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子刊:每天感到疲倦、情緒低落、睡了等于沒睡?可能是因為這個綜合征......
來源:生物學霸
生活中,你是否時常感到極度疲憊,盡管休息和睡覺卻無法緩解這種乏力?甚至當你準備睡覺時「枕頭心臟」就開始跳動......這并非是你懶惰或消沉,而可能是慢性疲勞綜合征(CFS)在作祟,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神經衰弱」。
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成因復雜,醫(yī)學上定義為一種持續(xù)超過六個月的極度疲勞狀態(tài),且沒有其他醫(yī)學疾病作為基礎原因?;颊呓洑v的疲勞往往在體力或腦力活動后加劇,且即使休息后也難以改善。此外,這種狀況常伴隨有抑郁、頭痛、腸胃不適和過敏等多種癥狀。
在西方國家,CFS 是人們就醫(yī)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CFS 的發(fā)病率較高。例如,1999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女性的患病率為 522 人/10 萬,而男性為 291 人/10 萬。雖然中國尚無全國性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但一些地方的研究表明,CFS 在城市新興行業(y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為 10% 至 20%,在某些行業(yè)(如科研人員等)中可高達 50%。CFS 的高發(fā)年齡通常在 30 至 50 歲之間,女性的發(fā)病率普遍高于男性。近年來,兒童和青少年中的發(fā)病率也呈上升趨勢
慢性疲勞綜合征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情緒、社交生活和工作效率,還可能引發(fā)其他健康問題,如中風和自身免疫病等。該癥的成因非常復雜,其中可能包括病毒感染、免疫系統(tǒng)紊亂、荷爾蒙失衡、營養(yǎng)不良和心理壓力等眾多因素。目前對于 CFS 尚無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甚至沒有針對癥狀的藥物。小編據此,查閱了最近關于 CFS 的研究進展:
一、腸道微生物組「丁酸鹽與代謝特征」:多組學解析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機制
2023 年 2 月 8 日,美國杰克遜實驗室 Julia Oh 教授團隊在Cell Host & Microbe(IF 31.3)雜志發(fā)表了一篇題為「Multi-omics of gut microbiome-host interactions in short- and long-term 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patients」的研究論文。研究通過對 228 名參與者進行多組學比較分析,揭示了慢性疲勞綜合征(ME/CFS)患者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降低及代謝異常。結果顯示,短期 ME/CFS 患者腸道微生物失調更為嚴重,特別是產丁酸鹽的微生物減少,而長期患者則表現(xiàn)出更明顯的代謝和臨床異常。研究確定了 ME/CFS 的特征性表型、腸道微生物及代謝生物標志物,包括與丁酸鹽生成相關的微生物豐度降低。該研究為 ME/CFS 的早期診斷和個體化治療策略的開發(fā)提供了潛在生物標志物。
圖 1 相關研究(圖源:Cell Host & Microbe)
二、探索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潛在治療途徑:腸道微生物的「丁酸鹽短缺」
也是在 2023 年 2 月 8 日,哥倫比亞大學「病毒獵手」利普金教授團隊在Cell Host & Microbe期刊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Deficient butyrate-producing capacity in the gut microbiome of 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microbial network disturbances and fatigue symptoms」的研究文章。研究揭示了慢性疲勞綜合征(ME/CFS)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組中丁酸鹽生成能力不足,并發(fā)現(xiàn)這種缺陷與微生物網絡紊亂及疲勞癥狀相關,提示腸道微生物的失調可能是導致疲勞的潛在原因。該研究通過對 106 名患者與 91 名健康對照的糞便微生物組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促進健康的細菌普拉梭菌和直腸真桿菌的豐度顯著減少。作者提出了一種新的共豐度網絡分析方法,有助于消除虛假關聯(lián),并強調丁酸鹽在預防炎癥和促進腸道健康中的重要性。這一發(fā)現(xiàn)為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思路,如考慮使用益生菌來改善患者癥狀。同時,研究也指出病毒感染與慢性疲勞綜合征癥狀之間可能存在關聯(lián),為新冠后遺癥等其他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潛在研究方向。
圖 2 相關研究(圖源:Cell Host & Microbe)
三、糞便微生物群「移植治療」:隨機對照試驗探索慢性疲勞綜合征療效
2023 年 7 月,坦佩雷大學醫(yī)院的研究團隊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 6.1)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pilot study: efficacy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o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的文章。該研究旨在探討糞便微生物群移植(FMT)對慢性疲勞綜合征(CFS)患者的療效,旨在通過設置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其影響進行評估。盡管最終結果接近「陰性」,并且參與人數僅為 13 名,但研究強調 FMT 的安全性,且以腸道菌群移植作為潛在治療手段,顯示了該領域的研究價值和未來發(fā)展空間。
圖 3 相關研究(圖源: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四、免疫代謝「生物標志物」:單細胞 RNA 測序解析慢性疲勞綜合征外周免疫細胞變化
