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兒童早期發(fā)展與保健指導

兒童早期發(fā)展與保健指導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4日 10:18

《兒童早期發(fā)展與保健指導》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兒童早期發(fā)展與保健指導(4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兒童早期發(fā)展與保健指導 兒童早期發(fā)展包括感知覺、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情感、認知和社會適應(交往)等能力的發(fā)展。 兒童早期發(fā)展需要兩方面的營養(yǎng):一是物質營養(yǎng)(適量均衡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二是精神營養(yǎng)(豐富適宜的環(huán)境刺激,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味覺、情感和運動訓練等)。為兒童提供精神營養(yǎng)對兒童早期發(fā)象物質營養(yǎng)同樣非常重要。 兒童早期是智力、人格和社會行為的形成至關重要階段,是奠定人的認知、語言、社會交往等能力的關鍵期。兒童早期又是孩子一生中最容易受外界影響的階段,是可塑性最大的時期。因此,給兒童早期提供充足合理的營養(yǎng)和豐富適宜的環(huán)境刺激,能使兒童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2、,獲得最佳的人生開端。 嬰兒出生后就有情感、語言交流的需求并具備看、聽、觸覺等感知覺的能力,家長不要僅滿足于對寶寶的生活關照,忽略了他們精神需要。因此,自寶寶出生后,就要給寶寶提供充足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刺激,多與寶寶進行語言情感交流等。 給兒童早期適當感知覺和運動等訓練刺激要按照小兒的不同年齡階段的生理、心理 發(fā)育特點及規(guī)律進行,因此我們要掌握兒童早期發(fā)育規(guī)律,才能做到科學合理指導。 一、兒童早期動作發(fā)育與指導 兒童動作發(fā)育是神經精神發(fā)育的一個 重要標志,是與心理、智能密切相關的,是有著比較嚴密、內在的規(guī)律。 動作發(fā)育規(guī)律: 、從上而下(如:抬頭坐站走); 、從近到遠(如:抬肩伸手手指取物)

3、; 3、從不協(xié)調到協(xié)調; 4、先正面動作后反面動作(如:先能握物,后能隨意放下)。 運動分為大運動和精細運動。 (一)大運動 大運動指人體姿勢和全身運動、如抬頭、坐、爬、走等 1、大運動發(fā)育順序: 1個月:俯臥位時短暫抬頭動作、會 豎頭數(shù)秒; 2個月:俯臥位時抬頭45度角,豎頭 片刻。 3個月:俯臥位時指頭45 -90 度,可用 肘支撐抬起胸部,豎頭較穩(wěn),可 自如地轉頭;4個月:開始翻身,從仰臥位側臥位;5個月:背靠坐片刻,翻身從仰臥位 俯 臥位;6個月:獨坐片刻,從俯臥位仰臥位; 7個月:能坐得很穩(wěn),能連續(xù)翻滾; 8個月:會爬行; 9個月:扶大人的手或扶物站立; 10個月:開始扶物邁步; 1

4、1個月:獨站片刻; 12個月:牽手會走路,有的能獨 走幾步; 13-15個月:較穩(wěn)地獨自行走; 16-18個月:行走比較自如,扶手或扶 欄上下樓梯; 19-21個月:會跑,倒退走; 22-24個月:雙腳跳,獨自上樓梯; 25-30個月:獨自下樓梯; 31-36個月:跳遠、跳高、兩足交替上、 下樓梯。 2、大運動發(fā)展指導內容: 0-3個月嬰兒的運動發(fā)育主要是頭部,應訓練豎頭和抬頭,促進頸部肌力發(fā)展。每次豎抱或俯臥抬頭不宜時間太長,一般3-5分鐘,每日3-4次; 4-5個月:練習翻身,從被動翻身主動翻身; 6-7 個 月: 練習坐,從背靠坐獨坐 坐穩(wěn),坐著玩;8-9 個 月: 練習爬,練習扶物站立

