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媽媽們,大多都是職場媽媽,都說職場媽媽最辛苦,每天忙著工作給寶寶賺奶粉錢,晚上回家還得帶小孩,但很多時候仍然會有遺憾,因為工作,帶孩子的時間少得可憐,基本大多數(shù)時候,孩子跟帶他的爺爺奶奶比較親,反而跟寶媽寶爸的親昵度不夠,其實內心有失落的,但是沒辦法,帶娃跟工作兩難全,為了孩子的口糧可能得犧牲了自己跟娃的相處時間。
但很多寶媽會害怕媽媽跟孩子的時間比較短,感情不是那么深,其實不用擔心,只要掌握好方法,即使每天跟孩子的時間只有晚上時間,孩子也可以跟媽媽的關系特別親昵。
1、陪寶寶做游戲
孩子這個階段,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玩耍,而父母如果能夠抽出時間跟孩子進行游戲,其實對孩子十分有益處的。例如,爸爸媽媽們可以跟凱子進行一些積木、拼圖、過家家甚至情境模擬等游戲,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充分感受到父母的陪伴之外,還能在父母的指導下,對自己的腦力發(fā)展盡心訓練,有助于孩子的頭腦發(fā)育,時間并不用很長,但是如果能持之以恒的堅持跟孩子做游戲,是可以充分增進彼此之間的親昵關系的!
2、多擁抱孩子,多撫摸孩子
孩子很喜歡被擁抱,被疼愛,來源于安全感,在爸爸媽媽的擁抱下,其實會有很溫暖很可靠的安全感,孩子可以通過這樣的擁抱感受到父母所傳達的愛意,所以多擁抱孩子,可以增進孩子跟父母的感情。
除了擁抱,也可以給寶寶做撫觸,可以給寶寶按摩放松,在撫觸時多多跟孩子交流,可以用語言、眼神、動作,別以為孩子聽不懂,其實在這樣的傳遞情感中,孩子是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意, 慢慢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情感, 溝通、撫觸、擁抱都是建立溫馨關系的一座座橋梁,別吝嗇對孩子表達愛。
3、睡前給孩子講故事,讓聲音伴隨孩子入睡
很多家長覺得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沒什么必要,覺得孩子聽不懂,或者直接用語音故事直接放給孩子聽,其實這正浪費了跟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孩子最沒安全感的時間點,就是入睡前這個階段,而如果爸爸媽媽能夠在孩子睡覺的時候,給孩子輕聲的講故事,或者哼兒歌,可以讓孩子在父母的聲音陪伴下安然入睡,增強安全感。而同時,睡前故事可以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與記憶力,對促進孩子智力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家長們不要為了貪方便,把這么好的情感交流時間,全部讓冷冰冰的手機給占據(jù)了,沒做好細節(jié),反而疑惑為什么孩子跟自己不親?
4、周末多騰出時間跟孩子出去玩,增進感情
平時上班時間,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較有限,周末就是一個很好的時間,家長們別把周末當成補眠時間,而應該是把大好時光放在了親子關系的建立上,周末的時候,可以帶上孩子,一起去郊外踏踏青,呼吸下新鮮空氣,或者去下農家樂,跟孩子一起勞動,感受下生活的不易和樂趣,這種互動中,是最好增進孩子跟父母的感情的,帶著孩子出發(fā),在大自然中,拉近彼此的親昵關系吧!
別抱怨為什么孩子跟你不親,雖然要上班,很難在上班時間陪伴小朋友,但其實父母的努力孩子是慢慢能夠理解跟感受的,但在其他下班時間跟休息時間,其實還是有很多機會和時間跟小朋友建立更好的關系的,只是很多時候,被生活的壓力磨掉了關注力。所以,要想跟孩子跟親昵,多花費心思在孩子上,從點點滴滴做起,才是有效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