng)深深地交織在一起,免疫系統(tǒng)保衛(wèi)和呵護大腦及腸道免受環(huán)境物質(zhì)的影響。研究人員已經(jīng)確定,腸-腦-免疫之間存在三角關(guān)系[6]?!?/p>

對于新生兒而言,生命早期的 12 個月,是大腦快速發(fā)育和腸道微生物動態(tài)定植最重要的時期,Mak 如是說。

Mak 說:“在這方面,腸道的作用就像是一條‘信息高速公路’。腸道中有一個被稱為‘腸道相關(guān)淋巴組織(GALT)’的部位,它含有許多對免疫平衡至關(guān)重要的免疫細胞,GALT 在抵御病原體和調(diào)節(jié)營養(yǎng)物質(zhì)攝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腸道微生物組經(jīng)常與 GALT 接觸?!?/p>

她進一步指出,正在進行的研究表明,腸-免疫軸在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她說:“已有研究報道,1 型糖尿病中會出現(xiàn)腸-免疫系統(tǒng)功能異常的跡象,如腸道免疫激活和腸道通透性增加[9]。”

For the Biome 公司的配方師 Paul Schulick 說道:“免疫系統(tǒng)幾乎與腸道密不可分,它們通過受體進行交流。它們在功能上互相支持,從而協(xié)同支持全身健康。腸道和免疫系統(tǒng)需要彼此!”

Schulick 將腸-免疫軸的動態(tài)平衡比作花園的除草工作:“免疫系統(tǒng)通過幫助腸道保持有益微生物(好菌)的平衡,并通過辨別和消除有害菌,來支持腸道健康?!?/p>

圖片

腸-皮膚軸

“更健康的皮膚源于內(nèi)在”,這句話從未如此真實過。與其他一些“腸-器官軸”相比,腸-皮膚軸是更新的發(fā)現(xiàn)。它將健康的皮膚與平衡的腸道微生物組聯(lián)系起來——皮膚有自己的微生物組,但它似乎也受到腸道微生物組的影響。

SkinBio Therapeutics 公司的首席執(zhí)行官 Stuart Ashman 說:“已經(jīng)有大量的研究和數(shù)據(jù)表明,腸道的健康與皮膚的健康有直接關(guān)系[10]。想一下,當我們攝入會過敏食物,并發(fā)生蕁麻疹,這一過程背后發(fā)生了什么?”

根據(jù) Ashman 的說法,自然逆轉(zhuǎn)皮膚損傷始于健康的微生物組,精選的“友好細菌”通過腸-皮膚軸與皮膚進行交流,可以改善皮膚健康[11]。

他指出:“腸道不僅僅只是來回發(fā)送和接收信息,腸道的健康與身體的其他部分有更多的互動。我會說腸道更像一個管弦樂隊的指揮,指揮著身體的健康。”

腸-心臟軸

2011 年,研究將腸道微生物組與改善血液膽固醇和血糖水平聯(lián)系了起來。來自克利夫蘭診所的研究顯示,腸道微生物組參與了膳食磷脂酰膽堿(PC)的代謝,可將其分解為小分子代謝物,包括膽堿、三甲胺-N-氧化物(TMAO)和甜菜堿[12]。

Kerry 公司旗下 Bio-K+ 公司的研發(fā)部人員 Marie-Christine Robitaille 指出:“問題是,研究還顯示,這些代謝物濃度的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guān)?!?/p>

最近,來自魯汶天主教大學(xué)的一個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服用一種單一的細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 菌),或可改善超重或肥胖者的胰島素敏感性,以及降低他們的胰島素血癥發(fā)病率和總血漿膽固醇水平[13]。Robitaille 指出,研究顯示,熱滅活的 Akk 菌也被證明可以降低體重、減少脂肪量和縮小臀圍[14]。

Robitaille 指出:“所有這些變化都與心臟代謝健康有關(guān)?!?/p>

圖片

腸-X軸的未來

Kaneka 公司的 Shastri 說,這個領(lǐng)域是開放的,大家可以尋找其他的腸-X 軸。

他說:“已經(jīng)可以確認的是,不同器官有著自己獨特的微生物組,但對于良好的全身健康來說,一個統(tǒng)一且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一個健康的腸道。腸道微生物組影響著腸道以外的器官和系統(tǒng)的信號傳遞?!?/p>