5、;10-12個月:先訓練扶物走、獨站,后 訓練牽手走、獨走。每次訓練 5-10分鐘,每日2-4次; 13-15個月:學習獨自走路,使步態(tài)走穩(wěn);18-24個月:訓練自己扶欄或扶手上下臺 階(樓梯)、拉玩具倒退走; 2-3歲:練習雙足交替上下樓梯,練習跑、 雙腳跳高、跳遠等; 3、應該注意的異常情況(1)3個月豎頭不穩(wěn),俯臥位時抬頭小 于45度角;(2)身體柔軟,像一個布娃娃;(3)身體僵硬,肌肉發(fā)緊,扶成坐位 時頭后仰,雙腳扶站時呈剪刀樣;(4)5-6個月不會翻身; (5)7-8個月不會獨坐;(6)10-12個月不會爬、不會扶站、不 會扶走;(二)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是兒童手和手指的運動以及協(xié)調操

6、作物體的能力,如用手抓積木、小米花、小餅干,握筆畫圖等; 1、手的動作發(fā)育順序: 1個月:嬰兒雙手經常呈握拳頭狀, 偶爾稍有松開, 2個月:雙手握拳時常松開; 3個月;雙手握拳松開時間長,拇指 一般不呈內收狀,可握較大 的球狀物; 4個月:見物會伸手抓,會把玩具放入口中;5個月:會用兩手抓物,會用手搖晃、敲打 東西;6個月:開始會把玩具互相倒手;7-8個月:會玩拍手,能拋擲、滾動玩具, 大拇指和其他四指能分開對捏; 9-10個月:會用拇指和食指對捏取小東 西;10-12個月:會用手蓋上或打開蓋子,用 手翻書,13-18個月:能用積木疊塔、疊小套筒, 握筆在紙上涂畫,可將小物 品放入小瓶內; 1

7、9-24個月:會用勺子吃飯,模仿畫豎線 條或圓;25-30個月:會穿珠子和把積木搭成火車、 塔和門樓等;31-36個月:能模仿畫出簡單的圖形,如 圓形、三角形等,會解自己 的衣服和系扣子。 2、精細動作發(fā)展指導內容: 0-3個月:讓嬰兒的手和手指活動,穿較寬松的衣服,不要捆綁孩子,不要給寶寶戴手套或超過手的長袖衣服。練習握玩具或大人的手指,進行觸摸刺激,以促使手的張開; 4-6個月:嬰兒手的精細動作開始較快發(fā)育,應訓練手的功能,多為嬰兒提供抓握、拿取、觸摸、搖晃、擊打玩具的機會,訓練將玩具從一只手換到另一只手,開發(fā)左右腦的功能。 7-9個月:充分利用各種玩具和家庭日用品 訓練嬰兒準確抓握,以及

8、手眼協(xié) 調能力。給嬰兒一些小物品練習 捏取,開始練習用拇指與其他手 指捏取,后用拇指與食指相對 準確地捏起小物品。 10-12個月:訓練動手操作能力,如搭積木、 握筆涂畫等。13-18個月:與小兒玩動手游戲,如疊小套 桶,把小物口放入小瓶子 中, 并從瓶取出。19-24個月:筆和紙是鍛煉手的活動工具, 訓練小兒握筆畫各種簡單圖形。2-3歲:學習穿珠子,拆線,系紐扣,模仿畫畫等。 3、應該注意的異常情況: (1)4個月嬰兒仍緊握拳不松開,或很 少松開,拇指內收緊貼手掌。 (2)6個月不會伸手抓物,用手難以將 物品送進口中, (3)10個月不會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抓 小物品。 二、嬰幼兒語言發(fā)展與指導

