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的潮流變了又變,進入炎熱的夏天,“輕食”悄然興起,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無論是外賣,還是實體店規(guī)模,輕食都在快速擴張中。尤其在視覺社交時代,輕食以繽紛的色彩和有格調的餐具,在社交媒體的曬圖中受到追捧。
但,到底怎樣的料理叫“輕食”呢?“輕食”真的如同宣稱的一樣,健康又減脂嗎?我們今天解答關于輕食,你可能困惑的幾個問題。
01 到底什么叫輕食?
就當前所流行的輕食形態(tài)來說,輕食并不特指某一類食物,而是一種餐飲理念,包含三個關鍵詞:均衡、簡單、健康。
均衡:關注人體所需營養(yǎng)素的平衡,包括蛋白質, 脂類, 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 礦物質, 水。
簡單:更注重還原食材本身的風味。很多食材可以直接生食,烹飪方式則以涼拌、水煮、清蒸為主。
健康:低糖、低脂、低鹽,高纖維。
也就是說,輕食不等同于沙拉,也不等同于減肥餐,不一定要生冷蔬菜。輕食也不是節(jié)食,而是總體上,更低的熱量,更高的飽腹感,營養(yǎng)均衡,同時吃完一餐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的食物都可以叫輕食。
因此,輕食在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呈現方式,但目前流行的輕食,大部分以西式料理為主,如沖浪碗、沙拉、三明治等。
“羽衣甘藍應該存在于花壇里,而不是我的碗里?!?/p>
其實,傳統(tǒng)中式烹飪方法,如白灼、清蒸、清湯涮鍋等,就能做出符合國人口味的中式輕食料理。一些傳統(tǒng)的菜式,如白灼蝦、香菇炒菜心、水煮蛋、蒸粗糧等本身就符合輕食的定義。
因此,想吃輕食,不一定要去時髦的咖啡館、西餐廳,在粵菜、江浙菜館正確點菜,或是自己烹飪都能做到,“中式輕食它不香嗎?”
02 輕食真如宣稱一樣健康又減脂嗎?
在熱量控制上,相比其他菜系,輕食由于加工工序少,少油少鹽少糖少醬料,熱量更低。
從飽腹感的角度來看,當我們吃高油鹽料理時,過重的口味不斷刺激味蕾,會讓我們不知不覺吃得更多,吃完正餐還想喝杯甜甜的飲料,從而導致攝入熱量過高。而輕食的高纖維讓我們飽腹感更強,實際只有七分飽,我們已經感到十分飽,從而控制了熱量的攝入。
在營養(yǎng)健康角度上,只要經過科學的配比,將食物三大營養(yǎng)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均衡搭配,再加上新鮮蔬果所富含的高纖維,一餐輕食就能做到營養(yǎng)均衡,更加健康。
根據中國營養(yǎng)學會提出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每一餐需包括四大食物類型:谷薯類、魚肉蛋豆類、蔬菜類和水果類,一天一杯奶。具體的攝入量為:
資料來源: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16)
也許你會問,100克是什么概念?有一個粗略的方法可以衡量——每一餐有2個拳頭大小的蔬菜,1個拳頭大小的主食、1個拳頭大小的高蛋白食物,可以大致目測食物的攝入量。
收藏好這張圖,對照看看你正在吃的輕食,符合平衡膳食的配比嗎?
03 輕食料理中的“小陷阱”
在輕食餐廳的菜單中,鮮榨果汁往往占據了重要篇幅。它們以不同水果混搭而成,形成新的口味,并被商家冠以漂亮的名字,在菜單上五彩繽紛,吸引著你的注意力、味蕾和錢包——但是,果汁并不能替代鮮果,榨取成汁后,膳食纖維損失,升糖速度變快,反倒不利于健康,它還賣很貴。
因此,喝果汁,不如直接吃新鮮的當季水果。
第二個小陷阱,來自我們往往沒察覺的——醬料。
一個正統(tǒng)的中國胃,怎么能少得了對調味品的追求?從南到北,從西到東,每個地域都有拿手的特色醬料,構成了菜肴的獨特風味。然而,真相是很多調味品本身的熱量,也許比主食還要高。因此,選擇輕食搭配時,還要格外注意調味品的選擇和用量,避開這個隱藏的大坑。
資料來源:《再見,小肚腩!》中信出版社
從以上熱量表能看出,輕食料理中常用到的油醋汁、蛋黃醬、芝士粉熱量都不低。收好這張圖,下次點單時,就能視角更全面,避開調味品的坑,搭配更均衡健康的輕食餐啦。
搭配小要領
高熱量食材輕調味 低熱量食材可以盡量滿足風味 利用食物本身的甘甜,減少添加糖,如南瓜、洋蔥 使用新鮮辣椒、花椒,替代辣椒醬、花椒油04 有沒有推薦的中式輕食?
“我能堅持舉鐵,卻不能堅持輕食”
在健身房舉鐵嘶吼,意志力強大如你,面對生冷的西式輕食,都很可能無法堅持。任何無法堅持的飲食方式,說明并不適合你。一位網友說:“學會與自己相處,聆聽胃的聲音”,如果你苦輕食久矣,不妨來試試中式輕食,是熟悉的味道,又是健康的飲食。
蘆筍炒蝦仁、清蒸鱸魚、西芹炒牛肉、香煎三文魚、西葫蘆炒蛋、白灼蝦、涼拌黃瓜、杏鮑菇炒雞腿肉、蒜蓉蒸扇貝、番茄蔬菜湯、香干炒四季豆……
看著菜式名字就餓了?要不今天中午就從中隨機選一餐吧~
最后這題我們交給你,你有好吃又健康的中式輕食菜譜推薦嗎?
來源:華為運動健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