2024 年 10 月 11 日,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與山東省內分泌代謝疾病時空調控與精準干預重點實驗室團隊合作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 6.1)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Immunometabolic changes and potential biomarkers in CFS peripheral immune cells revealed by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的研究論文。研究利用外周血單核細胞的單細胞 RNA 測序對 4 名慢性疲勞綜合征(CFS)患者與 4 名健康對照者的免疫代謝特征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 CFS 患者的 T 細胞頻率增加,而 NK 細胞、單核細胞等顯著減少?;虮磉_模式顯示與免疫調節(jié)相關的轉錄因子上調,表明可能存在免疫功能障礙。研究還確定了雌激素相關受體 α(ESRRA)作為 CFS 的潛在生物標志物。這些發(fā)現(xiàn)連接了免疫系統(tǒng)與神經系統(tǒng)癥狀之間的關系,并指出了 CFS 發(fā)病機理中淀粉樣神經退行性信號通路的作用,為未來的診斷和治療策略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圖 4 相關研究(圖源: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結語
上述研究從不同角度探討了慢性疲勞綜合征(CFS)的潛在機制及治療路徑,為 CFS 的診斷與干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杰克遜實驗室的研究通過多組學分析揭示了 CFS 患者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降低及其代謝異常,強調了微生物組在 CFS 發(fā)病機制中的重要性。這一發(fā)現(xiàn)為未來個性化治療策略奠定基礎,提示通過調整微生物組可能改善患者癥狀。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進一步聚焦于腸道微生物組中的丁酸鹽生成能力不足,指出這一缺陷與微生物網絡紊亂有關,并探討了益生菌作為潛在治療選項的可行性。這一觀點為慢性疲勞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在關聯(lián)病毒感染的情況下。坦佩雷大學醫(yī)院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探討了糞便微生物群移植(FMT)對 CFS 的治療效果。雖然結果未顯著改善癥狀,但研究強調了 FMT 的安全性,并為未來探索微生物療法在 CFS 中的潛力提供了啟示。單細胞 RNA 測序研究揭示了 CFS 患者外周免疫細胞的免疫代謝變化,確定了雌激素相關受體 α(ESRRA)作為潛在生物標志物。這一發(fā)現(xiàn)連接了免疫系統(tǒng)與神經系統(tǒng)癥狀之間的關系,為未來的診斷和疾病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綜上所述,這些研究為慢性疲勞綜合征提供了多維度的理解,助力尋找新的生物標志物和治療手段。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未來有望開發(fā)針對 CFS 的新型個性化治療策略,同時也為相關癥狀(如新冠后遺癥等)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線索。希望通過不懈努力,能夠為 CFS 患者帶來更有效的治療選擇。
注:本文僅做學術解讀分享,不構成任何醫(yī)療建議。
參考文獻:
[1] Xiong R, et al. Multi-omics of gut microbiome-host interactions in short- and long-term 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patients. Cell Host Microbe. 2023 Feb 8;31(2):273-287.e5. doi: 10.1016/j.chom.2023.01.001
[2] Guo C, et al. Deficient butyrate-producing capacity in the gut microbiome is associated with bacterial network disturbances and fatigue symptoms in ME/CFS. Cell Host Microbe. 2023 Feb 8;31(2):288-304.e8. doi: 10.1016/j.chom.2023.01.004.
[3] Salonen T, et 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pilot study: efficacy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on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J Transl Med. 2023 Jul 29;21(1):513. doi: 10.1186/s12967-023-04227-y.
[4] Sun Y, et al. Immunometabolic changes and potential biomarkers in CFS peripheral immune cells revealed by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J Transl Med. 2024 Oct 11;22(1):925. doi: 10.1186/s12967-024-05710-w.
我們長期為科研用戶提供前沿資訊、實驗方法、選品推薦等服務,并且組建了 70 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yè)交流群,覆蓋神經科學、腫瘤免疫、基因編輯、外泌體、類器官等領域,定期分享實驗干貨、文獻解讀等活動。
添加實驗菌企微,回復【】中的序號,即可領取對應的資料包哦~
【2401】論文寫作干貨資料(100 頁)
【2402】國內重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匯總(60 頁)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響因子(20000+ 期刊目錄)
【2404】免疫學信號通路手冊
【2405】PCR 實驗 protocol 匯總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如需代發(fā)文章宣傳、新聞稿、招聘等;或有生物學相關專業(yè)背景,有意愿應聘兼職作者的老師,請后臺回復【學術】添加小編
轉載須知
【原創(chuàng)文章】丁香學術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個人轉發(fā)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權均為丁香學術所擁有。丁香學術保留所有法定權利,違者必究。
相關知識
無論睡多久都感覺很疲勞?當心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Cell子刊:為什么動腦子會讓你感覺到疲憊?
每天感到饑餓和疲倦該如何處理
每天感覺很疲憊,逃不過5個原因!一表自測是否中招→
疲勞綜合征
睡了等于沒睡!長期這樣睡覺的人,記憶力下降、全身炎癥上升!
Nature子刊:解析女人心,女性每天、每周、每月的情緒和行為變化
重新認識術后疲勞綜合征
緩不過來的累?可能是慢性疲勞綜合征
教你告別慢性疲勞綜合征
網址: Cell 子刊:每天感到疲倦、情緒低落、睡了等于沒睡?可能是因為這個綜合征......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29175.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