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理】高齡老人的元記憶
摘要 元記憶涉及到個人對自己和他人記憶的認知和知識。這包括個體對人類記憶的認知(元記憶知識),以及如何啟動、結束、檢查、修正和調整自己的記憶活動(元記憶的活動:記憶的監(jiān)控與控制)。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意識到自己的記憶能力逐漸退化。然而,這種對記憶力退化的自覺并不一定完全反映在實際行為中的健忘或記憶衰退。高齡老人的元記憶功能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下降,導致記憶任務中的困難增加。因此,許多研究探索了如何通過訓練來改善老年人的元記憶和元認知。例如,通過自我評估學習進度、使用有效的記憶策略(如聯想記憶法、可視化)等,可以幫助老年人保持較高的記憶表現。研究表明,通過訓練老年人更好地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和記憶,他們可以提高記憶效率,從而減緩由于衰老帶來的記憶能力下降。
關鍵詞:元認知,元記憶、記憶監(jiān)控、記憶控制、元記憶問卷
一, 元記憶的理論框架
人們或多或少在達到一定年齡后,會意識到自己的記憶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退,并對這種退化是否會進一步加劇感到擔憂。與此同時,有時記憶力的退化未被本人察覺,反而是家人或周圍的人更為擔心。此外,年輕時對他人的記憶力并不在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特別關注他人的健忘或記憶準確性。盡管這些與實際記憶能力下降的行為表現無關,個體對自己或人世間的記憶能力的認知也會隨年齡發(fā)生變化。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認知來自于個體相較于過去,更多地體驗到回憶困難或檢索失敗的自我感覺。
元記憶理論框架作為認知心理學的重要內容,首先介紹了認知心理學中元認知和元記憶等重要概念,這些概念涉及對我們自己思維過程的監(jiān)控和調節(jié),特別是在記憶、學習和問題解決中的應用。然后通過近些年的主要研究發(fā)現,概述了老年人的元記憶特點,探討了應對元記憶老化變化的策略訓練和干預技術,總結了未來關于老年人元記憶研究的課題和方向。
1.1 元認知(Metacognition)
元認知是指個體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識、理解和控制,即"關于思維的思維"。元認知包括了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調節(jié)兩個主要方面,元認知知識是個體對自己認知過程的了解。這包括對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認知任務的了解(比如,知道自己在考試時容易犯錯的類型)。元認知調節(jié)是指個體對自己認知活動的控制和調整。它包括計劃、監(jiān)控和評估認知任務的執(zhí)行過程。例如,當你意識到自己在閱讀時理解不夠深刻時,你可能會重新閱讀某段文字。元認知有助于學習過程的優(yōu)化。例如,學生能夠通過元認知調節(jié)自己的學習策略,如通過自我提問或測試自己的理解來確保對材料的掌握。
1.2元記憶(metamemory)
元記憶是元認知的一個子領域,專注于記憶過程的監(jiān)控和控制。也就是個體對自己記憶能力和過程的了解與管理。元記憶是一個涉及個人對自己和他人記憶的認知或知識的廣泛概念,是一個更廣泛的認知活動的認知或知識。元記憶可以分為元記憶知識和元記憶活動兩個部分。
1)元記憶知識
元記憶知識是個體對人世間記憶的了解程度。其中記憶的知識是指個體對自己記憶能力的認識,如知道自己能記住某些類型的信息(比如,容易記住視覺信息而難記住數字)。元記憶知識包括個體關于記憶者自身的變量、記憶任務的變量以及記憶策略的變量。例如,當我們感到"一次被告知太多事情就無法記住"時,表明我們對記憶任務的負荷和自己記憶特性的了解(例如工作記憶容量的限制)。換句話說,個體通過對記憶者的個人特性、任務難度、記憶材料特性以及編碼和回憶策略的了解(元記憶知識),進行記憶相關的決策并展開記憶活動。
2)元記憶活動
