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人類健康家庭長壽必備
21世紀人類健康家庭長壽必備-食物平衡=長壽食譜
轉自網絡
食物平衡=長壽食譜
藥療不如食療,救治于后,不如攝養(yǎng)于先?!实蹆冉?/strong>
大米:煮粥最為養(yǎng)人,具有補脾、和胃、清肺的功效。煮米粥時不要放堿,以免破壞米中的維生素B1,導致B1缺乏,出現(xiàn)“腳氣病”。
糯米:又叫江米,古語有“糯米粥為溫養(yǎng)胃氣妙品”之稱。對尿頻、盜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腎臟病患者盡量少吃或不吃。
黑米:黑米是稻米中的珍貴品種。具有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澀補精之功,對于少年白發(fā)、婦女產后虛弱、病后體虛以及貧血、腎虛均有很好的補養(yǎng)作用。病后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于吃黑米。
小米:又稱粟米,性味甘咸、微寒,具有滋養(yǎng)腎氣、和胃安眠、清虛熱的功效。小米熬粥營養(yǎng)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常吃小米的人一般不易患失眠癥。
高粱米:高粱米釋放的熱量很高,僅次于玉米,高于其他禾谷類作物。高粱米補氣、健脾、養(yǎng)胃止瀉。糖尿病患者禁食。
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所含營養(yǎng)物質能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tǒng)、降低血脂,常食長壽。玉米油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發(fā)霉的玉米中含致癌物質,忌食。
薏米:營養(yǎng)價值高,被譽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日本將其列入防癌食品??捎糜谖赴?、子宮頸癌的輔助治療。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膚色。薏米富含維生素B1,可防治“腳氣病”。
小麥:營養(yǎng)價值很高,小麥也是供人治病的藥物。能夠除煩、止血、利小便、潤肺燥。進食全麥可降低血液中雌激素的含量,從而達到防治乳腺癌的目的。
大麥:具“三高二低”的特點,即高蛋白、高膳食纖維、高維生素、低脂肪、低糖,是一種理想的保健食品。
燕麥:含有亞油酸,有抑制膽固醇升高的作用??梢哉{節(jié)人體的腸胃功能,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在各種糧食中,燕麥含鈣量最高。對預防缺鈣、骨質疏松有益。燕麥還有降糖、改善血液循環(huán)的功效。
莜麥: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B1的含量居谷類之首。莜麥對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貧血、脫發(fā)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莜麥含糖分少,是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較好的食品。
蕎麥: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賴氨酸成分,鐵、錳、鋅等含量比一般谷物豐富。有“消炎糧食”的美稱。蕎麥具有清理腸道沉積廢物的作用,民間稱之為“凈腸草”。蕎麥一次不可食用太多,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
黃豆:富含皂角苷、蛋白酶抑制劑、異黃酮、鉬、硒等抗癌成分,對幾乎所有癌癥有抑制作用。大豆卵磷脂還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食用黃豆對改善皮膚干燥粗糙、頭發(fā)干枯、減肥有很好的功效。
黑豆:《本草綱目》中說:“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腫下氣,治風熱而活血解毒。”黑豆有助于長筋骨,悅顏面,烏發(fā)明目,延年益壽,適合盜汗、眩暈、頭痛、水腫、脹滿、風毒、腳氣、黃疸浮腫。
綠豆:綠豆湯能清暑益氣,止渴利尿,能及時補充水分和礦物質,是夏天或高溫環(huán)境工作者的首選飲品。綠豆能解毒,有機磷農藥、鉛、酒精中毒(醉酒)或吃錯藥時,可用綠豆湯緊急處理。老少皆宜,四季均可。
紅小豆: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有一定療效。常食能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jié)血糖、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中醫(yī)認為它有生津液、利小便、消腫、止吐的功能。
豇豆:含易于消化吸收的優(yōu)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能及時補充機體的營養(yǎng)成分,中醫(yī)認為豇豆有健脾補腎的功效,對尿頻、遺精及一些婦科功能性疾病有輔助療效。
豌豆:豌豆中的蛋白質含量豐富,經常食用對生長發(fā)育大有益處。豌豆中富含維生素C和能分解體內亞硝胺的酶,可以分解亞硝胺,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中醫(yī)認為豌豆有理中益氣、補脾健腎、除煩止渴的功效。
蕓豆:含有皂苷、尿素酶喝多種球蛋白,能有效提高免疫力,激活淋巴T細胞,而尿素酶更是對肝昏迷患者有較好療效。蕓豆子粒中含有一種在高溫下才能被破壞的毒蛋白,必須煮透才能食用。
山藥:山藥含淀粉酶等物質,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強健機體,滋腎益精作用,預防心血管疾病,從而益智安神,延年益壽,是糖尿病患者食療佳品,便秘者慎用山藥。
