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疫”路同行,有話慢慢說

“疫”路同行,有話慢慢說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2日 11:55

“疫”路同行,有話慢慢說

——父母與青少年如何溝通

廈門大學附屬科技中學抗疫系列報道(心理健康教育專輯三)

由于疫情的關(guān)系,今年我們過了一個“暑假版”的寒假,但它又區(qū)別于暑假,雖然不能共聚校園,但以網(wǎng)課的形式如期開學,同時又不能外出,隨著父母與子女相處時間的加長,相處空間的限制,家庭親子關(guān)系的矛盾也隨之爆發(fā)。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家長抱怨“他(她)以前很乖,怎么突然像變了一個人!”“我實在沒有辦法了!”“我對他(她)傾盡全部心血,他(她)卻不領(lǐng)情,我真的不知道他(她)怎么想的!”言語中充滿了力不從心的無奈。疫情期間,長時間的相處,學習網(wǎng)課,完成作業(yè),玩手機,矛盾更可能一觸即發(fā),那么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是否可以和睦且相互尊重地生活在一起呢?父母與青少年如何溝通?下面給予父母們一些建議:

一、父母要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來接納自己孩子所處的年齡特征

青春期是一段情緒變化叵測、狂烈、壓迫和沖擊的時期,抗拒權(quán)威和反叛傳統(tǒng)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我們的好言勸誡甚至會被仇視,但是他們這種行為符合他們的成長階段,因為青春期的作用在重組性格,他們的性格正在經(jīng)歷必要的改造,從有組織的幼兒期,經(jīng)過瓦解的青少年期,到達成人期的重組。青少年期是一個有治療效果的狂亂時期。每個青少年在這期間都必須重組自己的人格,都必須解開自己與父母的聯(lián)系,建立起新認同,并且尋找自己及肯定自我。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指出,人一生的發(fā)展有八個階段的發(fā)展任務(wù),在自我的追尋中,謀求自我認同就是一個青春期孩子的重要功課。所以父母面對“我的孩子不再那么乖了,我的孩子變了”,請你不要太驚訝孩子狂風暴雨式的變化,也不要太著急想要他們回到原來聽話乖巧的樣子,學會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來看待孩子也是一個朝著發(fā)展方向發(fā)展著的獨立個體,接納他們開始會有自己的思考,哪怕這些思考不是太成熟,我們不要急于去否定,他們需要的是幫助而不是控制,幫助他們順利度過這個階段,成為更好的自己。

02c513968b5ef3b41893ad97bfed365.png

二、不急于表達情緒,給予孩子一定的信任

看到孩子拿著手機、看到孩子沒認真聽網(wǎng)課,聽到孩子作業(yè)沒交......家長憤怒的情緒可能一下子就轉(zhuǎn)為責備的語言。孩子要么不回答你,要么也會憤怒地頂撞你,彼此的情緒陷入惡性的循環(huán)。情緒的爆發(fā)容易造成意識狹隘,引發(fā)沖動性行為。而事后家長有時候會很后悔當時太沖動,導致孩子反抗如此激烈。比如下班看到孩子拿著手機引起你生氣的情緒的時候,不妨先問一句“你現(xiàn)在在做什么?”或許孩子是在寫課后作業(yè),或許孩子剛上完課娛樂休息一下,并不是你想的孩子一整天都在玩手機。又或者當你出現(xiàn)情緒高漲的時候,可以選擇“隔離法”,先回房間將情緒冷靜下來再出來溝通,又或者采用“紙條法”,用筆寫下來再看一遍會讓我們把情緒理智地過濾掉一遍。父母學會用你的語言和行為給予孩子一定的信任和理解,給予情緒處理的榜樣,孩子會從父母這里得到一定的心理支持后也更愿意去有效溝通。

三、接納彼此生活的時代背景下的價值觀

我們經(jīng)常會聽到父母對孩子說“我小時候是很努力的,怎么現(xiàn)在你會這樣?”“我們以前讀書是不需要父母監(jiān)督的,你看看你,我們都陪著你讀書,你還這么不認真!”我們也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是很排斥父母拿他們以前的事情來做比較的。父母和子女的年齡相差幾十年,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帶來的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觀是不一樣的,其實,做學生是很累的,現(xiàn)代對教育的重視,他們所接受的學業(yè)的壓力也是很大的,有來自社會期待的壓力,有來自家庭的壓力,有來自同伴比較的壓力,也有源自他們內(nèi)心的壓力。父母學會去看到彼此生活的時代不一樣,并學會去接納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我和你有不一樣的生活態(tài)度和思考,基于接納的基礎(chǔ)再試著做進一步溝通。

四、給予一定的肯定、不做控制性家長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會感受到吃力,青春期對于父母來說是一個艱難的時期,孩子不再那么言聽計從,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甚至開始對于家長的做法質(zhì)疑,而父母為了體現(xiàn)自己的權(quán)威地位,當遭受到不服從時又無法說服孩子的時候往往提高音量或威脅來彰顯自己的家庭地位,卻會發(fā)現(xiàn)以前的相處模式已經(jīng)沒用了,不但會激發(fā)一定的矛盾,甚至孩子會從中學習用反抗來控制家長,這會使得家長再次陷入困境。不管在生活還是學習中,當孩子有自己想法和思考的時候,不著急否定,可以對孩子有主見給予孩子一定的肯定,再與孩子通過溝通來探討和引導孩子不太成熟的想法。甚至可以主動詢問孩子的看法,比如“網(wǎng)課的出現(xiàn)讓我們原本約定好的電子產(chǎn)品使用時間發(fā)生了變化,對于網(wǎng)課期間電子產(chǎn)品的使用你有什么看法?”聽完孩子的看法后可以再一同協(xié)商新的約定,民主型的約定往往更具有執(zhí)行性。

五、學會欣賞孩子的獨特,不輕易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獨特的價值,輕易的比較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起不到任何正面的效果。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特別強,每個人都是希望自己被欣賞,被看到自己努力的那部分。多用欣賞的眼光看到孩子獨特、努力的部分,這將積累為他的心理能量。

互相傷害不是目的,愛才是共同的追求。孩子在成長,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平穩(wěn)地度過青春期,雙發(fā)都應(yīng)該重新學習摸索新的相處模式,給予彼此更多的接納、支持和溫暖。

有話慢慢說小tip


父母

孩子

說明事件

今天                           

                                。

今天                             

                                  。

表達情緒

我感到                          。

我感到                            。

表達期待

我希望你可以                   

                                。   

我希望你可以                     

                                  。

表達感謝

謝謝           你愿意真誠地跟我溝通,今后我會                    。

謝謝           你愿意真誠地跟我溝通,今后我會                    。

編輯:陳燕梅

圖片:鄭冰潔、葉心愿、謝梅玲

審核:陳愛華、高亞席

相關(guān)知識

“路路通”巧治慢性蕁麻疹
“超慢跑”是個什么鬼?據(jù)說比慢跑更減肥
【慢性炎癥概說】 一,體內(nèi)慢性炎癥進行時
跑步:健康之路的“慢跑”哲學
夜跑=慢性自殺?專家說......
走路PK慢跑哪個減肥快
【從我做起 共同戰(zhàn)“疫”】慢性病等患者在家中可這樣自我康復治療
【慢性炎癥概說】 三,氧化引發(fā)慢性炎癥的機制
慢跑
跑多慢才叫“慢跑”?

網(wǎng)址: “疫”路同行,有話慢慢說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2362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