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合理膳食).doc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合理膳食).doc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4日 09:31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合理膳食).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合理膳食).doc(25頁珍藏版)》請在知學網(wǎng)上搜索。

1、合理營養(yǎng)是健康的物質(zhì)基礎(chǔ),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營養(yǎng)的根本途徑。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正是根據(jù)平衡膳食理論制定的飲食指導原則,優(yōu)化飲食結(jié)構(gòu),以減少與膳食失衡有關(guān)的疾病發(fā)生。指南就是為了指導百姓更科學地選擇搭配食物、健康飲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寶塔三部分組成。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十條).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谷類食物是中國傳統(tǒng)膳食的主體,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也是最經(jīng)濟的能量食物。堅持谷類為主,可以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弊端。谷類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本保證,粗細搭配有利于合理攝取營養(yǎng)素。稻米、小麥不要研磨得太精,以免所含維生素、

2、礦物質(zhì)和膳食纖維流失。 到底每天要吃多少種食物才算多樣呢?偏食、挑食對健康有什么壞處?一般來說,在日常膳食中要保證以下五大類食物的攝取:第一類是谷類及薯類,包括米、面、雜糧等;第二類為動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魚、蛋、奶等;第三類為豆類及其制品,包括大樓及其他干豆類;第四類為蔬菜水果類,包括鮮豆、根莖、葉花、花果等;第五類為純熱能食物,包括動植物油、淀粉、食用糖等。如果你不確定怎樣搭配食物才能保證豐富的營養(yǎng),那么每天盡可能吃20至30中不同的食物,每樣都少吃,總是不會錯的。對青少年來說,更要糾正偏食、挑食的毛病,否則不僅會影響生長發(fā)育,嚴重者還有可能因缺乏某種營養(yǎng)導致疾病發(fā)生。什么是粗糧?每天吃

3、多少粗糧最合適?粗細糧應該怎樣搭配?粗糧是相對于稻米、小麥等“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玉米、高粱、小米、蕎麥、燕麥、薯類及各種豆類。粗糧和細糧統(tǒng)稱為“五谷雜糧”。谷類食物是中國傳統(tǒng)膳食的主體。而西式的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過高,膳食纖維過低,對一些慢性病的預防不利。因此,最新版本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的粗糧。之前有研究發(fā)現(xiàn),日常飲食以六分粗糧、四分細糧最為適宜,粗細糧搭配食用最合理。需要注意的是,吃粗糧時也應適當搭配葷菜,以平衡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富含蔬菜、水果和薯類的膳食對保持身體健康,維持腸道正常供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風險具有重要作

4、用。水果和蔬菜互有優(yōu)勢,不能互為替代。推薦每餐有蔬菜,每日吃水果,同時注意增加薯類的攝入。 綠葉蔬菜最有營養(yǎng)嗎?多吃水果可以代替蔬菜嗎?蔬菜的種類繁多,包括植物的葉、莖、花等,不同品種所含營養(yǎng)成分不盡相同。一般來說,紅、黃、綠、紫等深色的蔬菜中維生素含量超過淺色蔬菜和一般水果,它們是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和葉酸、礦物質(zhì)(鈣、磷、鉀、鎂、鐵)、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水果雖然營養(yǎng)也很豐富,但有些水果中維生素及一些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如新鮮蔬菜,因此水果只能作為飲食的補充,不可用水果代替蔬菜。況且水果吃得過多,容易吸收過多的糖分,影響健康。為什么要特別提倡吃薯類?常吃薯類會發(fā)胖嗎?會使血糖升高嗎?

5、薯類營養(yǎng)豐富,所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C、B1、B2,比蘋果高的多,鈣、磷、鎂、鉀含量也很高。薯類中含有大量被稱為是“第七營養(yǎng)素”的食物纖維,有預防便秘和腸癌等作用。薯類成分中比較特殊的是其所含的淀粉,被稱為抗性淀粉,屬于食物纖維類。這類淀粉具有耐受消化酶的作用。本身所含能量極低,不會產(chǎn)生肥胖。此外,抗性淀粉不能在小腸內(nèi)分解為葡萄糖,因而不會提升體內(nèi)血糖濃度,對胰島素分泌的影響極小,適宜血糖不穩(wěn)定或高血糖患者食用。而且抗性淀粉能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進而起到防止動脈硬化與心、腦血管病的功效。.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奶類營養(yǎng)成分齊全,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是膳食中鈣的最佳來源,飲奶可以促進兒

