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你現(xiàn)在有職業(yè)迷茫嗎,為什么?
最近好幾個朋友找我聊天,都表示工作上干得不開心,甚至有幾個朋友的公司,都拖欠幾個月工資了。
另外一個朋友公司,老板直接說了:要縮小規(guī)模,取消一切獎金,但因為不愿意裁員(因為裁員要按照勞動法賠償),就以拖欠員工工資的形式逼人離開。
這幾個朋友最近都想換工作,但,又擔心現(xiàn)在經(jīng)濟形勢下,不好找工作。
另外2個女性朋友,即將要面對結婚生子后的生活,又不想工作加班和操心孩子兩頭跑,想未雨綢繆,開始為以后的事業(yè)做準備。
她們開始迷茫,到底要做什么呢??
實話說我也不是神,無法對一個問題給出統(tǒng)一的確切的答案,但看到大家或快或慢都進入了迷茫期,我是開心的。迷茫意味著有思考,一般思考、各種探索過后,得出的答案才是最符合自己的答案。
我自己以及身邊的女性朋友在27歲左右都會有一個迷茫期,有可能會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有可能擔心未來幾年的結婚生子會影響職場升職,也有可能開始意識到相比于給別人打工,自己更愿意以最小成本闖一闖試一試,給自己打工。
很多小伙伴對于迷茫比較困擾,但,現(xiàn)在有迷茫,總好過30多歲或者40多歲有迷茫。
對處在迷茫期的小伙伴,小秋有幾點建議:
1: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多出去參加各種活動,多見見不同的人。
多聽聽別人的人生經(jīng)歷和故事。同時我們自己設身處地的假設一下:如果是我們,在關鍵節(jié)點選擇時,會有什么不同?
覺察到了不同的選擇,可以進一步深挖出很多問題:比如說為什么不同?為什么我和別人的想法不一樣等等問題。相信會有不少啟發(fā)。
2:時刻保持向內(nèi)探索,不管是看相關的書籍,還是時刻注意觀察自己的狀態(tài),多問自己一些問題:
我做什么事情可以享受其中,甚至忘記時間?
我為什么會有情緒,情緒里面隱藏了我哪一方面的需要?
做同一件事情,為什么我和別人做的結果會不一樣?
3: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后,直接找在這一領域的資深人員請教,看看在這一領域的工作內(nèi)容是不是和自己想象的一致。
畢竟,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
外行人可能只看得到理想狀態(tài),只有真誠的內(nèi)行人,會告訴你這一領域的真實的喜怒哀樂。
世上只有極少數(shù)人像巴菲特那樣,年紀輕輕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每天都可以跳著踢踏舞去工作。
對于大部分人來講,或早或晚都會經(jīng)歷迷茫期。
迷茫期并不可怕,越早迷茫,越早探索,越早開始做喜歡的事,找到自己喜歡的狀態(tài),那“喜歡”的復利威力就越大。
希望,經(jīng)過探索后,朋友們可以穿越迷茫期,找到自己喜歡的路。
-END-
瑞小秋,財務管理專業(yè),前世界500強公司財務主管。現(xiàn)從事 財商啟蒙&財富咨詢 ,獨立保險經(jīng)紀人,咨詢時長400+小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