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炎炎夏日與冷飲最配,但冷飲傷身,如何吃冰能不傷健康?

炎炎夏日與冷飲最配,但冷飲傷身,如何吃冰能不傷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4日 23:03

炎熱的夏季,大家都喜歡拿冰鎮(zhèn)的食物來消暑,冰激凌、雪糕、各種冷飲都備受歡迎。不過冰冷的食物吃下去之后,對腸胃的刺激比較大,容易誘發(fā)夏天常見的腸胃炎。


但如果夏天不吃冷飲,那還能熬過夏天么?其實學會正確的吃冷飲,能將它對身體的傷害降到最低。

首先要糾正一個認知誤區(qū),很多人認為夏天吃點冰的食物是能降火的。但實際上吃冷飲并不能清心火,冷飲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它能讓人感覺“瞬間降火”。

貪吃寒涼食品和冷飲不僅不能清心瀉火,反而會損傷脾胃,過于貪涼圖痛快,只會損傷人體陽氣。對于陰虛火旺體質(zhì)的人群,還容易因此而生病。


人體的氣血、五谷營養(yǎng),都要靠脾胃來吸收運化;靠腎臟排除人體代謝廢物,所以保護好脾胃和腎臟非常重要。

冷飲的溫度一般要比胃內(nèi)溫度低20~30℃。長期過量的冷食物進入胃,會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縮,使保護胃的“天然屏障”——粘液層受到破壞,出現(xiàn)粘膜水腫和糜爛,最終形成慢性胃炎。

女性不但要一年四季少碰冷飲,冷水澡都要少洗,不然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都會找上門,這些都是常識。

小孩子過度吃冷飲,會影響發(fā)育;冷飲會刺激孩子的腸胃,導致孩子胃口下降,進食減少,長久這樣必然導致小孩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缺乏及吸收障礙。


即便知道吃冷飲對身體不好,很多人還是會選擇貪圖享樂。那么可以掌握下面幾種吃法,盡量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先在嘴中含一會,等沒有明顯不適了,再下咽

不管是吃冰還是吃冷飲,可以吃進去之后先在嘴里含一會,盡量讓食物接近口腔的溫度,等口腔感覺沒有明顯的不適了,再咽下去。這樣食用的原理是讓食物的溫度盡可能的升高,縮小和腸胃溫度的差距。

含的位置要在口腔較前面的地方,就是接近嘴唇的那一邊,而不要含在靠近喉嚨的地方,這樣可以避免直接刺激上顎上方的蝶神經(jīng)節(jié)和附近的三叉神經(jīng),減少偏頭痛的癥狀。


只吃料而不吃冰或冰水

古時候沒有冰箱的時候,通常會將冬天的冰塊儲藏到夏天來用,將食物冰鎮(zhèn)一下再吃?;蛘哂蒙罹锏谋畞肀?zhèn)食物。

現(xiàn)代的刨冰類食物,吃的時候盡量少吃下面層的冰,只吃上面覆蓋著的食物,如水果、紅豆泥等,這樣也能減輕傷害,表層食物經(jīng)過冰鎮(zhèn)溫度會降低,但始終接觸著周圍環(huán)境,溫差不會太大。

所以吃冰西瓜可以選擇用冰鎮(zhèn)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冰到冰箱里面去。家里可以常備一些冰塊,用于各種食物的冰鎮(zhèn)。比如喝飲料,可以倒一杯常溫的飲料,再往里面加入冰塊的方式來飲用,這樣食物溫度會低于環(huán)境溫度,但不會太低,也能起到消暑的效果。


常喝清熱降火的茶飲,能不讓人感覺燥熱

夏天悶熱的天氣很容易讓人感覺燥熱,特別是肝火旺的人更容易上火。再加上夏天的美食宵夜多是燒烤、小龍蝦之類比較辣、比較容易上火的。

可以選擇每天喝一點清熱降火的茶,如菊花、金銀花、決明子等,如果身體比較寒,可以在茶中添加一點枸杞中和一下。

當然上述是比較養(yǎng)生的做法,任性的朋友未必能按這樣做。偶爾一兩次吃冰的問題不大,不要長期、過量的吃冰食物,否則腸胃疾病就要來找你了。

堇生活,您身邊的食療養(yǎng)生專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guān)知識

炎炎夏日,如何健康吃冰?
夏季如何吃冷飲才不傷身?吃冷飲時要注意什么?
夏季如何吃冷飲才不傷身?吃冷飲時要注意什么
炎炎夏日,如何吃冰才能舒爽又健康?
炎炎夏日,不要貪涼亂吃“冰”
夏日炎炎,來杯冰飲
夏天到了,冷飲如何吃得健康
炎炎夏日 當心冰品背后的健康隱患
吃冷飲=傷脾胃?寶寶到底能不能吃涼的?專家說看這4點!
狂吃冷飲易受寒 最傷脾胃10件事

網(wǎng)址: 炎炎夏日與冷飲最配,但冷飲傷身,如何吃冰能不傷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8369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