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減肥藥進軍新市場,歐洲市值一哥易主!美股創(chuàng)新藥下挫,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跌超1%持續(xù)溢價!9月加息暫停?

減肥藥進軍新市場,歐洲市值一哥易主!美股創(chuàng)新藥下挫,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跌超1%持續(xù)溢價!9月加息暫停?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9日 18:55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跌,道指跌0.56%,標普500指數跌0.42%,納指跌0.08%。美股醫(yī)藥板塊方面,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NBI)隔夜收跌1.4%,下穿5日、10日、60日均線。

  指數成份股方面,Insmed受新藥療效顯著的消息提振,暴漲16.48%,同時受Covid-19新毒株變異以來,接種疫苗熱情高漲的拉動,疫苗領軍企業(yè)諾瓦瓦克斯醫(yī)藥(NOVAVAX)漲超10%,Abcam、Reata等小幅上漲;基因測序龍頭因美納(Illumina)跌超5%,因塞特醫(yī)療(Incyte)、拜瑪林制藥(Biomarin)、mRNA疫苗巨頭莫德納(MODERNA)跌超2%。

  9月6日,主流ETF方面,表征美股醫(yī)藥行情的國內唯一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低開,現跌1.10%。

  資料顯示,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是全市場唯一復制跟蹤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的ETF,匯聚全球范圍內的頂尖創(chuàng)新藥龍頭,美股醫(yī)藥與A股醫(yī)藥相關性不到15%,是A股醫(yī)藥投資的有效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盤中溢價明顯,反映買盤力道強勁,資金布局意愿強烈!

  消息面,9月5日Insmed公司宣布,Arikayce(阿米卡星脂質體吸入懸浮劑)在治療NTM肺病患者中的3期臨床研究取得了積極的初步結果。該藥物用于治療由復合分枝桿菌(MAC)引起的非結核分枝桿菌(NTM)肺部感染。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Insmed計劃與全球監(jiān)管機構探討加快ARIKAYCE在新感染患者中的審批申請。與此同時,公司將繼續(xù)在ENCORE中招募患者,預計將于2025年報告ENCORE的一線數據。

  此外,在諾和諾德減肥藥Wegovy進入英國市場的消息刺激下,諾和諾德本周一股價收盤上漲0.7%,市值達到4280億美元,一舉超過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市值,減肥藥終于戰(zhàn)勝大牌包,登上歐股市值第一寶座。

  從全球的減肥藥物管線格局來看,一方面是老牌企業(yè)禮來和諾和諾德布局完善,另一方面,大型創(chuàng)新藥巨頭,如安進(Amgen)等快速追趕,當前海外對GLP-1類藥物的研發(fā)趨勢已經從單因素調節(jié)向多因素調節(jié)邁進。國聯證券認為,隨著減肥適應癥獲批和新一代產品臨床推進,全球GLP-1類藥物陸續(xù)進入黃金收獲期

  【經濟數據顯示通脹放緩,加息預期再降溫】

  周二(9月5日),FOMC理事沃勒表示,近期的經濟數據顯示出通脹放緩的跡象。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季調后非農就業(yè)人數錄得增加18.7萬人,略超高于預期的17萬人,連續(xù)第三個月增幅低于20萬人;8月份失業(yè)率上升0.3個百分點,達到3.8%;當月平均時薪僅增長0.2%,低于預期。此外美國7月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長3.3%;剔除食品和能源后的7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為4.2%。核心PCE物價指數是FOMC密切關注的通脹指標。

  8月30日,美國“小非農”就業(yè)數據發(fā)布,8月私營部門就業(yè)人數增加了17.7萬人,不及預期,中值預測為增長19.5萬人,上個月增幅為37.1萬人,創(chuàng)下5個月新低。

  此外,美國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修正值增長2.1%,預期增長2.4%,亦不及預期。數據落地之后,十年期美債收益率中樞回落至4.1%。

  勞動力市場降溫信號明顯,FOMC加息風暴大概率將暫停,市場預期9月暫停加息的概率升至接近89%,11月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進一步降至42%以下。目前市場認為,9月大概率將暫停加息,至于11月是否加息,FOMC將參考9-10月的相關數據。

  從產業(yè)發(fā)展邏輯上看,生物科技產業(yè)浪潮來自技術突破,技術研發(fā)對于融資需求較高,故美股創(chuàng)新藥板塊對利率敏感,若利率是處于下行,或加息預期放緩,成長風格中前期滯漲的納指生物科技指數也有望迎來一波反彈。

  東吳證券醫(yī)藥首席分析師朱國廣在2023年醫(yī)藥策略《風雨過后,天晴有彩“紅”》中認為,“美股創(chuàng)新藥/生物科技板塊近20年共出現4次周期性較強的回調,分別為2001年、2008年、2015年和2021年?!悲B合各個周期的走勢規(guī)律,參照過往周期行情的變化,朱國廣認為,“當前時點”的美股生物科技板塊也正處于2021年以來的回調周期底部區(qū)間,隨著明年(2023年)FOMC加息放緩,在2023年有望在加息結尾處迎來上揚的行情。

