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從指甲看健康,指甲異常可能是疾病信號,別不當回事

從指甲看健康,指甲異??赡苁羌膊⌒盘?,別不當回事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5日 01:07

原創(chuàng) 小醫(yī)同學 醫(yī)食參考

小醫(yī)同學,我最近指甲上長了一條一條的豎紋,請問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中醫(yī)認為,指甲為臟腑氣血的外榮,與人體的臟腑經絡有直接聯(lián)系,能夠充分地反映人體生理、病理變化。通過觀察指甲的形狀、大小、顏色能夠反映一個人的健康基本狀況,甚至看出他潛在的健康危機;而通過指甲的光澤、紋路、斑點等等的變化,則可以推斷出身體正在悄悄發(fā)生的病變。所以,學會觀察指甲,就是學會了一種最為簡易的健康自測方法。

半月痕

如果指甲的半月痕出現(xiàn)減少或消失時,應當特別注意身體的健康狀況,尤其是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若出現(xiàn)這種情況,則說明心血管出現(xiàn)問題??梢詧猿置刻旆梦r青素8~12毫克,兩周時間將有效提升高密度脂蛋白,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改善心血管狀況,顯著改善指頭末梢以及其他部位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甲體生長,防止甲床過快老化,這樣半月痕很快就會長出來了。

指甲的生長速度

研究發(fā)現(xiàn),指甲的生長速度與人體的某些病理變化也有密切關系。比如當患甲狀腺功能亢進、先天性心臟病、帕金森綜合征、妊娠期疾病時,指甲一般生長會加快,而在患甲狀腺功能低下、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營養(yǎng)失調等疾病時,指甲的生長則會變慢。

指甲的顏色

甲色偏白:多見于營養(yǎng)不良,貧血患者;此外如果指甲突然變白,則常見失血、休克等急癥,或者是鉤蟲病、消化道出血、肺結核晚期、肺源性心臟病等慢性疾??;如果按壓指甲變白,松開后很久不恢復血色,則可能是氣滯血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指甲白得像毛玻璃一樣,則是肝硬化的特征。

甲色偏紅:為有熱或陰虛勞熱;深紅色或紅紫,多為風熱毒盛,可能表現(xiàn)為肌肉、筋骨、關節(jié)等酸痛或麻木、痛風等癥。

甲色變灰:多是由于缺氧造成,一般抽煙者中比較常見;而對于不吸煙的人,指甲突然變成灰色,最大的可能便是患上了甲癬,初期指甲邊緣會發(fā)癢,繼而指甲還會變形,失去光澤變成灰白色,如灰指甲等。

甲色變黃:在中醫(yī)上認為多由濕熱熏蒸所致,常見于甲狀腺機能減退、胡蘿卜血癥、腎病綜合征等;西醫(yī)上則認為指甲偏黃多半與體內維生素E的缺乏有關。如果所有的指甲都變黃,就必須接受治療了,因為那是全身衰弱的象征。

變青黑色:多為寒癥、痛癥,也可以是血瘀。如果指甲青得發(fā)黑,那么可能病情已重了。

指甲的紋路

中醫(yī)指出,指甲的下列紋路變化與機體的組織器官的功能低下,組織結構的破壞、萎縮等病理變化都是密切相關的。

豎紋:指甲表面不夠光滑,出現(xiàn)一條條的直紋,一般會出現(xiàn)在操勞過度、用腦過度后;在睡眠不足的時候,這些豎紋會很清楚地顯現(xiàn)出來。如果豎紋一直存在,則可能是體內器官的慢性病變。如果不加以調養(yǎng),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指甲會變得高低不平,甚至會裂開。

橫紋:指甲上的橫紋是一種對已經發(fā)生的病變的記錄。換句話講,當指甲上有橫紋出現(xiàn)時,體內必然已經出現(xiàn)一些病變。一般而言,開始的時候橫紋只在指甲的最下端,隨著指甲的生長,逐漸向上移動,也就預示著離發(fā)病時間越來越近了。

斑點:指甲上有少量白點,通常是缺鋅、缺硅或者寄生蟲病的表現(xiàn);白點數(shù)量比較多,可能是神經衰弱的征兆;而指甲上出現(xiàn)黃色細點,則可能患上了消化系統(tǒng)的疾?。蝗绻讣咨铣霈F(xiàn)黑色斑點則要小心,輕者只是操勞過度、營養(yǎng)不良,重者可能是胃下垂、胃癌、子宮癌的先兆。

指甲的光澤

若指甲呈現(xiàn)波浪狀且無光澤,揭示可能缺乏蛋白質,缺少維生素A及B族維生素或者揭示礦物質不足,對此可改善日常的膳食并每天補充多種維生素。指甲無光全部白色則提示可能罹患肝臟疾患,應到醫(yī)院進行內科檢查。

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撰文:小醫(yī)同學 | 編輯:大 V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指甲出現(xiàn)這 10 種變化,可能是身體發(fā)射的「疾病信號」
指甲出現(xiàn)這些癥狀是“疾病信號”,如何給身體做“甲診”?
指甲形態(tài)傳遞健康信號
美甲“病從手入”可能毀甲
異常步態(tài),疾病信號
如何鑒別是不是灰指甲
指甲長出來是淡黃的,是這么回事
5 種指甲表現(xiàn),可能預示這種疾病
指甲觀健康 健康指南
健康科普|消瘦可能是疾病信號

網址: 從指甲看健康,指甲異常可能是疾病信號,別不當回事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3083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