9、 正常兒童語言的發(fā)育經過發(fā)音、理解和表達三個階段: (一)語言發(fā)育的順序 03個月:嬰兒的簡單發(fā)音階段,主 要發(fā)元音,如啊、哦、噢 等; 46個月:嬰兒發(fā)連續(xù)音節(jié)階段,出現(xiàn)重復、 連續(xù)的音節(jié)、會咿呀學語,如ba-ba da da m a m a 等,并無所指。79個月:語言動作聯(lián)系階段,對自己的 名字有反應,說“歡迎”會拍手,說 “再見”會擺手等,可用動作表示對 語言的理解,如問燈呢?會看或指 燈。 1012個月:學說話萌芽階段,會模仿成 人發(fā)言,能有意識叫爸爸媽 媽,能聽懂的詞越來越多。1歲1歲半:開始正式學說話階段,會說 單字詞,如:喝、抱、拿等, 聽懂簡單的故事。語言的發(fā) 展主要還是對語

10、言的理解。 1歲半3歲:小兒的語言發(fā)展非常迅速階 段,從說單字詞雙字詞簡單句 短復合句。3歲時一般都已掌握了最 基本的詞匯和語言。(二)指導內容:03個月:母親在日常哺喂護理中經常和 寶寶說話,使她感知語言,應有意識 地 對著嬰兒發(fā)元音:啊、哦等。 46個月:營造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逗引寶 寶多發(fā)音和咿呀作語,教小孩發(fā)da- da m a-m a ba-ba等音節(jié),說唱兒歌。79個月:在日常生活環(huán)境中把實物與動 作聯(lián)系和小兒說話,培養(yǎng)小兒理解 語言的能力,如認物和找物。說“歡 迎”則拍手等。 1012個月:教說爸爸、媽媽,教認玩具, 看 圖說話和講簡單有趣的故事,發(fā) 展語言理解能力。1歲1歲半:學

11、習用語言自我表達,如 “拿、喝、抱、要”等,鼓勵小兒說話, 有意識地叫家庭成員,用幼兒畫片 和圖書多給小兒講故事。 1歲半3歲:先學雙字詞,如“拿來、喝 水、媽媽抱”等,再學習簡單句,如 “我要喝水、我上街”等,用簡單語 言表達需要。小兒的詞句豐富了, 就要教一些較復雜的句子,“今天爸 上班了” “媽媽給寶寶洗衣服”等,教 小兒背兒歌,說物品的用途。 3、應該注意的異常情況: (1)13個月對很大的聲音沒有反應 (2)23個月面對面逗引不會笑 (3)3個月不會咿呀發(fā)聲 (4)4個月不會轉頭向聲源 (5)79個月叫名字沒有反應 (6)1012個月從來不會有意或無意發(fā) “爸爸”和“媽媽”音 (7)

12、23歲仍不會說話 三、嬰兒感知覺發(fā)展和指導 嬰兒通過視、聽、味、觸等感覺器官,接受外界的刺激,而產生感覺。經過大腦處理加工成為知覺。 視覺:出生幾天的新生兒即能注視或跟蹤緩慢移動的物體或光點,23周時能注視顏色鮮艷的物體,2個月嬰兒視線可跟隨物體移動90度,3 個月時可跟隨物體180度。 1 2個月嬰兒的最佳注視距離是2030厘米,2個月以后嬰兒開始按物體的不同距離調節(jié)視焦距,45個月時能對近的和遠的目標有較好的視焦距調節(jié)能力,6 個月時雙眼能較好的協(xié)調運動。嬰兒顏色視覺發(fā)育已較好,并對某些顏色偏愛,偏愛的顏色依次為紅、黃、綠、橙、藍等。 在嬰兒期,盡量選擇顏色鮮艷的玩具、圖片或圖畫,使小兒正

