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節(jié)物“春卷”
在立春節(jié)氣,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民俗活動“咬春”,含迎接新春、排解春困、除疾防病等意思。咬春食物從古代的“春盤”到現(xiàn)代的“春卷”,有一個演變的過程。
東晉時,立春的節(jié)物最初是將面粉制成的薄餅攤在盤中,加上生菜、果品、糖等食物,稱“春盤”或“菜盤”;而后還有用五種辛味的生菜拼合而成的“春盤”,稱“五辛盤”或“辛盤”。
到了唐、宋時期,人們在立春食“春盤”或“辛盤”之風尤盛。唐代的杜甫在《立春》詩中有“春日春盤細生菜”,宋代的陸游在《立春》詩中有“春日春盤節(jié)物新”,蘇軾在《浣溪沙》詞中有“蓼茸蒿筍試春盤”等文句。南宋女詩人朱淑貞在《立春》詩中有“生菜乍挑宜卷餅”,此時春盤又稱“春餅”,且已有“春卷”的雛形。
據(jù)《三山志》、《八閩通志》等古籍記載,宋代時,福州也有“春盤”,又稱“蔬餅”、“春餅”(至今福州方言仍沿襲此稱呼),“閩俗立春以為節(jié)物”,蔡襄在《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的詩中有“春盤食菜思三九”,羅源林迥的詩中有“青韭供盤餅面圓”等詩句,都可以提供佐證。
到了元代,蒙古族統(tǒng)治者將草原習俗融入中原、江南,“春餅”成為“春卷”,人們用羊肉、豬肉等“裝入餅內,卷成一條,兩頭以面糊粘住浮油煎,令紅焦色”。這樣的做法,與現(xiàn)在有所相似。其吃法也有講究,必須一口氣從頭吃到尾,俗稱“有頭有尾”。
明、清時期,小巧玲瓏的春卷登上大雅之堂。在清代宮廷“滿漢全席”的128道菜譜中,春卷是9道主要點心之一。清代詩人蔣耀宗和范來宗的《詠春餅》聯(lián)句中有生動的描寫:“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紛藏絲縷縷,才嚼味融融?!?/p>
到了20世紀初,春卷已在福州民間廣受歡迎,不局限于立春日,且成為其他節(jié)令或各種宴席上的一道美食。至于“福州春卷”的起源,當時的報刊曾記載一則比較精彩、新奇的民間故事,不妨抄錄如下,供大家茶余飯后消遣。
“相傳宋朝年間,有一個叫陳皓的書生,十分有抱負,常常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地讀書,而且有時候讀得太專心,甚至會忘了吃飯。為此,他的妻子阿玉很是心疼,老這樣下去,丈夫的身體會累垮的!阿玉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做出了一種既能當飯、又能當菜,既省時間、吃起來也方便的食物。阿玉把米磨成粉、制成皮,包上肉和菜,加上作料作為餡,然后用油一炸,一股香氣撲鼻而來。陳皓從心里感激賢惠的妻子對自己的體貼關懷,讀書的勁頭更足了。不久,陳皓進京趕考,攜帶的干糧就是妻子特地給他制作的這種食品。三場試畢,陳皓得中頭名狀元。紅榜一出,他高興地把自己帶來的干糧送給考官先生品嘗。先生一吃,贊不絕口,便問陳皓是從哪家名師飯鋪里買的。陳皓笑著告訴他,是自己的妻子做的。先生頓時詩興大發(fā),寫詩作文,一時紛紛傳聞,并稱這干糧為‘春卷’。從此,福州春卷名聲大振,后來竟成了地方官吏向皇帝進貢的上等禮品。”
相關知識
24節(jié)氣立春飲食養(yǎng)生的禁忌
立春是什么時候?立春養(yǎng)生吃什么好?
春節(jié)年貨大盤點:你不容錯過的春節(jié)購物指南
春節(jié)要吃什么食物
春節(jié)吃什么
24節(jié)氣之立春如何養(yǎng)生
二十四節(jié)氣養(yǎng)生之立春養(yǎng)生
我的春節(jié)健身計劃
立春:健康養(yǎng)生自此始(二十四節(jié)氣里的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
碧螺春屬于哪類茶葉,碧螺春是什么茶(卷曲名貴綠茶)
網(wǎng)址: 立春的節(jié)物“春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3653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