6、童生長發(fā)育和預防骨質(zhì)疏松;大豆是我國居民膳食中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重要來源,營養(yǎng)豐富,且具有多種健康功效,尤其對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是一類很好的食物。 喝牛奶真的可以補鈣嗎?成年人、兒童和老年人每天分別應該喝多少牛奶?我國居民膳食提供的鈣普遍偏低,奶類除含豐富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鈣質(zhì)的極好來源。如果膳食中不含乳制品,就很難達到鈣的每日推薦量。專家建議,成年人每天喝牛奶250毫升左右;小孩500毫升;老年人每天喝牛奶、酸奶各250毫升。因為酸奶中存在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鈣,對老年人而言更易吸收。為了更好地使牛奶中的成分得到吸收,應該每天喝奶的同時,增加身體活動量,保證每天

7、曬太陽,這樣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如何選擇奶制品?指南推薦每人每天飲液態(tài)奶300g,也可食用其他相當量的奶制品來代替,如酸奶360g、奶粉45g,有條件者可以多飲用些奶或奶制品來保證鈣的充足攝入。對于飲奶量更多或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傾向者應選擇減脂、低脂、脫脂奶及其制品, 飲奶后出現(xiàn)腹脹、腹瀉等不適癥狀者,可首選低乳糖奶及奶制品,如酸奶、奶酪等,建議飲奶時和固體食物搭配食用,并要少量多次。嬰幼兒要盡可能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配方奶制品。選擇奶制品時要注意含乳飲料,一般來說,其營養(yǎng)價值低于牛奶和酸奶。女性在更年期應該多吃豆制品嗎?一般人每天吃多少合適?研究發(fā)現(xiàn),多吃大豆食品可使更年期以后的婦女保持強壯的骨

8、骼,從而可減少隔著和骨質(zhì)疏松的危險。此外,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可以減輕更年期的一些癥狀,尤其是與女性雌激素的結(jié)構(gòu)非常相似的異黃酮,被認為可以和天然雌激素產(chǎn)生同樣的效果。按照指南中大豆類的攝入量,每天應攝入相對于干豆3050g的大豆及制品,具體到生活中,就是攝入100150g的豆腐,或者50100g的豆腐干。平時煮飯和煮粥時,也可在大米中加入豆類。.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魚、禽、蛋和瘦肉均屬于動物性食物,是人類優(yōu)質(zhì)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的良 好來源,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瘦畜肉鐵含量高且利用率好。魚類脂肪含量一般較低,且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禽類脂肪含量也較低,且

9、不飽和脂肪酸 含量較高;蛋類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各種營養(yǎng)成分比較齊全,是很經(jīng)濟的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來源。 吃魚比吃肉更健康嗎?魚、禽、蛋和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的良好來源。專家建議,動物性食品首選魚,豬肉提倡吃瘦的。魚是人類食品中動物蛋白質(zhì)的重要來源之一,魚含動物蛋白和鈣、磷及維生素A、D、B1、B2等物質(zhì),不僅比豬肉、雞肉等動物肉類都高,且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哪些人要多吃魚?多吃魚可以緩解焦慮嗎?由于魚肉肌纖維較細,含有多量可溶性成膠物質(zhì),結(jié)構(gòu)柔軟,因此更適合病人、中老年人和兒童食用,小孩多吃魚還會變得更聰明。同時魚肉中含有一種只有水生動物才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它能降低膽固醇和

10、甘油三酯,防止血液凝集,對冠心病和腦溢血病的預防有很好作用。腦力工作者,一般都承受相當大的工作和社會壓力,壓力太大時常出現(xiàn)思維上短暫的空白、語言不流暢、反應遲緩、心理焦慮等現(xiàn)象,魚肉中所含的w-3脂肪酸能使人的心理焦慮減輕,有助緩解精神壓力。.減少烹調(diào)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脂肪是人體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攝入過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慢性疾 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膳食鹽的攝入量過高與高血壓的患病率密切相關(guān)。 食用油和食鹽攝入過多是我國城鄉(xiāng)居民共同存在的營養(yǎng)問題。為此,建議我國居民應養(yǎng)成吃清淡少鹽膳食的習慣,即膳食不要太油膩,不