是個體對自己記憶活動的啟動、結束、修正、調整、檢查等,也稱為元記憶經驗。元記憶活動包括意識到自己處于需要記憶的情境中,預測未來需要回憶的情況,選擇適合刺激材料或任務的記憶策略,評估自己記憶活動的有效性,以及確認自己已有的知識是否與任務相關。特別是,確認自己記憶系統中的信息,以及評估記憶活動的結果,這一過程被稱為記憶監(jiān)控(memory monitoring)或元認知監(jiān)控(metacognitive monitoring)。這種監(jiān)控過程包括記憶相關的決策、選擇、預測、判斷和察覺等?;谶@些記憶監(jiān)控,個體進行實際記憶活動的目標設定、計劃、執(zhí)行、修正和調整,這被稱為記憶控制(memory control)或元認知控制(metacognitive control)。元記憶活動主要有記憶的調節(jié)。記憶調節(jié)指個體在記憶任務中的監(jiān)控和控制能力。例如,當一個人記不住某個信息時,他可能會決定采用一些記憶策略(如聯想、重復練習等)來加強記憶。其中主要活動包括:
-自我評估:在完成記憶任務時,個體評估自己是否記住了所需信息。例如,在學習一個單詞對時,通過回憶單詞來判斷是否掌握了該對單詞。
-學習策略的選擇和調整:元記憶可以幫助人們在記憶過程中選擇合適的策略,如是否需要更多的復習或在某些部分投入更多時間。
3)元認知與元記憶的聯系
元記憶是元認知的一個分支,它專門聚焦在與記憶有關的過程上。因此,元記憶實際上屬于元認知的一個具體應用場景。在更廣泛的學習和問題解決過程中,元認知包括對多個認知過程(如注意、思維、決策等)的調控,而元記憶則專門處理與記憶相關的監(jiān)控與調節(jié)。例如,當你在準備考試時,你會用元認知技能來制定學習計劃、監(jiān)控學習進度,同時你會用元記憶技能來評估你對具體知識點的記憶情況,并根據這些評估來調整學習策略。
4)元記憶調查
在認知心理研究中的個體擁有的元記憶的調查,經常會使用元記憶問卷(metamemory questionnaire)。元記憶問卷的提問項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詢問關于人世間記憶過程、記憶活動的一般知識、信念和態(tài)度(如:"在記住幾個單詞后,你認為自己獨自回憶更好,還是與另一人合作回憶更好?");另一類是詢問參與者對自己記憶能力、行為傾向、特性和動機的主觀評估或回憶判斷(如:"你是否經常忘記放置物品的位置?")。
1.3 元記憶活動過程
元記憶活動可以從個人如何在記憶過程中應對記憶任務的角度進行描述,包括記憶的編碼、保持和提取各個階段(圖-1)。在記憶監(jiān)控中,編碼階段的判斷包括對刺激項目的學習難易度的判斷(ease-of-learning judgment,EOL:某個刺激項目的學習難易度),學習判斷(judgment of learning,JOL:該項目在后續(xù)記憶測試中能夠被提取的程度),熟悉感判斷(feeling-of-knowing judgment,FOK:當不能提取某個項目時,覺得自己對該項目有多熟悉)等。此外,還包括源監(jiān)控判斷(source monitoring judgment:某個刺激項目的知識來源),以及信心判斷(confidence judgment:對自己提取的答案正確性的自信程度)。在日常記憶場景中,人們常會經歷"某個詞或名字就在嘴邊卻無法想起"的情況,這種狀態(tài)被稱為舌尖現象或語塞現象(tip-of-the-tongue state,TOT狀態(tài)),或者經歷似曾相識(déjàvu)感覺,即對從未經歷過的場景或情況產生見過的錯覺,這些現象與記憶監(jiān)控相關。另一方面,記憶控制基于記憶監(jiān)控,執(zhí)行編碼或檢索。在編碼階段,記憶策略的選擇、學習項目的選擇、學習時間的分配以及學習的結束都是記憶控制的一部分。而在提取階段,選擇檢索策略和決定何時結束檢索也屬于記憶控制的范疇。
圖-1 記憶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元記憶活動
(Dunlosky J Metcalft J; Metacongnittion SAGE Publications, Thousand Oaks, CA, TO Narene Metamemory,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new findings The P Laxming and Motivation, Vol. 26, ed. by Bower G. 125-173,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90)
二,高齡老人的元記憶特點
2.1 元記憶知識隨年齡變化