腸-X 軸領(lǐng)域的一個新興前沿是腸道與肺的關(guān)聯(lián),這也是 Schulick 非常感興趣的一個方向。

Schulick 說:“仍有很多東西需要學(xué)習。但是到目前為止,已有的信息表明,腸-肺軸涉及到復(fù)雜的途徑,它允許腸道微生物組和肺部微生物組通過淋巴系統(tǒng)進行相互作用。”

細菌和它們的代謝物(包括 SCFAs)可以通過一個人的淋巴系統(tǒng)循環(huán)到全身,并調(diào)節(jié)肺部的免疫反應(yīng)。腸道也可以將支持組織修復(fù)的細胞送到肺部。一項臨床研究表明,肺部的感染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15]。

此外,最近的研究還強調(diào)了腸道與腎臟之間的交流,有研究表明,創(chuàng)造一個平衡的微生物組或可幫助我們更好地維持腎臟健康和功能[16]。

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科學(xué)家們已經(jīng)從探索腸-腦軸到繪制整個腸-X 軸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宏圖,甚至更進一步,當前消費者都已經(jīng)意識到了消化產(chǎn)品能夠超越腸道,支持全身健康。

參考文獻:

1. Garakani A et al. "Comorbidity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psychiatric patients: A review." Am J Ther.2003;10(1):67.

2. Bailey MT et al.“Exposure to a social stressor alters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implications for stressor-induced immunomodulation." Brain Behav Immun.2011;25(3):397-407.

3. Sudo N."Biogenic Amines: Signals Between Commensal Microbicta and Gut Physiology."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2019;10:504.

4. Van de Wouw M et al. "Short-chain fatty acids: microbial metabolites that alleviate stress-induced brain-gut axis alterations."JPhysiol.2018;596(20):4923-4944.

5. Kesika P et al "Role of gut-brain axis, gut microbial composition, andprobiotic interven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Life Sci.2021;264:118627.

6. Szabo A and Rainavolgyi E."The Brain-Immune-Gut Triangle: hnate Immunity ity it Psychiatric and Neurological Disorders."Curr Immunol Rev.2013;9(4):248.

7. Ihekweazu FD and Versabvic J."Development of the Pediatric Gut Microbiome: Impact on Health and Disease." Am J Med Sci.2018;356(5):413-423.

8. Morbe UM et al. "Human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 (GALT); diversity, structure,and function."Mucosal Immunol.2021;14(4):793-802.

9. Vaarala O."The Gut mmune System and Type 1 Diabetes." Ann NY Acad Sci.2002;958(1):39-46.

10. Sinha S et al. "The skin microbiome and the guut-skin axis."Clin Dermatol.2021;39(5):829-839.

11. Salem I et al "The gut microbiome as a major regulator of the gut-skin axis." Front Microbiol.2018:9:1459.

12. Wang Z et al. "Gut flora metabolism of phosphatidylcholine promo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ature.2011;472:57-63.

13. Depormier C et al. "Supplementation with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in overweight and obesse human volunteers: a proof-of-concept expibratory study."Nat Med. 2019;25(7):1096-1103.

14. Plovier H et al.“A purified membrane proteilh from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or the pasteurized bacterium improves metabolism in obese and diabetic mice." Nat Med. 2017;23(1):13.

15. Enaud R et al.“The Gut-Lung Axis in Health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A Place for Inter-Organ and hter-Kingdom Crosstalks."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2020;10:9.

16. Bland J.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he Gut-Kidney Connection?" Integr Med (Encinitas).2017;16(2):14-16.

原文網(wǎng)址:

作者|Brenda Porter-Rockwell

編譯|Jessica

相關(guān)知識

8款越吃越瘦的超級食物
超半數(shù)成年人超重或肥胖 如何打破“越減越肥”怪圈?
超越百歲,5
橄欖油減肥方法 令腸道更健康 越瘦越美麗
為什么腸胃病患者越來越多?醫(yī)生直言:多半跟這4個不良習慣有關(guān)
所謂的“刮油”食物,真能清腸減脂越吃越瘦嗎?
健身無止境:挑戰(zhàn)自我,超越極限
人越來越消瘦了
越吃越瘦的減脂餐合集?快速刷脂超好吃
越吃越漂亮的秘密武器

網(wǎng)址: 超越“腸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1902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