11、要太咸,不要攝食過多的動 物性食物和油炸、煙熏、腌制食物。每天烹飪用油量多少最合適?如何控制用油?2008年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膳食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我省居民平均每天油攝入量為42.8克,與指南推薦的2530g相比大大超標。不合理的攝入量間接導致了肥胖人群和高血壓人群的增長,因此,減少烹飪油用量非常有必要。專家建議,如果把25克食用油放到喝湯用的白瓷勺里,剛好是兩勺半,有的菜盡可能采用煮、蒸、煲的方式,可以減少用油量。少吃鹽可以預防慢性病,怎樣控制放鹽量?2008年浙江省城鄉(xiāng)居民膳食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我省居民平均每天食鹽攝入量為11.3克,是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的每日攝入量6克的1.9倍,而吃鹽過多很容易造成高

12、血壓等慢性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減少薯片、雞翅等快餐食品的攝入。家常烹飪時,可利用“控鹽勺”嚴格控制放鹽量,口味重的人可以在燒菜時放少許醋以幫助自己適應少鹽食物。此外,也可以適當用鉀鹽替代鈉鹽。.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進食量和運動是保持健康體重的兩個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體能量,運動消耗能量。如果進食量過大 而運動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會在體內(nèi)以脂肪的形式積存下來,增加體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則引起體重過低或消瘦。 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食欲可以有效控制進食量,不過有些人食欲調(diào)節(jié)不敏感,滿足食欲的進食量常常超過實際需要。食不過量對他們意味著少吃幾口,不要每頓飯都吃 到十成飽。由于生活方式的

13、改變,人們的身體活動減少,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成年人體力活動不足或缺乏體育鍛煉,應改變久坐少動的不良生活方式,養(yǎng)成天天運動的習 慣,堅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能量的活動?!笆巢贿^量”的原則是怎樣的?在所謂“食不過量”的問題上,應遵循早餐一定要吃(肉、蛋、奶、豆至少要吃一種),且要吃飽;午餐和晚餐為七八分飽的原則。在家吃飯者,要將就餐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菜飯粥一起食用,采用細嚼慢咽的進餐方式,既可避免暴飲暴食,又能防止能量攝入不足;在外就餐者,可先喝點湯或粥再吃涼菜、熱菜、最后一定要吃主食。一些特殊職業(yè)者如果需要改變就餐時間,應在營養(yǎng)師的指導下進行。每天乘地鐵要步行10分鐘才能到站點,這算不算“天天運動

14、”?步行也是運動方式的一種,但每天僅10分鐘的步行運動是遠遠不夠的。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成年人身體活動不足或缺乏體育鍛煉,應改變久坐少動的不良方式,養(yǎng)成天天運動的習慣,堅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體力的活動。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如果身體推薦允許,最好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健康體重”到底是如何定義的?提到健康體重,不能不提的是體質(zhì)指數(shù)(BMI),它是用于體重分類的一種全球標準,分成四個級別:正常、偏瘦、超重及肥胖,它的計算方式為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通常情況下,體質(zhì)指數(shù)在18.525被稱作正常體重,2530為超重,超過30為肥胖。因此,反過來計算的話,

15、健康體重=BMI乘以身高(米)的平方,(BMI應在18.525之間)。大家可以根據(jù)各自的身高狀態(tài),測試一下體重是否超標。.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時間及食量,進餐定時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應占全天總能量的25%30%,午餐應占30%40%,晚餐應占30%40%,可 根據(jù)職業(yè)、勞動強度和生活習慣進行適當調(diào)整。一般情況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進 行為宜。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證其營養(yǎng)充足,午餐要吃好,晚餐要適量。不暴飲暴食,不經(jīng)常在外就餐,盡可能與家人共同進餐,并營造輕松愉快的就餐氛圍。零食作 為一日三餐之外的營養(yǎng)補充,可以合理選用,但來自零食的能量應計入全天能量攝入之中。三餐的分配怎么樣才算合理?所謂合理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一般情況下,三餐提供的能量應分別占全體能量的30%、40%和30%。早餐的重要性已經(jīng)為大多數(shù)人所熟知,就餐時間應選擇在起床后半小時為最佳。晚餐盡量以清淡為主,過于豐盛、油膩會延長消化時間,影響睡眠質(zhì)量,可以多選擇糙米、全麥等食物。以前都說吃零食不健康,但有人卻非常喜歡吃堅果零食,到底吃零

相關(guān)知識

中國特定人群膳食指南
孕期膳食指南
減重的膳食指南,瘦身的膳食寶塔
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PDF
不同人群膳食指南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發(fā)布——我國首次提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
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
備孕婦女膳食指南
哺乳期女性膳食生活指南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婦幼營養(yǎng)分會發(fā)布《中國婦幼人群膳食指南(2016)》

網(wǎng)址: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合理膳食).doc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211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