關于記憶功能的一般性變化,元記憶知識表明了人們普遍認為,隨著年齡從青年期到中年期再到老年期,遺忘會逐漸加重。Lineweaver和Hertzog使用了記憶信念一般量表(General Belief about Memory Instrument, GBMI) 對18至93歲的人群進行了調查,并且研究了與年齡相關的記憶信念和知識。結果表明,所有年齡段的人都認為隨著年齡增長,記憶能力會下降,尤其是老年人相比年輕人更傾向于認為自己"對過去事件的記憶能力較好,但對名字的記憶不佳"。后續(xù)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學者金城和清水在對包括日本老年人在內的300名成年人的問卷調查中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
老年人對自己記憶能力的元記憶知識,成人元記憶量表(Metamemory in Adulthood, MIA)和記憶功能問卷(Memory Functioning Questionnaire, MFQ)的研究結果表明,這些元記憶問卷可以調查自己記憶能力的各種知識及其變化。Hultsch的研究中,825名20至78歲的參與者回答了這兩份問卷(其中775人為分析對象),結果顯示,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傾向于持有以下元記憶相關信念:①學習新事物的能力較差(記憶自我效能感較低);②自己的記憶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③對自己記憶能力下降無能為力??傊夏耆苏w上比年輕人對自己的記憶能力持有更消極、悲觀的看法。另一方面,河野的研究報告指出,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有"對記憶的信心",并且在老年群體中,對自己記憶能力有信心的人記憶表現更好。清水等的研究也表明,當使用另一種元記憶問卷(如日常記憶問卷,Everyday Memory Questionnaire, EMQ)時,年輕人比老年人更頻繁地報告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經歷記憶失敗和困難。這與上述趨勢相反,表明老年人可能比年輕人對自己的記憶能力更樂觀。然而,老年人在回憶人名方面的困難與年輕人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或者老年人自覺更頻繁地遇到此類問題。
2.2. 元記憶活動的年齡變化
在元記憶活動中,關于學習判斷和熟悉感判斷的年齡變化的有趣發(fā)現,已經有不少研究報告。如前所述,學習判斷是指在學習過程中或之后,對編碼項目在后續(xù)記憶測試中被提取的準確性進行預測的判斷。已有研究表明,盡管老年人的記憶任務成績不如年輕人,但老年人的學習判斷準確性與年輕人相當。然而,關于學習判斷的年齡變化的研究也有報道。例如,Bruce等人在一項研究中要求老年人和年輕人預測在不受限的學習時間內能夠回憶的單詞數量,結果顯示,老年人傾向于高估自己的回憶成績。然而,后續(xù)研究表明,當操縱記憶任務的變量并提高回憶成績時,老年人的高估程度有所改善。在某些任務條件下,老年人的學習判斷準確性沒有明顯的年齡變化。
關于熟悉感判斷的研究表明,不同刺激材料的研究結果均未顯示顯著的年齡變化。正如之前提到的,TOT狀態(tài)(舌尖現象)是一種基于自我記憶評估的熟悉感判斷。研究表明,老年人與年輕人一樣會有經歷TOT狀態(tài)。盡管TOT狀態(tài)的發(fā)生頻率和解決時間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但如果給予充足時間,超高齡老人也能與年輕人一樣解決TOT狀態(tài)。此外,經驗TOT狀態(tài)的個體往往能夠回憶起必要的部分信息(如目標單詞的首字母或字數),而年輕人盡管更頻繁地經歷TOT狀態(tài),但回憶起準確部分信息的情況并不多。
關于元記憶源的監(jiān)控方面,老年人相比年輕人,較不擅長保持特定事件的記憶來源信息(如信息的來源或背景)。例如,老年人可能記得某個新聞事件的內容,但不太能回憶起是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還是他人告知得知的。這表明,雖然在記憶監(jiān)控方面老年人和年輕人沒有太大差異,但有不少研究指出,老年人的記憶監(jiān)控上確實存在問題。
總的來說,記憶監(jiān)控方面的研究結果并不一致,某些任務條件下,老年人可能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記憶成績。老年人在記憶控制方面,尤其是記憶策略的使用上,往往比年輕人更依賴外部記憶策略(如記筆記、使用日歷),而較少使用內部記憶策略(如按五十音順序回憶、記首字母、編造韻律等)。然而,Schryer和Ross的研究指出,當通過實驗室測試而非自我評價調查外部記憶策略的使用情況時,老年人與年輕人之間的差異并不顯著。因此,自我報告的日常生活中外部記憶策略的使用頻率未必反映真實的使用情況。Naveh-Benjamin等人指出,老年人并非無法執(zhí)行記憶保持活動,而是缺乏主動性。這可能是由于他們堅信"記憶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減退",因此對執(zhí)行有效記憶活動持消極態(tài)度有關。
