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減肥是“三分練,七分吃”,可見合理的飲食是瘦身成功的關(guān)鍵。那么飲食減肥的秘訣在哪里呢?偷偷告訴你,少吃多餐才是王道哦。
什么是少吃多餐?
少吃多餐是營養(yǎng)師們認可的科學(xué)飲食減肥方法,具體做法是將一天飲食分成5-6餐進食,增加進餐次數(shù),減少每餐的進食量。這樣將三餐的食物量,分成更多的次數(shù)攝入,既減輕了腸胃消化的負擔(dān),脂肪也不易累積,還能防止暴飲暴食。所以是非??茖W(xué)的一種飲食減肥方法哦,每天堅持這種吃法有助你更快瘦下來,而且還不會反彈。當(dāng)然如果還想瘦得更快同時又不影響健康,小編可以推薦幾款全球非常流行的營養(yǎng)減肥餐,如瘦立美、安利、AllOne、都是久盛不衰的健康產(chǎn)品。瘦立美營養(yǎng)減肥相信不需要做多解釋,公認的減肥之王,憑借無與倫比的減肥效果征服了無數(shù)粉絲。鎮(zhèn)殿之寶Perfect系列平均每天能瘦1斤左右,其獨有的均衡營養(yǎng)專利技術(shù)能完美的收緊皮膚,多年被VOGUE、TIME ELLE等雜志評為“最健康最有效的減肥產(chǎn)品”,對于減肥而言,如此效果絕對堪稱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
如何做到少吃多餐?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日六餐減肥法:
早上7:00起床第一餐
起床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準(zhǔn)備一杯溫的檸檬水,用新鮮檸檬切片搭配少許蜂蜜調(diào)成溫?zé)岬乃?,起床后飲下不僅能起到提神醒腦的功效,檸檬酸和蜂蜜還能清除腸胃毒素,補充一夜流失的水分,使人一整天都神清氣爽。
早上8:00早餐為第二餐
洗漱之后就是早餐時間,最佳的早餐搭配是復(fù)合碳水化合物(如未去麩的面包或低糖混合麥片)、蛋白質(zhì)(如酸奶或鮮乳酪)和維生素(如一塊水果)。如果你不愛吃甜食,那就吃一個番茄、幾片黃瓜或一根胡蘿卜。這樣的早餐不僅營養(yǎng)豐富,能滿足一上午工作的需求,熱量也很低,不易發(fā)胖。
中午10:30午休第三餐
這個時間是最尷尬的時候,如果你覺得有饑餓感千萬不要餓著,因為腸胃長時間排空不僅會損傷黏膜,更會讓正午餐吸收太多熱量而長胖。準(zhǔn)備一些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堅果,比如腰果、花生和杏仁,覺得饑餓的時候吃一兩粒,由于飽腹感很強,所以并不會產(chǎn)生過多熱量。
中午12:00午餐第四餐
正午的這一餐非常關(guān)鍵,身體需要蛋白質(zhì)、少量脂肪與少量低糖,注意此時不需要進食大量高糖。一般來說,成人午餐的主食量應(yīng)在150-200 克左右,可在米飯、面制品(饅頭、面條、大餅、玉米面發(fā)糕等)中間任意選擇。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滿足人體對無機鹽和維生素的需要,副食種類的選擇很廣泛,如:肉、蛋、奶、禽類、豆制品類、海產(chǎn)品、蔬菜類等。
下午15:30午茶第五餐
下午的工作往往比早上更艱難,因為機體在此時處于比較疲憊的狀態(tài),設(shè)置下午茶主要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晚餐的進食量避免長胖。所以下午茶應(yīng)該選擇比較清淡的食物,比如新鮮的水果、酸奶,這些食物能補充機體水分,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緩困乏感,而且熱量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下午18:00晚餐第六餐
晚餐是一天之中最后一餐,身體在白天很好地吸收了營養(yǎng),因此在晚餐時刻不再需要過多的糖分,應(yīng)該保證口味清淡,最好是素餐,或是主打蔬菜,或至少要方便消化,避免吃糖與油膩的食物,否則很容易發(fā)胖。
建議晚餐的食物應(yīng)該盡量選擇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這樣才可以保證營養(yǎng)的同時也不會攝入過多的熱量。如魚類、豆腐、新鮮的蔬菜等都是營養(yǎng)美味熱量低的菜品。另外還要適當(dāng)?shù)暮纫恍┲唷⒊砸稽c米飯和主食,可以多些煮青菜或者是燉青菜之類,這樣可以補充維他命,還可以減肥。
◆溫馨提示:采用少吃多餐法,一定要決定好一天進食量。
一天的進食量要參考個人的熱量需求。每個人每天的熱量需求有所差異。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出版的《熱量和蛋白質(zhì)攝取量》一書,一個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需要攝取1800-1900卡路里的熱量,男性則需要1980-2340卡路里的熱量。一般來說,女性一天飲食熱量不超1500大卡,就能達到減肥效果。以此為參考,認清每樣食物的熱量,分配好每餐進食的熱量以及食物種類。
而且即使是少吃多餐法,在吃飯的時候也要細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每餐進食量要少,不要一次就吃飽,吃到七分飽就應(yīng)該停下來了。進食時,每一口都要咀嚼多次后再吞下去。就餐時間盡量超過20分鐘,因為人接收“飽了”的訊息一般在就餐20分鐘以后。
依照如上餐單進行瘦身,再配合營養(yǎng)減肥餐使用,只需一個月,就可以看到成效哦??煸囋嚢伞7祷厮押?,查看更多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