  【投融資情緒不斷回暖,機構:有可能出現階段性牛市】

  國信證券表示,目前處于FOMC新一輪加息周期的末期,如果后續(xù)FOMC貨幣政策邊際寬松,美股創(chuàng)新藥板塊有可能出現階段型牛市;另外,23H1FDA批準了26款新藥,較22H1增加10款,獲批新藥數繼21、22年持續(xù)下滑后,已出現回升趨勢,商業(yè)化放量有望帶動板塊業(yè)績提升。(來源:國信證券《醫(yī)藥生物周報(23年第32周):海外CXO龍頭企業(yè)業(yè)績及估值復盤,海外眼科龍頭23Q2業(yè)績跟蹤》)

  而投融資情緒是美股醫(yī)藥股行情的主要驅動因素,美股醫(yī)藥未來行情值得關注。經過前期泡沫擠壓,目前全球創(chuàng)新藥板塊尚處于歷史低位,市場近期對創(chuàng)新藥的關注度也呈現上升趨勢。

  【美股創(chuàng)新藥板塊估值回落,未來空間可期】

  從估值上看,截至9月5日,納指生物科技板塊最新PE已回調至16.27倍。

  而從指數走勢來看,美股創(chuàng)新藥板塊未來空間也依舊可觀,2023年以來至今,創(chuàng)新藥板塊代表納指生物科技指數小幅調整;從年線上看,自1993年指數發(fā)布以來,代表美股創(chuàng)新藥板塊的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穩(wěn)步上揚,2003年以來的20年內,指數累計漲幅748%,遠超標普500(336%)以及標普500醫(yī)療保健指數(414%);而2021、2022年創(chuàng)新藥板塊已經連續(xù)2年回調;隨著加息預期放緩,前期美股成長風格中滯漲的納指生物科技指數或有望迎來一輪波瀾壯闊的價值回歸。

  【高管增持、機構增倉,美股醫(yī)藥獲資金悄悄加倉?】

  近來美股創(chuàng)新藥持續(xù)獲得青睞,公司高管、知名機構紛紛增倉、看多美股醫(yī)藥龍頭。臨床醫(yī)學研究公司Humacyte近日公布了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知名技術研究公司PiperSandler將Humacyte的評級從減持上調至中性。醫(yī)藥研發(fā)龍頭薩雷普塔此前披露,公司董事Chambers、Michael和Andrew于08月10日合計增持3.49萬股公司股份。

  根據最新的13F報告顯示,美國知名投資公司老虎環(huán)球二季度建倉做多禮來制藥和諾和諾德,全球頂尖資管機構道富公司二季度增倉不少美股醫(yī)藥上市龍頭,其中包括安進(Amgen)、禮來制藥等。

  美國銀行全球此前表示,全球基金經理在6月將其對醫(yī)療保健和銀行股的配置比重提高約5個百分點。貝萊德和富國銀行等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在其最近發(fā)布對今年剩余時間的展望時,也強調其看重醫(yī)療保健板塊。

  【納指生物科技指數1993年發(fā)布以來年線走勢】

  公開資料顯示,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跟蹤復制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NBI),是布局全球前沿創(chuàng)新藥的高效工具,截至2022年底,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標的指數近20年累計收益748%,較標普500指數有明顯超額收益。

  習慣場外申贖或沒有證券賬戶的投資者,納指生物科技ETF聯接基金(A:017894;C:017895),同樣跟蹤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可在互聯網代銷平臺7*24申贖,最低10元即可買入,便捷高效。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以上產品屬于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戶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并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請投資者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以及集中投資于單一指數成分股的持有風險,請關注部分指數成分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請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ETF運作風險、投資特定品種的特有風險、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yè)務的風險等;以上產品投資于境外證券市場,基金凈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境外投資產品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匯率風險和政治風險等。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fā)表后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系。

相關知識

減肥藥“熱門主線“回歸!創(chuàng)新藥板塊后市動能幾何?
進軍高端膳食補充劑市場 復星醫(yī)藥漲停
馬斯克帶飛的“減肥神藥”熄火了
減肥藥市場:癲狂與風險
生物科技ETF(516500)
突然大跌,醫(yī)藥板塊反彈還能持續(xù)嗎?
尾盤:納指與標普500指數有望再創(chuàng)新高
保健品新政,碧生源減肥茶持續(xù)純利同比下跌90.6%
國產藥,歐洲認可!藥明生物:四大生物藥廠和十大生物藥項目再獲歐洲藥品管理局GMP認證【附生物醫(yī)藥細分市場分析】
【科創(chuàng)熱點透視】減肥藥火了!一條長坡厚雪的朝陽賽道?

網址: 減肥藥進軍新市場,歐洲市值一哥易主!美股創(chuàng)新藥下挫,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跌超1%持續(xù)溢價!9月加息暫停?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5353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