2.3 應對元記憶功能下降
如前所述,由于被指出老年人無法自發(fā)使用有效的記憶策略來保持學習材料的記憶,如果是這樣、通過鼓勵促進對自己的記憶狀態(tài)進行記憶監(jiān)控,人們也許能夠認識到記憶策略的有效性并提高記憶表現?;谶@種問題意識,Murph等人要求老年人在結束自我節(jié)奏的刺激材料學習之前(即在進行記憶測試之前),對自己是否已準備好參加測試進行自我評估。結果表明,與沒有這種指示的條件相比,進行積極的自我評估并有效地重新分配學習時間的老年人能夠獲得與年輕人相同水平的記憶成績。Rabinowitz指出,對老年人進行記憶策略與任務成績之間明確關聯的訓練是有效的。
Dunlosky等人對老年人進行訓練,教他們在學習詞對時,想象一幅將兩個詞聯系在一起的視覺圖像,或者構造一個包含這兩個詞的句子,作為記憶策略。同時,他們還進行了與記憶監(jiān)控相關的訓練,即在記憶測試前,要求老年人自我評估能否通過看一個詞回憶起與之配對的另一個詞。結果顯示,不僅僅是記憶策略的訓練,加入自我評估的訓練顯著提高了記憶成績。這表明,通過訓練老年人積極進行學習程度的自我評估,可以使他們的記憶策略變得更有效,從而改善記憶成績。
三,高齡人元記憶的研究課題與方向
如上所述,迄今為止的研究已經廣泛認識到老年人元記憶的重要性,并且元記憶與年齡變化的研究有望進一步深入。為了推動老年人元記憶研究的深化和擴展,有必要在多個課題和方向展開。
首先,未來有望進一步擴展研究對象的年齡層次。隨著全球進入前所未有的超高齡社會,關于更年長群體的認知與記憶的研究變得越來越重要。不僅僅是簡單比較以大學生為代表的年輕人和老年人,還需要仔細收集關于中年人(壯年人)的實證數據。
其次,雖然本文未涉及,但未來需要發(fā)展針對不僅是健康老年人,還包括患有認知癥、阿爾茨海默病、輕度認知障礙(MCI)、以及表現出額葉功能下降等癥狀的老年人元記憶的研究。通過揭示這些癥狀中特有的元記憶問題,或許能為開發(fā)和改進應對記憶困難的技術和干預方法做出貢獻。同時,從高齡研究對象中是否包含表現上述癥狀的人這一視角重新審視以往的研究成果也將是很有意義的。
第三,推動老年人元記憶研究的精細化。正如本章所述,有關老年人元記憶的研究結果并不一致。目前,有關普通成年人在實驗室環(huán)境中的元記憶研究取得了穩(wěn)步進展,許多與元記憶相關的實證研究和理論成果最近紛紛發(fā)表。援引這些研究成果,進一步詳細考察老年人元記憶的真實情況是非常必要的。此外,為了探討日常生活場景中與元記憶相關的失敗和困難,除了本章中介紹的問卷和量表外,已有幾個實用的工具被開發(fā)出來,如《日語版日常健忘清單》(Everyday Memory Checklist: EMC)和《日常行為評估清單》(Daily Behavioral Evaluation List: DBEL)。通過使用這些工具來研究實驗室或測試環(huán)境中的記憶任務成績與日常生活中的元記憶準確性之間的關聯性,可能會獲得重要的研究成果。
楊金宇 初稿(健康界): 2024.10.23
引用資料:
[1] 最新老年心理學 単行本 2018/7/10 松田 修 (編集) 出版社: ワールドプランニング
[2] 第8章 高齢者のメタ記憶 清水 寬之 最新老年心理學 P111
松田 修(編集) (出):ワールドプランニング
[3] ChatGPT 4.0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敖】堤枴毕敌畔l(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老人記憶力不好 6個動作增強記憶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這五種原因讓老年人記憶力下降快
老人多睡覺有助提升記憶力
關愛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補腦增強記憶力吃什么藥
老年人的心理衛(wèi)生
人老后常用的8種腦力鍛煉法,幫助中老年增強記憶,鍛煉大腦
老年人心理健康常識
多元呵護老年人心理健康
網址: 【老年心理】高齡老人的元記憶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54739.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