土豆:在法國被稱作“地下蘋果”,是低熱能、高蛋白、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品,是理想的減肥食品。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食療佳品。皮色發(fā)青或發(fā)芽的土豆不能吃,以防龍葵素中毒。
紅薯:又稱白薯、山芋,味道甜美,可提供大量熱能,紅薯富含膳食纖維,可防止便秘,治療痔瘡和肛裂。所含脫氫表雄甾酮能有效抑制乳腺癌和結腸癌。紅薯還是理想的減肥食品,具有防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特殊功能。
芝麻:有黑白兩種,食用以白芝麻為好,補益藥用則以黑芝麻為佳。古代養(yǎng)生學家陶弘景對它的評價是“八股之中,惟此為良”。其中含量僅占0.5%的芝麻素具有優(yōu)異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抗癌,保肝護心。
花生:被譽為“植物肉”、“素中之葷”,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等食品媲美?;ㄉ苤寡浼t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仁更是高出50倍。花生肉含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有助于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
南瓜子:即白瓜子,生吃、熟吃都可以,有殺蟲和治療前列腺病的食療作用。南瓜子能很好的殺人體內的寄生蟲,南瓜子含有豐富的泛酸,能緩解靜止性心絞痛,降血壓。
西瓜子: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對咳嗽痰多和咯血等癥有輔助的療效。西瓜子富含油脂、有健胃、通便的作用,沒有食欲或便秘時不妨食用一些西瓜子之類的種仁。西瓜子含有不飽和脂肪酸,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
核桃: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核桃含大量脂肪,能潤腸,治療大便秘結,核桃所含脂肪主要是亞麻油酸,是人體理想的肌膚美容劑,常食能潤肌膚,烏須發(fā)。核桃富含維生素B和E,可防止細胞老化,能健腦,增強記憶力。
板栗: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也防治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松等疾病,可抗衰老,延年益壽,板栗含核黃素,常吃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療效。
無花果:含有脂肪酶、水解酶,具有降低血糖、分解血脂功能,可減少脂肪在血管內沉積,從而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成熟果實的果汁中可提取“苯甲醛”,具有防癌抗癌、增強肌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葵花子:有助于降低人體的血液膽固醇,保護心血管健康,葵花子富含鐵、鋅、鉀、鎂等礦物質,能預防貧血。還能治療失眠,增強記憶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癌癥、高血壓和神經衰弱。
蓮子:一般家庭都用來制作冰糖蓮子湯、銀耳蓮子羹或八寶粥。古人認為經常服食蓮子,祛百病。蓮子有養(yǎng)心安神的功效,經常食用可健腦,增強記憶力,并能預防 老年癡呆的發(fā)生。
胡蘿卜:胡蘿卜含豐富的維生素A,增強人體免疫力,有抗癌作用,對防治高血壓有一定效果。吃胡蘿卜不宜蘸醋,因醋會破壞胡蘿卜素,不宜生食,最好油炒肉燉,利于吸收。
黑木耳:濃縮液可促進體內的免疫功能,增強肌體抗病能力,可清理消化道,是排毒食品之一,木耳性平補益,性質滑利。
銀耳:含維生素D,能防鈣的流失,是一味滋補良藥,對體弱或久病體虛,免疫力低下的人,是一種良好的補品。銀耳清肺熱,故外感風寒者慎用。
香菇:含維生素C,降低膽固醇、血壓。香菇中的麥醇可轉化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皮膚瘙癢病忌食,寒濕氣滯者慎用。
辣椒:是最常用的一種辣調料,不僅使菜肴辛辣可口,而且能刺激人體釋放本體內生的荷爾蒙。脫發(fā)、支氣管炎、哮喘患者慎用。
蒜:含大蒜素,殺菌能力為青霉素的1/10,對病原菌和寄生蟲有良好殺滅作用,宜生食。不宜與蜂蜜同食,眼病患者慎用。
姜:是治療惡心,嘔吐的傳統(tǒng)中藥,有“嘔家圣藥”之譽,有解毒殺菌的作用。姜性辛溫,陰虛內熱及邪熱亢盛者慎用。
洋蔥:能刺激胃、腸及消化腺的分泌,增進食欲,促進消化,并能促進鈉鹽排泄而使血脂、血壓下降。洋蔥有提神作用,含“櫟皮黃素”,有防癌抗癌功效,熱病患者慎用。
棗:“補中益氣,滋腎暖胃,治陰虛?!薄侗静菰傩隆?。不宜與黃瓜、蘿卜、動物肝臟一起食用。牙病不宜食棗,便秘和糖尿病患者慎用。
蓮藕:含鐵量較高,對缺鐵性貧血適宜,含糖不高,有大量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對肝病、便秘、糖尿病、虛弱者十分有益。消化功能低下者慎用。
西紅柿:含維生素C,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熱解毒、降血壓之功效。是癌癥患者食療佳品。急性腸炎、菌痢及潰瘍病人不宜食用,青色未熟不宜食。
相關知識
世界最長壽貓咪登吉尼斯紀錄?相當人類121歲
甲殼素21世紀人類生活的明星產品,人類生命的第六要素
健康的社會、健康的家庭與健康的老齡化
丁侃教授:中草藥多糖,21世紀的健康衛(wèi)士
21世紀最佳飲用水——多氧健康水,換代的純凈水
長壽老人必備的六種心態(tài)
養(yǎng)生:想要比別人長壽必知的21個健康飲食要素
家庭健康自助全書
長假健康出行必備指南,帶娃家庭必看!
全球十大健康長壽水果排名 世界公認的10種長壽果盤點
網址: 21世紀人類健康家庭長壽必備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0433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