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jié)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市面上的食品種類繁多,琳瑯滿目。隨著廣大群眾對身體免疫力和健康的重視,功能性食品也隨之成為焦點,有商家抓住消費者對功能性食品的“無知”,在各種宣傳中暗示其能治療某種疾病或對身體有好處,但實際上這類產品大多是不被我國認可的。
以抗衰老為賣點的功能性食品
首先沒有一種功能食品是號稱能“抗衰老”,且能讓人“永葆青春”。而事實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人都在尋求著一種可以抗衰老的保健品。
的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逐漸衰老,皮膚也會失去光澤變得黯淡。而保健品可以通過補充人體所需營養(yǎng)成分來延緩衰老。但是在這里我們需要注意,抗衰老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從多方面來進行補充。
單純地服用食品并不能有效抗衰老。而且很多產品在抗衰老方面并沒有確切的作用機制以及研究數據。有科學家表示,所謂的抗衰老產品其實就是保健品而已,可能是在其中添加了一些能抗氧化、改善皮膚狀態(tài)等方面的成分。
宣稱“快速消除水腫”的食品
商家將具有改善水腫的功能性食品宣傳成“消除水腫”,實際上并沒有科學依據。水腫是因為人體攝入了過多的水分,引起血液中的水和鈉潴留,組織間隙中過多的水和鈉潴留使身體感到腫脹而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征。目前尚未發(fā)現能通過食用某種食品消除水腫的證據,因此沒有任何一種功能性食品能夠消除水腫。
但是市面上有些產品宣稱“消除水腫”,并以“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作為賣點。然而,這些產品中添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能只是普通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成分,并不含有宣傳中所說的保健成分和其他有益物質。另外,一些商家在產品包裝上標注了“促進消化”“增加腸胃蠕動”“增強抵抗力”等字樣,以達到宣傳其產品具有排毒、調節(jié)腸道等效果。然而這些成分很可能只是簡單添加到食品中,并不能起到真正意義上的保健作用。
含有大量添加劑的產品
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3000多種,用于各類食品中的量都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同時還規(guī)定了明確的用量范圍,任何食品中添加超過規(guī)定限量的添加劑,都會構成違法行為。例如一些在傳統(tǒng)糕點中添加大量油脂和糖的食品就屬于違規(guī)添加食品添加劑,如果長期食用這樣的糕點,對身體健康會造成一定危害。
宣稱減肥效果的產品
消費者要注意,有些食品產品宣稱減肥效果,但這并不是其宣稱的功能。以“減肥”為宣傳口號的食品,實際卻是在宣傳減肥的功效,例如:某一食品含有膳食纖維、低熱量、高飽腹感等特點,會讓消費者誤以為“吃了之后就不會餓”。實際上,這種所謂的“低熱量”“高飽腹感”的特性只是食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一種錯覺,而并非產品本身具有的功能。另外,還有一些減肥保健食品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引起腹瀉、便秘等不適癥狀。
聲稱具有增強免疫力效果的功能性食品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御機制,是人體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性的自身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是人體識別和排除“異己”的生理反應,具有抵御疾病侵襲的功能。
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產品可以聲稱具有增強免疫力的效果,并且聲稱有增強免疫力效果的產品必須經過嚴格、科學試驗驗證,并進行備案。即使在產品標簽上標注了“增強免疫力”,其效果也不能保證,消費者可以通過查看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上是否有“增強免疫力”字樣來進行判斷。如果不是在正規(guī)渠道購買的,要特別注意產品是否有相關證明材料。舉個例子:國內功能食品品牌科科牛KOKOGOOD值得推敲一下,作為一個新銳品牌,KOKOGOOD致力于學生備考的學習階段所需的營養(yǎng)功能食品,其中產品成分中含有谷氨酰胺、蝦青素、EPA等元素,谷氨酰胺有著增強機體、提高耐力、改善機體代謝的作用,蝦青素可以促進免疫系統(tǒng)中B細胞的活力,EPA可以輔助免疫調解能力,KOKOGOOD的產品能幫助備考人群的免疫調解,并不是信口開河地聲稱增強免疫力。
號稱的“純天然植物”食品
一些商家打出“純天然植物”、“零添加”、“植物活性因子”、“天然提取物”等廣告語,但這些概念不是科學,更沒有被國家認可。我國對食品中是否添加或者含有添加劑一直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并明確規(guī)定要標明含量。我國對食品添加劑實行分類管理。目前,國家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861種,包括抗氧化劑、著色劑、酸味劑等。
如果商家宣稱其產品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劑,這種說法就是虛假宣傳了。添加到食品中的添加劑是通過國家安全法規(guī)嚴格審查和檢驗,合格后允許添加的。沒有經過相關部門審核批準的所謂“純天然植物”食品,可能只是利用了植物的一些天然成分,并不具有保健效果,更談不上是“純天然植物”食品了。
聲稱“低熱量”和“低脂肪”的食品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標簽上應該標注營養(yǎng)成分表,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標示的營養(yǎng)素含量,按照其在所有食品中的含量從高到低排列。各種營養(yǎng)素的含量都必須標示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中。以蛋白質為例,如果營養(yǎng)成分表中標稱蛋白質含量是1g/100g,而標注的蛋白質含量是0.5g/100g,那么說明該產品脂肪含量低;如果營養(yǎng)成分表中標稱蛋白質是2g/100g,標注的蛋白質含量是1.5g/100g,則說明該產品脂肪含量低。
這兩種情況下,消費者購買產品時都應該查看產品標簽上營養(yǎng)信息所標注的營養(yǎng)素含量。如果某一種產品宣稱“低熱量”或“低脂肪”時,應當看該產品所標稱的熱量是否符合該營養(yǎng)素含量表的標示要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