13、面視物,訓練兩眼視物的習慣,引導注視和觀察周圍環(huán)境,提供豐富的視覺刺激,促進視覺和腦功能發(fā)育。 聽覺:新生兒聽覺已相當好,2個月左右頭能向聲音的方向轉動,34個月頭耳協(xié)調,頭轉向聲源,聽到悅耳聲音會微笑。因此,應該經常面對面與嬰兒說話,唱歌和念兒歌或播放悅耳的音樂,營造學習語言環(huán)境。 觸覺:新生兒觸覺發(fā)育較好,全身的皮膚都有較靈敏的觸覺,尤其是前額、手掌、足底等部位,把物體觸到他的手掌,他就會握住,撫摸他的腹部、面部等,他即可以停止哭鬧,安靜下來。通過撫觸皮膚的刺激,對嬰兒身體和心理健康有明顯促進作用,嬰兒撫觸還可以促進情感發(fā)展。 四、促進兒童早期發(fā)展的方法: 促進兒童早期發(fā)展的方法很多,如視

14、覺、聽覺、觸覺功能的訓練、運動訓練、交流、玩耍、游戲、玩玩具、看圖書、唱兒歌、聽故事、親子園活動等等。這里講一些農村比較適用的方法。 (一)交流 父母與小兒進行交流是容易做的事,不需要花格外多的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經常運用語言、表情和手勢等與寶寶交流,如多與孩子說話、回答小兒的問題、經常對孩子微笑、鼓勵和表揚小兒等,與孩子進行語言交流和情感交流。這能促進語言發(fā)音,還能鍛煉與人交往的能力等。 (二)玩耍與游戲 玩耍是讓小兒多看、多聽、經常抱和撫摸小兒、與小兒一起游戲等,如讓小孩多看顏色鮮艷、形狀不同的物品,到戶外看樹木花草及小鳥等,聽搖鈴聲和悅耳的輕音樂,以及說話等??纱龠M小兒視覺、語言發(fā)育

15、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與小兒玩游戲,如躲貓貓游戲(藏臉、藏物體)等,可促進小孩觀察力、注意力、創(chuàng)造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能滿足小兒情感需求。 (三)玩玩具: 玩具是小兒生活的伴侶,是不可缺少的學習工具。玩具的顏色、形狀、聲音軟硬度能促進小兒視、聽、觸覺發(fā)展。玩玩具還能促進小兒認知能力發(fā)展,手眼協(xié)調能力和動作發(fā)展,能激發(fā)兒童的興趣,啟發(fā)思維活動。 玩具的選用可就地取材,如家里一些小塑料碗、盆、瓶子、小盒子、紙片、樹葉,自制的各種形狀的小木塊等,也可買一些玩具。選擇玩具時,要考慮兒童的年齡特點。歲以內應選擇顏色鮮艷、可發(fā)出聲音、易于嬰兒用手抓握的玩具。13歲應選用一些需要動手動腦的玩具。 玩具選擇的原

16、則、顏色鮮艷純正(如紅色、綠色或藍色);、形狀大小適合小手抓握擺弄;、可帶有悅耳的響音;、質地光滑、沒有堅硬鋒利的棱角,無毒性,易于清洗;、不宜太小,以免吞食。 (四)看圖書 圖書是兒童的良師益友,從小培養(yǎng)小兒看圖書,對兒童的注意力、記憶力、觀察力、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等,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2歲以內可選擇不易撕碎、顏色鮮艷、畫面較大、一個畫面上只有一個主題的圖片和圖書。主要是教孩子認圖片和圖畫中的物品 ,也可作為一種玩具,讓小孩翻看、擺弄。23歲可選擇看圖說話和講述簡單故事的圖書。 五、促進兒童早期發(fā)展的原則(一)按照小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育規(guī)律;(二)經常提供適宜良好的環(huán)境刺激;(三)因地制宜;(四)父母參與;(五)注意趣味性和靈活性。

相關知識

兒童營養(yǎng)影響兒童早期發(fā)展的研究進展
兒童健康指導師
【育兒幫】兒童保健與康復???,為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健康是兒童發(fā)展的前提,如何確保兒童健康
健康兒童標準 關注兒童健康發(fā)展
兒童身高管理有了“指導師”
嬰幼兒生長發(fā)育與保?。ㄒ唬?/a>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健康領域的目標解讀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健康領域的目標解讀
兒童保健與心理健康中心

網(wǎng)址: 兒童早期發(fā)展與保健指導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293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